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历史课堂之我见

2019-04-28李玉莲

学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构建高效课堂历史

摘 要:高中历史新课改以后更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历史学科的教授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历史;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3-006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058

作为历史教师,高效历史课堂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但是目前的课堂,由于部分教师教学方式的陈旧、评价制度未彻底改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偏见等众多因素造成了课堂效率的低下,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认为,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是大势所趋,学生所需。下面我就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高效课堂的含义

什么是高效的历史课堂?简单地说,高效课堂是指在一节课内,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恰当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过程,将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使学生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学习自信心得到确立,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升华,习惯得到内化,教学相长,快乐幸福成长。它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

二、高效课堂的实施

(一)坚定的教育信念、执著的教育追求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课堂是否高效,关键是教师采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把学生放在什么样的地位,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如何定位等,这些都由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信念来决定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虽已全面展开,并逐步走向深入。“教师讲,学生记”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仍然充斥着今天的许多课堂。“教育是理想更是生命”,让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变成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必须“把学习还给学生,把教室还给学生”,把“教材”变“学材”,把“教案”变“学案”,把“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把“讲堂”变“学堂”,以学论教,少教多学,构建一个有“道德”的课堂。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线”的新的教学理念,用科学的、合乎理性的、合乎自然的眼光来看待、评价每一个学生。只有坚定了这样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课程改革才可能前行,课堂的高效才能成为现实。

(二)注重教法,联系现实

当今的高中历史教学,有些问题日渐显露,其中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热情不够,常常是被动、机械跟随教师的思维,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从教材中提炼出重难点,重点讲,而不是照本宣科,空洞乏味,尤其要使学生理解。教师可用直观的图片,影视资料再现历史。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更生动形象地还原历史。在讲到罗斯福新政时,我放映了相关档案资料,学生从资料中真切地感受到危机造成的社会大萧条,紧张的气氛,罗斯福奉命于危难之间,实行新政的紧迫性。更重要的是学生从这位轮椅上的巨人身上感受到的人格魅力。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让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

如今,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形式不多见了,多媒体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历史教学中被普遍应用,如果运用得当,教学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是比较普遍的应用,除此之外,我还利用多媒体设备专门设立影视剧课,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电影和电视剧,通过影视剧学习历史,让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比如,在学生最喜欢的找电视剧穿帮镜头过程中,就会使很多的历史知识再现,起到复习的作用。通过精心的设计,合理利用多媒体,学生不再认为历史课干巴巴,枯燥无味了,而是积极参与,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学生兴趣浓厚,课堂自然就活起来了,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

(四)构建高效课堂,功夫在课下

备好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备课不仅包括课前备教学知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备学生,还包括课后反思。不仅要考虑如何准确讲解 ,有效训练学生能力 ,做好学法指导 ,还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特色差异,全面备好学生,才能在课堂上面对全体学生,实施异步教学,让所有学生都取得最大的收益,确保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這当然都需要课下的努力。教师除全面而系统地掌握教材及相关知识外,还要以身作则,学生要背的内容教师要先会背,学生要准备的知识教师要准备更好。课下还要把课堂中发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及时记录,还要备“课后课”,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通过课后反思及改进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一节完整的课才算备好,也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总之,历史是一门学问,教学是一门艺术。关于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事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会有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我相信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高中历史教学一定会取得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保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5(33).

[2]余文森.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7).

[3]何宇燕.影响地理课堂有效性的原因及对策[J].新课程(中),2010(8).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李玉莲(1982.7— ),女,汉族,河北大城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历史。

猜你喜欢

构建高效课堂历史
新历史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