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场设置以特色取胜

2019-04-28雨葭

收藏·拍卖 2019年3期
关键词:纸本成交价尺寸

雨葭

冷中有热的艺术市场,竞争的白炽化也让各大拍卖行纷纷独辟蹊径,筹备特色专场,以应对高端消费及特定消费群体,抢占市场先机。专题化、特质化性质明显,成为近几年拍卖市场专场设置的一大特色,这是拍行尝试通过专场推动,对艺术品市场加以引导,或彰显学术价值,或为藏家发掘“小精尖”生货……而这些拍卖专场拍品往往因面孔新鲜而斩获佳绩。同时,这种现象也引来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一种声音认为,这可以使得投机味很重的拍卖业渐渐趋向专业,回归艺术品价值本身;另一种声音则认为,这将造成资本更加追捧名家巨作,价格反而更加偏离艺术品自身价值。勿管何种声音,对市场而言,总归是一种新尝试。

张伯驹 同气并香镜片 设色纸本

来源:广东崇正2018年秋拍

专场:同气并香张伯驹、潘素的朋友圈

创作年代:暂无

尺寸:68cm×47cm

成交价:62.1万亓

此品出自白手套专场“同气并香张伯驹、潘素的朋友圈”。题识:同气并香。朱鸟南天淑气长,罗浮迤逦接潇湘。东风吹到人间世,幽谷空山各自芳。中州张伯驹写梅兰并题,时年八十又一。钤印:伯驹长寿、丛碧八十后印、京兆。本专场内容一是张伯驹与潘素的合作书画,二是先生咏物、感叹平生、个人情感的诗词手稿、词友唱和、点评他人诗词手札、书信往来等,是揭开先生晚年作为词人以及生活状况等方面的珍贵史料。用周笃文先生话说:“这批书札内容丰富,生动地反映了自吉林返京以来十二年生活情状。共三十四页,计收诗词、联词、题画、诗钟等五十七首,半数以上皆未发表……。”

评:有故事的“小清新”拍品魅力无限。

吴湖帆 苍兰 镜片 设色纸本

来源:广东崇正2018年春拍

专场:倩庵痴语

创作年代:甲午(1954)年作

尺寸:58cm×23.5cm

成交价:304.75万元

12平尺的《苍兰》惊艳四座,再次见证了小精品强劲的市场号召力。题识:轻盈翻蝶梦,娴雅品兰房。此新种,花若蝴蝶而节生,名曰苍兰。写为襟兄文坛粲正,甲午六月吴湖帆。钤印:倩庵词画、吴带当风。这些书画文献不同于一般的拍品,吴湖帆和周炼霞,一个是堪称“文化孤本”的著名书画和鉴藏大家, 一个是才女词人画家,新中国初期,因缘际会,人到中年内在气质极为相似的吴湖帆和周炼霞才因填词订交,遂成知己名动时。“倩庵痴语”专场拍品可以说是研究吴、周“填词侣”关系的重要佐证,是研究“民国范”和“文化孤本”吴湖帆的可靠文献,也是认识上世纪周炼霞这种“文化现象”的最好材料。

评:“倩庵痴语”印证知音情谊,对于还原那段历史、研究当时的文化形态,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谢稚柳 谿风图 行书《浣溪纱》成扇

设色纸本、水墨纸本

来源:中国嘉德2018年春拍

专场:玲珑室故纸马裕藻、马巽伯父子珍藏文翰

创作年代:己丑(1949年)作

尺寸:17.5cm×47 0cm

成交价:66.7万元

此作出自马裕藻、马巽伯两代人的珍藏。马裕藻、马巽伯两代人与当时中国叱咤文坛的风云人物均有交集,激扬文字,唱和往还,凝结成段段书香。这些具有新文化运动背景的书艺或画作,成为一个時代的缩影。谢稚柳所作《谿风图·行书浣溪纱》成扇一柄,面为拟燕文贵之《谿风图》,兼用董源《潇湘》《夏山》二图之法,派苍润蓊郁之感。另面以陈老莲笔意作书,流畅清新,顾盼生辉。扇骨为嘉定刻竹名家寄厂潘行庸所刊,一面阴刻梅花,款署“暗香疏影”,另面刻行书七言诗,款署“戊子夏,行庸”。

评:扇面、扇骨俱佳之作,可见巽伯雅好之一斑。

郎静山 东西横贯路 银盐相纸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7年春拍

专场:郎静山-光之绘画

创作年代:暂无

尺寸:34.2cm×49.4cm

成交价:81 25万港元

郎静山不仅是中国摄影先驱,在亚洲乃至全球亦地位非凡,见证整个20世纪的摄影发展。《光之绘画》特别呈献来自重要私人收藏的二十四帧郎氏作品,横跨长达90年的创作生涯。《东西横贯路》乃郎静山台湾时期非常重要的一幅作品。题款中的“壬寅”乃1962年。1960年,台湾中部的横贯公路通车,成为台湾第一条串联东部与西部的公路系统。1962年,郎静山以中国摄学会理事长身份,获邀参观并拍摄横贯公路,郎氏正好发挥“集锦”技法,将横贯公路190公里的美景精华尽收此幅。

评:此作由郎氏摄影,重要历史的见证者。

刘海粟 顾树森 秋柳八哥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来源:西泠印社2018年春拍

专场:中国书画海上画派作品专场

创作年代:1936年作

尺寸:133cm×64 5cm

成交价:115万元

海上画派是近代中国画坛上崛起的一个风格流派。“海派书画”的形成具有组成人员广泛、风格兼容并蓄、笔墨表现多元、创作理念多维和题材贴近大众等特点。近些年海派书画终于不甘沉寂,一些大名家如张大干、吴昌硕、谢稚柳、刘海粟等作品纷纷在市场上连续涨升并创出历史新高,这是海派书画市场向合理性回归的一个信号。此作款识:二十五年五月二十四日,潘君公展招饮杏花酒家,海粟酒酣纵笔写八哥、枯柳,荫亭补竹,子民、信卿二老即席题诗,尤为难得,翌日海粟并记。

钤印:刘九(朱)武进刘氏(白)曾经沧海(朱)

评:此作摆脱旧格,冲破传统蕃篱,借鉴吸收外来的艺术,标新立异。

罗振玉 汉四时嘉至磬 纸本 立轴

来源:西泠印社201 8年秋拍

专场:雪堂雅集罗振玉、王国维的学术世界

创作年代:1917年作

尺寸:61 5cm×33cm

成交价:57.5万元

世人皆知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王国维,并称他为“国学大师”,但对于罗振玉,很多人是陌生的。全面反映“罗王之学”的雪堂雅集专场,高学术标准引藏家赞赏。1916年左右罗振玉得汉四时嘉至磐,命其斋名为四时嘉至轩,并作信予王国维研究此盘下鼓长短测量一事,此事可见于《王国维书信日记》“致罗振玉一九一六年十二月十四日”书信内容。后,王国维、陈邦怀均曾就此磬作跋文。罗振玉此跋文部分内容见载于《雪堂类稿》《罗振玉学术论著集》,结论与已发表之“汉四时嘉至磬跋”相同,但加以再次确认。而跋文最后一段感叹新莽之乱对文物制度的破坏则从未发表。

评:此为罗振玉手拓并题汉四时嘉至磬拓片一纸,是罗振玉、王国维在学术上互相砥砺的重要对象。

吴大澂(1835 - 1902) 潘祖荫(1830 - 1890) 张之洞(1837-1909)等 信札册页 册页(五十开)水墨纸本

来源:华艺国际2018年秋拍

专场:吾吴守-正从愙斋到梅景书屋专场

创作年代:暂无

尺寸:尺寸不

成交价:46万元

此专场汇聚了著名收藏世家——江南吴氏世家,吴大澂、吴湖帆以及他们“朋友圈”“师生圈”一众画坛名流的艺术创作以及彼此间诗文题跋、往来信札等艺术珍品。可借此窥探江南吴氏世家一脉其人其艺以及晚清至民国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社会、艺术思潮的传承与新变。此册以吴大澂信礼为主,共计九通三十三页。另有潘祖荫信札十四通十六页及张之洞信札通一页。吴大澂信札的书写时间大多集中在同治七年(1868)三十四岁,到光绪六年(1880)四十三岁之间。其间,吴大澂经历了点翰林,入李鸿章幕,授翰林院编修,视学陕甘,办赈,帮办吉林等重要阶段,在这本信札册中,都有直接或间接体现,是研究吴大澂早期行状的重要资料。

评:此册信札,所提及的人物众多,大多为晚清重臣及著名金石学家,且内容丰富,涉及学术、交游等诸多方面,史料价值极为重要。

南宋 官窑胆瓶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8年春拍

专场:人间异珍奇趣

创作年代:南宋

尺寸:151cm

成交价:127.2万港元

“奇趣”系列一直是苏富比介绍崭新收藏板块的重要平台,自然历史奇珍、部落艺术以至欧洲雕塑,与中国艺术品同排并列,互相对照。这是场中国艺术与西方多宝格的精彩交碰,发人深思。本瓶叠施釉,或逐层罩涂、数度窑烧方成,故釉质丰厚,润若凝脂,色呈青灰,柔光婉约。胎骨线条简约,外罩厚釉,抚之触感温软。窑烧时,胎、釉冷缩程度不均,釉面开裂,形成开片。足底青釉流敞,黑褐胎骨若隐还现,釉色更显层次、形添沉稳。

评:本品开片疏朗自然,可见冷却工夫掌握得宜。

平安时代晚期(12世纪) 日本木雕不动明王立像

来源:香港苏富比2 018年春拍

专场:人间异珍奇趣

创作年代:平安时代晚期(12世纪)

尺寸:92.2cm

成交价:100万港元

此木雕出自“人間异珍:奇趣”专场系列,碳测试证明了此尊佛像为平安王朝中期,11至12世纪所作。他体现了平安王朝早期或约根时代密教戒律之盛行,在平安或藤原时代后期,对西方佛陀的崇拜变得更加融合卓越。平安王朝早期佛像以“一木造”技法用整木雕成,平安王朝后期至镰仓时代则分件雕刻,再组装而成(寄木造)。这也可解释此佛像缺失的双臂及有可能以寄木造技法,用不同的木雕琢后,再接驳予佛体。

评:日本平安王朝木雕塑以佛遣像最具影响力,此尊生动形象。

亨利·方丹·拉图尔

维纳斯与小天使布面油画

来源:华艺国际2 018年秋拍

专场:美好年代巴比松和19世纪欧洲古典选粹

创作年代:暂无

尺寸:58.5cm×54.5cm

成交价:138万元

最好的巴黎应该停留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也是大家公认的欧洲的“美好年代”( Belle epoclue)。彼时的巴黎大文豪和艺术家辈出,无论文化、艺术、科技、工业还是金融都在进步。这幅《裸女与小天使》印证了拉图尔对印象派和浪漫主义画派的熟练结合。该作品中的裸女与小天使是古典浪漫主义最具有代表性的选材,颜色高贵典雅,但松散随意的笔触让整幅作品都充满了印象派风格。跟他的静物作品比起来,拉图尔的人物作品数量稀少,在外国市场也是不易寻见,尤为珍贵。

评:沉静浑厚的颜色,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枷锁,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向我们展现了全新的绘画方式。

江户时代 铁自在龙

来源:香港佳士得2018年秋拍

专场:明心匠治亚洲私人收藏明治时代精品

创作年代:江户时代

尺寸:长94.9cm

成交价:200万港元

“自在”雕塑被视为一种专门的日本艺术门类,涉及立体雕塑及金属艺术两大范畴。自在雕塑运用金属槌打技术,制作出逼真兼可动的动物模像。它的诞生可追溯自18世纪,由甲胄世家演变而来的金工匠师所发明,把累积数百年的武士兵器及盔甲工艺转化成崭新的立体美术媒介。本龙头部刻凿尤其细致,尽显作者之鬼斧神工。其采用之技法术语为“铁打出”,亦即锻金,是以一块或一片诸如银、铜、铁等金属加热后,再用铁槌及档金敲打出不同的立体形状。

评:本品雕刻缜密,遣微入妙,伸缩自如,形神兼备。

猜你喜欢

纸本成交价尺寸
《岩高千尺虎》
CIIE Shows Positive Energy of Chinese Economy
苏宁易购推第二轮回购
《鹿语系列之二》 纸本设色
张顺琦作品
拍行成绩单
八大山人一只鸟拍出1840万·13年前成交价仅121万
郭诗奇美术作品展示
“童年伙伴”里的意外财富
佳石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