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 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各项指标的效果观察满意度影响分析

2019-04-26蔡玉萍王迎春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血糖监测满意度

蔡玉萍,王迎春,刘 慧,贾 伟,王 莹*

(解放军第九六零医院肾脏内分泌病区,山东 淄博 255300)

近几年,我国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在众多糖尿病患者中的占比已高达至97%左右[1]。护理干预是加强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重要手段,而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本研究分析了保护动机理论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92例。诊断及分类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相关标准[4];空腹血糖≥7.0 mmol/L,2 h餐后血糖≥11.1 mmol/L;排除合并精神系统疾病、严重脏器功能疾病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49.2±5.3)岁,病程(5.6±1.2)年。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49.6±5.1)岁,病程(5.5±1.4)年。统计学检验,各组一般资料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利用开办讲座的形式开展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疾病病因、危害、血糖监测及干预方法等知识。观察组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自身状况的不同差异,建立相对应的干预档案,向其介绍糖尿病相关知识,使患者掌握糖尿病高危因素、并发症、血糖监测方案等理论知识。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开展健康宣教:⑴集体教育: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组织全体患者深入学习糖尿病并发症、血糖监测方法等内容。⑵病友经验交流会:召开病友经验交流会,邀请干预效果显著的患者分享自身的成功体验,帮助病友提升认知水平及治疗信心。⑶个体化指导:实施个体化指导,根据不同群体患者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纠正其错误认知和不良行为。⑷随访:通过微信群、电话、家庭访视等途径进行随访,及时、准确了解患者病情恢复及行为改变的具体情况,同时解决患者病情康复期间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促使患者时刻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调整自己的饮食和日常生活。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监测知识评分、生化指标的不同变化,并对其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录入至SPSS 22.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采用x2、t分别进行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统计学检验,差异对比显著则P<0.05。

2 结 果

2.1 各组患者血糖监测知识评分的对比

干预前,各组血糖监测知识评分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监测理论、监测技能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血糖监测知识评分的对比(分)

2.2 各组患者生化指标的对比

干预前,各组生化指标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生化指标的对比(±s)

表2 各组患者生化指标的对比(±s)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与干预前对比,#P<0.05。

糖化血红蛋白(%)观察组(n=46) 干预前 8.34±0.27 9.59±0.34 8.63±0.79干预后 6.65±0.82*# 7.16±0.42*# 6.50±0.18*#对照组(n=46) 干预前 8.33±0.28 9.56±0.35 8.66±0.75干预后 7.89±0.81# 9.09±0.15# 7.51±0.22#组别 时间 空腹血糖(mmol/L)餐后血糖(mmol/L)

2.3 各组患者满意度的对比

对比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3.5%和78.3%,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糖尿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非传染性疾病,可对患者的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众所周知,血糖监测是了解患者病情状况的主要措施,同时也可为病情评估、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6]。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主要围绕易感性、严重性、反应效能、自我效能、外部奖励、内部奖励、反应代价7个因素进行制定和实施[7]。其干预方式多种多样,此次主要借助集体教育、健康教育讲座、个体化指导、随访4种形式实施护理干预。其中,集体教育主要是护理人员向患者开展疾病知识讲解和健康行为技能培训,使其知晓疾病认识与健康行为的重要性;病友经验交流会主要是通过成功案例的分享,为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树立榜样,从而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疾病康复的自信心;个体化指导主要根据患者自身的不同特点,进一步强化其对疾病知识、健康行为的认识;随访通过家庭访视、电话随访等多种形式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以此可以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健康教育指导。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保护动机理论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血糖监测各项指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血糖监测满意度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