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性教学法在中外小学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2019-04-28陈鹤林

学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对比研究小学教学

摘 要:探究性教学法是充分体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其基本过程和理念得到了全世界科学教育领域的一致认可和大力推广,每个国家在使用探究性教学法时都带有自己国家的特点,各有千秋。因此,开展探究性教学法在中外小学教学中的对比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借鉴他国的先进方法和成熟经验,使探究性教学法在我国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小学教学;探究性教学法;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3-004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034

近年来,在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以实验为突破口,大力推广探究性教学法后,学生对于科学课的热情程度较之前提高了很多,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实施模式和科学素养培养四个方面对瑞典、美国和中国应用探究性教学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详见附表1。

一、瑞典的小学探究性教学应用现状

瑞典是资本主义社会,属于社会福利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在文化习俗方面,有着自己传统的文化习俗,国民素质普遍较高,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瑞典的小学科学探究性教学独具特色。

在教学内容方面:瑞典的小学科学没有教材,教师自行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和身边的环境作为基础,开展探究活动。相比于知识,瑞典教师更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提倡“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去领略一番因领悟和探明自然界的事理而可能产生的那种兴奋之情和自我满足感”。

在教学方法方面:瑞典教师经常使用归纳推理法。他们从学生的原有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一步一步地使学生总结出事物的概念和规律。

在教学的课堂实施模式方面:瑞典小学科学教育突出团体运作的特点。“每所学校有不同的课程小组,每个小组以本学科专业教师为核心,辅助以其他教师(他们的学历不一定很高),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研发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往往涵盖某一学科或某一课程的全部内容,而不仅仅是某些教学片断。”两名教师从不同角度观察、控制课堂,确保教学工作顺利进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疑问进行个别指导。

在培养科学素养方面:瑞典的小学课堂以学生的活动为主,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提出他们的初步结论。然后进行全班性的小组交流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的点拨并提出理论。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便得到了提高。

总体来讲,瑞典的小学探究性教学更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而相对缺乏基础知识的掌握,应用效果一般。

二、美国的小学探究性教学应用现状

受到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美国的科学教育也以“实用”为要旨,非常注重科学教育,不论是国家、社会还是学校都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在科学教育上。由于国家的发达水平较高,拥有良好的社会公共资源如图书馆、网络、博物馆等来支持科学教育。所以,美国的探究性教学也是走在世界的前列,值得借鑒学习。

在教学内容方面:美国的教学内容趋于多样化。美国的小学科学教材设计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对实践的重视。相比于中国教育的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美国教育更加注重对探究知识过程的了解和掌握。

在教学方法方面:美国教师常常使用演绎推理法。通过活动引出“概念”,然后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概念。

在教学的课堂实施方面:相对于中国课堂的预设性,美国的课堂通常是非预设性的、开放的,学生勇于、乐于提出许多他们想到的、感兴趣的问题,课堂氛围轻松和谐。学生不仅可以发言、提问还可以自由活动。美国教师主张以探究活动为中心,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实验材料。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负责为学生指引实验方向,制定探究计划。

在培养科学素养方面:美国的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较低。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进行小范围的社会调查。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体来讲,美国的小学探究性教学方法优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实际应用效果中表现良好。

三、中国的小学探究性教学应用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小学科学探究性教学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在教学内容方面:中国的小学科学教育以教材为中心展开,教材的编写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包含了许多自然事物,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宗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严密的逻辑性。

在教学方法方面:中国教师常使用演绎推理法。

在教学的课堂实施方面:中国的课堂提倡进行小组教学,把学生分成小组后由他们合作完成学习。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一般会顾及到大部分学生的需要,找出共性问题进行解答。

在培养科学素养方面:中国的小学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小组合作实验,以验证书本上的知识是正确的。这个过程能使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养成逻辑严密的思维习惯,加深相关知识的记忆,提高学习迁移能力。

总体来讲,中国的小学探究性教学方法更看重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养成逻辑严密的思维习惯,但缺乏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实际应用效果中表现一般。

四、结语

探究性教学法在中外小学教学中随着不同国家的基本国情、发展水平、文化习俗以及社会需要的不同而产生较大的差异,每个国家在使用探究性教学法时都带有自己国家的鲜明特点,各有千秋。如果我们能取长补短,巧借它山之石,定能使探究性教学法在我国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玉华.中瑞科学教育探究式教学过程的比较[J].内蒙古教育,2008(17).

[2]唐湘桃.中美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比较——从一则美国科学课教学案例所想到的[J].基础教育研究,2005(1).

[3]陈玉洁,孙宝玲.探究性教学法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的比较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5).

[4]陈鹤林.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8(2).

[责任编辑 胡雅君]

作者简介: 陈鹤林(1966— ),男,汉族,甘肃临泽人,小学中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对比研究小学教学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模式刍议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