APP下载

信息技术下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倦怠的干预策略

2019-04-28马小彦

学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干预策略语文学习

摘 要:目前,学习倦怠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尤其是高年级小学生,往往会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对学习产生倦怠。本文针对这一教育现象,试图借助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推动作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倦怠进行有效干预,从而提高其语文学习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倦怠;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9132(2019)13-012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110

一、学习倦怠及语文学习倦怠的概念

倦怠在许多领域普遍存在,在学生群体中大多是指有压力的学生表现出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因为学业压力而对学习和活动逐渐消失热情,对同学产生疏离,学习预期呈负面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生理上厌倦和恐惧学习的反应[1]。

语文学习倦怠是指主要在语文学科上学生表现出来的身心状态,大多是不喜欢语文课、缺乏学习语文的动力、讨厌语文教师、不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这些对待语文学习活动的所有消极反应也就是语文学习倦怠[2]。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倦怠的原因

新形势下,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倦怠的现象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倦怠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学生自我认知的偏离。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中,有的对自我评价和定位产生偏离,自我效能情感脆弱,在学习上往往反映出懈怠、消极的情绪,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有的学生缺乏对学习价值的正确认识,片面地认为学习只是为考而学,从而缺乏学习兴趣。

二是个人兴趣与语文学科契合度不高。有些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能放在语文学习上,由于兴趣不高,使得积极性下降,自己的学习能动性就减少,积极性不能被调动起来。造成精神萎靡不振、不思进取。

三是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进入小学高年级以后课业负担加重,学习的难度提升,老师要求更为严格,这样容易使小学生产生怠倦情绪。

四是课堂教学内容、方式缺乏吸引力。在现有的教学方式中,灌输式的课堂较多,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很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被动而机械,缺乏自主性,由此产生了学习倦怠。

三、借助信息技术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倦怠的干预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互动功能,矫正学生认知

对小学生自我认知的偏离要进行及时的矫正。教师除了通过传统的方式,掌握学生心理状态,进行面对面交流,拉近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QQ、邮箱等工具,利用信息技术下多媒体的交互功能,使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状况下,以文字的形式交流。学生能够毫无掩饰的表达内心感受,使教师的疏导更有针对性。通过接收学生的反馈,还能督促教师做好针对性的教学。

(二)发挥信息技术资源共享作用,疏通学生消极情绪

小学生由于不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不知道自己处于学习怠倦状态。这时就应该借助信息与网络技术,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共享的功能,在网络上收集整理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视频、音频,向小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使小学生能够适当地自我疏导和调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宣泄来释放压力,冲动、焦虑、消极的情绪如果不能解决就会愈发严重。教师应该理解小学生,帮助小学生把思想压力释放出来,达到心理平衡。

(三)采用信息技术演示功能,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时会乏味枯燥,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而多媒体信息技术,能有声有像地再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容的表现力、感染力。在具体运用中,坚持变难为易,化静为动的原则,图形、声音、视频的展示,能建立色彩缤纷、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大大减轻认识的难度,激起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多媒体进行授课。采用丰富的信息技术,使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使课堂的氛围更加轻松,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

(四)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小学高年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辨识事物和认识事物的能力还不完善。所以,学校和教师在对待网络问题上,要采取积极引导和帮助的方式,纠正学生沉迷网络的错误。学校要强化宣传,积极引导学生健康、绿色、文明的利用网络,规范小学生上网行为。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知识竞赛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网络的认识,要强化管理,坚决杜绝小学生上网吧的行为,对个别上网成瘾的学生及时矫正。

四、结语

新兴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容忽略,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十分重要。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倦怠的原因,主要有学生自我认知的偏离、个人兴趣与语文学科契合度不高等。制定出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借助信息技术矫正学生认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采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会有效地增加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华婷.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1):125.

[2]李文毅.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调查研究[J].新课程(下),2013(4):92.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马小彦(1976.7— ),女,汉族,甘肃静宁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学生干预策略语文学习
大学生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教育心理学干预策略研究
如何快速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失落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