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二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持续护理干预

2019-04-26顾振解郭彦萍韩凤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控制能力盆底量表

顾振解,郭彦萍,韩凤梅,郭 昌,李 娟

(1.保定市第二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2.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持续护理干预措施是一种现代化、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方式,将其应用到预防二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护理中,可以显著提升患者尿失禁控制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康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5月收治的200例二胎产科顺产头位,经引导自然足月分娩者,通过数字随机进行调查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0例,年龄下限、上限分别为22岁、34岁,平均年龄为(28.6±2.4)岁;孕周下限、上限分别为38周、39周,平均孕周为(38.6±0.5)周;新生儿孕周下限、上限分别为2.9 kg、4.2 kg,平均新生儿孕周为(3.6±0.8)kg;对照组100例,年龄下限、上限分别为23岁、35岁,平均年龄为(29.4±1.9)岁;孕周下限、上限分别为38周、40周,平均孕周为(39.4±0.8)周;新生儿孕周下限、上限分别为3.0 kg、4.1 kg,平均新生儿孕周为(3.5±0.7)kg。不同组别产妇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等基线资料相对比,差异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对比分析。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传统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病房和药物等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持续护理干预措施,在传统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持续护理干预措施,该护理措施包含盆底肌锻炼、耻骨肌锻炼和重新建立排尿习惯。在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治疗时恢复盆底肌功能以及增加逼尿肌稳定性为关键。盆底肌肉锻炼腹肌和盆底肌训练,护理人员指引患者腹式呼吸,与此同时,指引患者配合呼吸做富含规律的盆底肌收缩以及放松训练等,应注意患者盆底肌训练间隔,有效避免患者大腿和臀部收缩,引导患者盆底肌缓慢收缩,保持6-8s,持续锻炼8~12次,每日收缩2次。护理人员早期主动介入、监督和指导患者训练肛提肌。盆底肌锻炼主要是护理人员指引患者有意识的进行盆底肌收缩运动,并加强控尿能力,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进行持续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指引患者定期复查,并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相互沟通和支持等,对患者训练状况进行及时全面的了解。同时,给以患者一定的肯定、表扬和鼓励,这样能使有效调动尿失禁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并让患者盆底肌锻炼自信心得到显著提高。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指引患者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对成功经验进行分享,这样便于患者获得成功的喜悦,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自身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通过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和尿失禁病人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判定,其中,尿失禁问卷表简表由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编制,该量表主要是筛查尿失禁患者。该量表内容包含以下6个内容,分别为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尿失禁的频率、自评尿漏量、对患者生活的影响以及尿失禁类型,每项评分为3-5分,通过不同评分方式和分值进行标记,总分为21分。根据患者得分给尿失禁进行分级,轻度(<7分)、中度(>7分但<14分)和重度(>14分);尿失禁病人生活质量量表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编制,该量表能对跨国家、不同临床类型以及跨文化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测量。这一量表内容包含心理社会影响、逃避限制性行为以及社交活动受限等3个领域,一共22个条目,用5级计分法,总分为100分,得分同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2]。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涉及的全部数据通过SPSS 24.0统计软件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通过(±s)表达,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前后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若P<0.05,则代表统计学差异明显,有意义。

2 结 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尿失禁控制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相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尿失禁控制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尿失禁控制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 评分变化状况相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尿失禁控制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 评分变化状况相对比(±s,分)

组别 尿失禁控制能力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100例) 15.4±2.1 1.6±0.5 39.6±2.8 95.1±2.6对照组(100例) 15.3±1.9 5.8±0.9 40.2±3.1 86.2±3.2

3 讨 论

在预防二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护理中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全面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还能促进医院护理的规范性,能减少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现象发生,具有良好的效果[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尿失禁控制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是(1.6±0.5)分、(95.1±2.6)分,较之对照组患者的(5.8±0.9)分、(86.2±3.2)分,有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将持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预防二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控制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控制能力盆底量表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网络发展对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篮球裁判员水平提高途径探析
太极拳和慢跑锻炼对老人静态姿势控制能力影响的研究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