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教学中互动体验的重要性与对策分析

2019-04-28张宝峰国昌恒

学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重要性

张宝峰 国昌恒

摘 要:面对新课程改革要求,乡村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为了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加强对互动体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该模式的效用,从而促进师生關系和谐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乡村教学中互动体验的重要性,提出如何开展该教学模式,以期促使乡村教学更具高效性。

关键词:乡村教学;互动体验;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3-005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042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挖掘学生价值以及促进其全面发展,这一过程既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进行互动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与当前教学现状不相适应,乡村教师必须结合现代发展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提高对互动体验教学模式重要性的认识。

一、乡村教学中互动体验的重要性

(一)提高课程执行能力

良好的课堂交流互动是灌输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的重要分界点,只有互动体验教学模式能够体现出教师的课程执行能力。互动体验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通常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进度来设计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也充分考虑交流活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互动体验教学是一种具有先进教学理念且利用科学技术开展教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乡村教师若是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便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互动体验教学模式下,乡村教师将交流互动放在首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得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1]。

(三)有利于创新教学理念

由于乡村科技发展普及较慢,经济水平不一,思想观念相对落后,乡村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顽固、传统和落后。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会促使教师自动创新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改变教学方式、手段和行为,切实将新课改要求落于实处。学生成为课程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学生与教师通过交流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如何开展互动体验教学

(一)转变课堂角色,营造和谐氛围

乡村教师采用互动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天性,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所以教师在开展互动体验教学时,必须要改变自身的指导地位,转变为引导者和启发者,科学掌控课程发展方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需要跟紧教师的思路,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枯燥,不仅制约着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还会令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因此,乡村教师应先转变课堂角色,坚持学生是课堂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然后通过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来活跃教学气氛,从而营造出轻松愉悦、和谐团结的课堂氛围,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参与、喜欢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而实现互动体验教学。例如,乡村语文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有关童话故事类的课文时,就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排练相关话剧,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人物性格特点。互动体验式教学既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知识点,又能够拉近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平等交流和互助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境,强化交流互动

乡村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当学生处于特定情境中时,会因为好奇而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自己就某一感兴趣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交流体验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交流”“互动”,乡村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了这两点,才算得上是交流体验。交流体验教学模式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由于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各不相同,独自思考不仅会使自己陷入疑问旋涡,还会影响性格发展。

良好的交流体验能够促使学生之间发生思维碰撞,有利于更新知识储备、解决问题和深入研究,幽默化且具有鼓励性的语言是活跃课堂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例如,乡村某语文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内容,先要求学生进行全文预习,然后简单向学生介绍文章内涵;当学生遇到理解瓶颈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变,并分组进行表演;最终评比出最佳表演小组,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同时能够强化师生、生生关系。

(三)科学应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普及速度越来越快,乡村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互动体验模式相结合,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了避免不良信息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应当强化信息过滤装置作用,对学生上网信息进行监控,积极开展信息道德教育,加强学生信息辨别能力和文化判断力,树立文明上网观念,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参考文献:

[1]黄涛,田俊,吴璐璐.信息技术助力农村教学点课堂教学结构创新与均衡发展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18(5):47.

[2]马晓兰.浅析“互动探究”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151.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张宝峰(1981.5— ),男,汉族,山东淄博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品德教学。

国昌恒(1989.2— ),男,汉族,山东淄博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重要性
财富的重要性
深刻认识“两个确立”极端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钙对身体的重要性
颜值的重要性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朗诵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