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阻肺康复护理自我管理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2019-04-26王趁趁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康复指标功能

王趁趁

(沛县中医院内科,江苏 徐州 221600)

慢阻肺是一类典型的肺部慢性疾病,其临床上相对较常见且多发,慢阻肺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及气道阻塞性炎症反应[1]。慢阻肺在当前的发病率正逐渐升高。该病作为慢性疾病之一,其对于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保障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通过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康复自我管理方法,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从而有效改善其肺功能。研究以探讨慢阻肺康复护理自我管理对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与生活质量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100例慢阻肺患者展开分析。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包括男性2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范围54~77岁,平均(65.3±3.8)岁,患者病程3~15年、平均(10.4±3.1)年,患者文化程度包括中学及以下患者21例、高中16例、大专及以上13例。对照组患者包括男性2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范围53~76岁,平均(65.1±3.5)岁,患者病程3~17年、平均(10.7±3.3)年,患者文化程度包括中学及以下患者19例、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14例。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未见显著差异,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入院后对患者进行慢阻肺健康知识宣教,告知患者入院相关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疏导患者负性情绪,指导其遵医嘱用药。观察组基于一般护理基础予以康复护理自我管理:(1)指标评估:护理人员在患者的住院期间应予以相应的指标评估并进行肺功能指标监测。(2)住院管理:责任护士需对患者进行呼吸康复知识指导,让患者在住院过程自行练习腹式呼吸,护士通过指导患者依次保持坐位与站立体位,使一手置于腹部,一手置于胸前,呼气时按压腹部下陷,吸气时则使腹部保持膨隆;指导进行缩唇呼吸,使患者依次保持坐位与站位,应用鼻子吸气、嘴呼气,在每次呼气,口哨状缓慢吹出余气,控制呼吸比例为2:1,每次训练10~15 min,每天进行3次;呼吸训练后对患者依次进行全身呼吸操、爬楼梯训练、下蹲起呼训练、扩胸呼吸训练、握拳呼吸训练等,每次训练15~50 min,每天进行3次;指导患者进行咳嗽训练,依次进行正常呼吸、深呼吸、用力呼气、正常呼吸及咳嗽训练,每个项目进行5次;进行自我按摩训练,选择列缺、尺泽、中府以及云门等穴位进行手法按摩训练,每天进行2次按摩,每次控制在30~60次穴位按摩。(3)院后管理:由专门护士对院外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以每月至少1次,第3个月要求患者返院复诊,记录肺功能指标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训练内容。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FVC、FEV1与6MWD指标)及生活质量情况,生活质量采用本院自制患者院外生活质量评分表,以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s”描述各肺功能指标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行t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存在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FVC、FEV1与6MWD等肺功能指标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指标相比护理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指标相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对比(±s)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对比(±s)

注:*相比护理前,P<0.05;^相比对照组,P<0.05

分组 时间 FVC(L) FEV1(L) 6MWD(M)对照组(n=50)护理前 2.23±0.31 1.52±0.31 320.15±26.25护理后 2.46±0.43* 1.74±0.28* 397.42±16.37*观察组(n=50)护理前 2.21±0.35 1.54±0.33 322.52±25.27护理后 2.77±0.32*^ 1.93±0.35*^ 430.52±15.30*^

2.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对比

观察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62.57±12.04)分,对照组(63.04±13.12)分;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87.42±9.12)分,对照组(77.18±10.51)分。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未见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类因呼吸系统长期性气流受限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此类患者常表现为胸廓与肺发生顺应性下降与气道受阻,导致其换气与通气的功能均受限制,且对患者的运动与呼吸功能均会造成影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2-3]。有研究提示,对慢阻肺患者予以康复护理结合自我管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中的机体活动水平,减轻其症状,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的运用具有较高的价值[4-5]。研究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观察组基于一般护理基础予以康复护理自我管理,结果发现,护理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相比护理前均有显著提高,观察组护理后指标相比对照组显著更高;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慢阻肺患者护理过程结合进行康复护理自我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同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该护理方法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康复指标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