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循证护理联合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对其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

2019-04-26何茗业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循证胆囊腹腔

何茗业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用的微创外科技术,被认为是胆囊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在治疗过程中,为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应加强护理干预,尤其是针对常见的并发症,因收集关护理实证,确保有证可依、有据可循,为患者提供循证护理。本文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联合应用手术室护理、循证护理,并分析其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到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4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龄(36.94±7.58)岁。对照组42例,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37.04±7.62)岁。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包括做好术前准备,向患者介绍腹腔镜手术优越性,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做好手术准备,将腹腔镜系统调试好,加强器械管理,术前20 min,对手术区进行整理,将手术器械按顺序摆放;手术时应集中注意力做好配合,准确传递手术器械,监测血压、尿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术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情况及手术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工作经验,提出询证问题,并寻找循证支持,针对常见的并发症制定循证护理方案,具体包括:(1)预防胆道损伤、胆漏:损伤原因主要为电凝钩烧伤或其他操作损伤,应严格控制引流管液体量及性质,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发生扭曲、变性,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发现肌紧张、反跳痛、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处理;(2)预防恶心腹胀、肩部疼痛,主要原因为CO2残留对内脏神经产生刺激作用引起,应加强氧分压监测,适当增加氧流量,促进代谢物排除,做好胃肠减压,减轻腹胀等不适症状;(3)腹腔内出血: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不当引起,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发现肢端或面色苍白、血压迅速下降患者应立即告知医生处理。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肩部疼痛、腹腔内出血、胆道损伤、胆漏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1.0进行数据处理,肩部疼痛、腹腔内出血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表示,采取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26.19%,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 论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的首选术式,创伤小、瘢痕小、恢复快,在腹腔镜直视下,能够准确分离腹腔粘连,同时对腹腔并存疾病进行诊治,手术效果良好。尽管如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依然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其中,肩部、肋间、腹部、膈下非切口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残留的CO2 被吸收,导致CO2膈下积聚,引起双膈神经反射性疼痛,多发生于术后12~24 h,严重影响患者舒适度及康复效果[1]。

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理念指导下,通过分析实际情况,收集相关循证支持,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以往有报道称[2],对患者采取循证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26.19%,差异明显(P<0.05),提示在手术室护理基础上联合循证护理能够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提高康复效果,加速患者康复速度。在护理时,应根据取得循证医学证据,做好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配合,精准把握每个护理环节,提高护理的预测性,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综上所述,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循证护理联合护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术后康复质量。

猜你喜欢

循证胆囊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