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

2019-04-28许惜勤

学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灵性朗读语文课

摘 要:朗读,作为新课标要求加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元素之一,有着它本身独特的魅力,一篇优美的、意义深刻的文章,它给人的启迪不仅仅存在于教师对它进行的文本解读,通过朗读能够更加深入发掘其潜在魅力和影响。教师更应该引领、鼓励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来启发学生,让语文课充满灵性,散发出其真正的魅力。

关键词:语文课;朗读;灵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3-010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087

随着知识体量的增大、知识更新的加速、知识形式的多样化,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不断变多,当这种快速化体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时,往往会反映出很多问题,其中尤以朗读的缺失为甚。

一、小学语文课堂上朗读缺失的普遍现状及影响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随之而来的是教育竞争的激烈,在普遍追求考试成绩的大环境下,教育中一些优秀的元素会被忽视,以小学语文课堂为例,即便在随后的新课标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分析与纠正,但在很多地方,问题依旧存在。在多数的语文课上,教师讲授课程的内容重点普遍集中在对一篇文章的字词上,教师会着重要求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学生做到理解词义,正确书写和应用,基本了解课文大意与明显的思想感情。无可厚非,这本就是语文需要承担的一个基本作用,但是教师的过度要求会导致课堂的形式化,最直接的是单一的、枯燥的字词文本学习使课堂失去了生动性和活泼性,语文课堂不能让学生解放天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与灵性。

在语文课上,时常会有这样的一个场景,教师指明要求学生回答一个问题,而被点名的学生的回答读书会含糊不清,表意不明,这种状态又会反作用于课堂,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一降再降,压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形式呆板。语文课往往会变成教师一个人的课堂,仅仅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缺乏最为重要的互动。

小学课堂阶段,学生最不缺乏的就是宝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给予鼓励和引导,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复述课本内容。语文课堂需要做出改变,语文需要说出来,需要充满感情地朗诵,需要学生用他们活泼灵动的视野去观察丰富多彩的变化。所谓的“读书有三到”中就有“口到”,这也是古人智慧精华的遗留与馈赠。学语文,就要读出声来,朗读是必不可少的,它会带领学生进一步体验文中的情感与思想,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朗读让语文充满灵性

如何学好语文?新课标给出了答案——让学生去朗读。举个例子,在安庆的一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春天来了》,这篇课文歌颂了春天的美好,行文间充满简单和快乐,在自由的朗读声中,学生情绪逐渐高涨,课堂气氛变得活泼。接着,教师对学生提问朗读的感受,由于课文正面影响的作用,学生积极踊跃地回答,回答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别具一格,有的回答“春天来了,小溪解冻了,我觉得小动物们一定很开心”;有的回答“春天到了,森林也睡醒了,我最喜欢她绿油油的芬芳”等。

诸如此类的回答数不胜数,无一不充满着灵性,可见,朗读让学生心情愉悦,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也获得了成就感,其体现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上。朗读,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了基本的审美方式,因为最简单的美感是让人读出来时觉得愉悦和享受。在《春天来了》这篇课文当中,学生积极参与朗读,获得了与文中相一致的情感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会有快乐和成就感等积极的方面引导学生的灵性。

三、将朗读应用于语文课的策略

“三分文章七分读”,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让听者为之动容,入乎其心,动乎其情,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及情感把握自然而然也融入其中。朗读是语文课的第一教学法,如何让“朗读”在语文课上充分发挥作用?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充分的预案,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可以将卡通形象带入课件中,选择与文意相和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更快地进入状态。布置场景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比如,在朗读的材料与自然有关时,可以布置一束鲜花、几块漂亮的鹅卵石等,方便学生从日常事物中带入情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选择朗读素材时,应该尽量选择诗歌和散文这一类轻快的体裁,而诗歌和散文本身就具有语言灵活优美,容易引起情感共鸣等特点。诗歌和散文的内容应该选择积极的,充满生活情趣的,饱含感情的一类,在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积极的影响和暗示。在朗讀时,应该鼓励学生先进入角色,想象自己是在扮演一个人物,通过扮演来促进学生对思想感情的认知和了解,与此同时教师应该主动为学生创造气氛,促进朗读的进行。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朗读是学生学语文的一扇窗,也是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以“读”为本,其积极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还会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审美认知,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使语文课堂充满灵性,让语文课散发出真正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至于朗读的更深层次的作用,还有待我们去发现、研究。

参考文献:

[1]杨瑞霞.小学语文名师朗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刘庆梅.感情朗读,语文教学永恒的追求[J].语文天地,2018(30).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许惜勤(1972.5— ),女,汉族,福建龙海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培养。

猜你喜欢

灵性朗读语文课
可怕的语文课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语文课里挣分忙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借助电子白板构建富有灵性的数学课堂
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初论“灵性文学” 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