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 优化语文教学途径

2019-04-28蔡婉婷

学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有效途径语文教学

摘 要:新课程、新理念正深入教学课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都随之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通过教师潜移默化地引导,穿针引线地点拨,适时适地地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在主动掌握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获得发展。

關键词:语文教学;以生为本;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3-008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072

在新形势下,语文课堂必须“以生为本”展开教学。抓住几个切入点展开研究,寻找优化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有弹性的、多点生成教学的软设计

由于学生不同个体存在一定的多样性,所以课堂上也存在诸多变数和不确定性,因此,课堂教学设计要考虑课堂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并采取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于一体的机制,便于课堂上及调整理。语文课堂教学的软设计,体现了这一理念。软设计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的教为辅,教学设计要能够充分按照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现场生成做出相应变化,并留下可灵活调适的空间。

我在教学《一个苹果》一课时的导入结合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我看到今天咱们班有同学带来了苹果(那几个带苹果的学生兴奋地回应我)。

师:大家知道苹果有何作用吗?

生:它甘甜可口,我口渴时吃了它,马上解渴。

生:妈妈说它富含维生素,有助我们身体成长。

师:由此可见,苹果不但好吃而且富有营养。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苹果》这篇课文,看看由一个苹果引发的感人故事。

教学的软设计,首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了解学生的习惯和能力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的目标和单元体系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有效的、最优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情感的同时让课堂与生活巧妙、无痕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实而不死,活而不花,充满生命的活力。

二、真切感受的、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多媒体运用

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多彩,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数美理德,真可谓无所不有。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缺少生活经验,眼界受限,因此,课文中的诸多内容于小学生来说有的年代久远,有的事物不解,如果只靠教师空口讲解,学生会听得云里雾里。此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例如,教学《船过三峡》时,要求学生能深切感受三峡的水急、船险、景美,这对于从未去过三峡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带领大家现场领略三峡的美景,学生有了真切感受,就能较容易地完成学习任务。用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填补学生经验不足所造成的盲点,还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凸显主体性的、有目的的问题引导

课堂的动态形成与推进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围绕教学内容引发的相关问题串联而成的。如果这些问题设计不合理,缺乏目的性,就如用一根麻绳去串起一只只美丽的千纸鹤一般,枯燥乏味、毫无效果可言。

例如,教学《万里长城》时,可能有教师会问:“看了课文题目,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这种问法怎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换一个问法:“同学们,当你看到题目以后,你最想知道什么?”结果会截然不同。一句“你最想知道什么?”这种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提出后,学生都跃跃欲试,集中全力解决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会主动去发现问题,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把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态改变为主动探索的状态,化被动为主动,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消除依赖让凸显学生主体落到实处,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四、有效的、更易接受的人性化评价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起到了激励、促进、提升的作用。教师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在课堂上的适时运用,都能让学生体验到从不足到成功的愉悦和自我价值的认识。但课堂上不合时宜的评价会给学生带来困扰,对他们的进步及能力的提高起到反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利用评价有效激起学生的信心呢?通过与几位教师研讨,我觉得在课堂中只要稍加点拨引导,效果就截然不同。

如一位教师在初读课文后,指名同学朗读前,提出了温馨小提示:仔细听,听后先说说朗读者的优点,再指出不足。随后教师请一位朗读能力有待加强的学生朗读课文。不一样的评价从小评委的嘴里脱口而出:“他比以前进步了,只重复了一次。”“他不仅读得流畅,有些地方还很有感情。”整堂课学生都处在一种激昂的读书热情中。因此,评价应以生为本,认识学生的主体价值,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一分为二,既肯定优点,让优点得以强化和发扬,也提出不足,让不足得以改正。

在新课改背景下,老师们都在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寻求各种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但是不论是哪种方法,终须抓住一个关键,那就是“以生为本”。

参考文献:

[1]梅艳伟.以生为本,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2(30).

[2]高伟.以生为本,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2).

[责任编辑 李 媛]

作者简介: 蔡婉婷(1976.11— ),女,汉族,福建晋江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有效途径语文教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