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鼻高流量氧疗温度对I型呼吸衰竭患者痰液粘稠度 及舒适度影响的对比研究

2019-04-26梅,高娟*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低氧舒适度呼吸衰竭

刘 梅,高 娟*

(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5)

Ⅰ型呼吸衰竭是临床表现有缺氧、PaO2<60 mmHg、不伴有CO2潴留、PaCO2正常或下降,主要由换气功能障碍所致[1]。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是指一种通过高流量鼻塞持续为患者提供可以调控并相对恒定吸氧浓度(21%~100%)、温度(31~37℃)和湿度的高流量(8~80 L/min)吸入气体的治疗方式[2]。

本次研究为论证经鼻高流量氧疗温度对I型呼吸衰竭患者痰液粘稠度及舒适度的影响,观察我院ICU在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0例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痰液粘稠度及舒适度的变化情况,以期研究出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最佳治疗温度,为临床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I型呼吸衰竭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的I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在34~78岁,平均年龄为(53.31±1.31)岁,病史7~15天,平均病程为(10.14±0.12)天。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1)使用高流量氧疗I型呼吸衰竭;(2)意识清楚;(3)年龄≥18岁;(4)体温≤37.2℃;(5)流量

50~60 L/min。

1.2.2 排除标准:(1)气管切开;(2)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低血压伴平均动脉压压力仍<60 mmHg);(3)I型呼吸衰竭仅仅是由于心脏衰竭;(4)有误吸高危风险;(5)严格限制液体量;(6)重度CPOD;(7)精神状态改变;(8)免疫力低下。

1.3 方法

1.3.1 治疗

随机对入组患者分为A组(31℃)、B组(34℃)、C组(37℃),每组各20例。入组患者使用前采集患者的痰液粘稠度与舒适度数据。采用费雪派克公司所生产的经鼻高流量吸氧仪器和鼻塞导管对患者进行医治。使用1h后责任护士采集痰液粘稠度与舒适度数据。痰液粘稠度根据痰液粘稠度分级表来判断,见表1。

痰液湿化效果的判定标准[3]:⑴湿化满意:患者呼吸道通畅,平静呼吸,听诊气管内无大量痰鸣音或干鸣音,痰液稀薄能够咳出或吸引出;⑵湿化不足:患者较烦躁,听诊气道内有干鸣音,痰液粘稠,不易咳出也不易吸引,导管内可见痰痂,患者可伴有紫绀、呼吸困难及血氧饱和度下降;⑶湿化过度:患者咳嗽频繁,烦躁不安;听诊气道内有较多的痰鸣音,痰液稀薄需要不断吸引,可伴随有心率、血压改变,血氧饱和度下降,缺氧性紫绀。统计患者湿化满意的例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的情况。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按照感染诊断标准分泌物的形状评估:Ⅰ度-稀薄无分泌物附着,Ⅱ度-能轻易冲洗掉分泌物,Ⅲ度-痰液粘稠,难以冲掉。观察比较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治疗前后舒适度变化情况,本次研究参考Kolcaba量表,该量表共分为28项,每项得分在0~4分,量表总分为112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舒适度越高。

表1 痰液粘稠度分级表

1.3.2 护理

(1)护理人员正确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仪器,连接好各管路,用配套的呼吸湿化装置与一次性鼻塞连接,鼻塞固定在鼻前庭,系带以可容纳两指为宜,避免过松或过紧。(2)实施经鼻高流量氧疗前湿化罐应连接灭菌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根据浮标高度顺利自行注入湿化罐内,灭菌注射用水用完及时更换,避免干烧现象的发生。(3)经鼻高流量氧疗最好选用中心供氧,在应用过程中护理人员加强巡视,保证治疗效果。(4)协助患者翻身拍背1次/2h,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对于无法有效排痰的患者,按需进行吸痰。

1.3.3 统计分析

本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使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痰液粘稠度

各组的痰液粘稠度治疗后结果见表2。

表2 分组后患者湿化效果比较[n(%)]

2.2 舒适度

观察比较三组患者在不同的温控条件下,舒适度变化情况,具体情况如下: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在治疗1 h后Kolcaba量表得分分别为A组(31℃)为67.25±3.61,B组(34℃)为95.22±4.67,C组(37℃)为83.53±2.98,34℃与37℃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且34℃得分更高,治疗效果更好。

表3 治疗前后Kolcaba量表得分情况(±s)

表3 治疗前后Kolcaba量表得分情况(±s)

**表示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组别 例次 治疗前得分 治疗后得分A组(31℃) 20 63.28±2.82 67.25±3.61 B组(34℃) 20 64.01±3.58 95.22±4.67**C组(37℃) 20 61.85±3.01 83.53±2.98**

3 讨 论

对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而言,及时有效的纠正患者机体缺氧状态,对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十分的重要,目前临床常用的氧疗方式包括经鼻导管、面罩及经鼻高流量氧疗,其中经鼻高流量氧疗在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科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7]。传统的氧疗方式吸入的气体难以进行充分温化湿化,可使呼吸道粘膜发生高反应,致使气道内形成痰痂,继而影响患者的通气、换气功能,导致患者发生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8-9]。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中联合加温、加湿系统,对患者吸入的气体进行加温加湿,该氧疗方式接近人体呼吸系统生理状态,对于促进呼吸道纤毛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0]。在行经鼻高流量氧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合理固定鼻塞导管,调节合适的流量及温度,避免影响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效果。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过程中应加强湿化罐、管路的管理,保证治疗效果,提升患者临床治疗舒适感。

2014年后HFNC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增多,HFNC系统的治疗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它的适应症、相对禁忌症、禁忌症也在相关的《2019年成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临床规范应用专家共识》里得到了总结,预计高流量氧疗装置的应用前景十分可观。在大量研究中高流量氧疗装置体现了它的优越性,舒适度更高,并且代替了一部分无创机械通气的疗效,甚至提出在全球范围内,与NIV相比,HFNC具有更好的舒适性和耐受性,这证明了它作为标准氧疗法的首选替代品是合理性[11-12]。

在临床实践中,HFNC氧疗的舒适度及湿化程度并没有达到理想预期,仍然存在口干、闷热、鼻部异物感。Mauri[13]等报道患者在较低温度(31℃)下的舒适度明显高于较高温度(37℃),HFNC设置为30 L/min和60L/min(P<0.0001),较高的流量与较低流量的舒适度无差异。而在常规的人工气道温湿化中往往认为达到肺内的气体温度最高(37℃)通常认为是最佳值。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呼吸支持过程中温度对I型呼吸衰竭患者痰液粘稠度及舒适度对比观察,对比分析不同温度(31℃、34℃、37℃)条件下病人的湿化效果及舒适度,揭示不同温度对危重症患者湿化效果及康复过程的具体影响,进而得到HFNC治疗危重症患者的最佳温度值。以期后期更好地指导危重症患者治疗的临床实践,提高危重症患者的疗效及舒适度。

本次研究在既往研究基础上观察不同温度对经鼻高流量氧疗I型呼吸衰竭患者痰液粘稠度及舒适度影响,发现34℃情况治疗效果最佳,可作为临床的最佳治疗温度,为临床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I型呼吸衰竭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低氧舒适度呼吸衰竭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低氧燃烧工况下锅炉水冷壁管高温腐蚀行为分析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