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护理在定量超声技术评估早产儿骨强度中的应用分析

2019-04-26陆伟娟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产儿骨病骨骼

陆伟娟,蒋 洁*

(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无锡 214002)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由于在母体发育周期不足,早产儿在出生后身体素质较差,因此在临床的致死率也比较高。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早产儿骨病的认识不断增强,早产儿骨病不仅可能导致患儿出现自发性骨折,对于患儿的骨骼线型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在临床就需要采用定量超声技术检测早产儿骨密度[1-2]。为此,本文以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模式作为具体研究目标,对这一干预模式在定量超声技术检测早产儿骨密度时的辅助作用进行分析,现将具体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患儿共计286例的患儿资料进行收集,其中,早产儿性别为男的为156例,性别为女的为130例。产儿出生体重<1000 g的为40例,1000~1499g的为95例,1500~2000 g的为151例。产儿胎龄为27~35周,平均胎龄(32.51±2.21)周。在参与本次试验前,对全部286例早产儿的父母进行试验宣教,全部286例早产儿父母均对本次试验充分知情并自愿签署试验知情同意书。本次试验对286例早产儿的临床存活率提升有利,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开展本次试验。对于本次试验所收集到的产儿信息进行严格保密,全部286例产儿的临床一般资料并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1.2 方法

对2 8 6 例早产儿所应用的人文护理关怀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

减少外界刺激:在早产儿接受定量超声检测测评骨密度时要注意减少外界对产儿的刺激,主要包括做好产儿的保温、保暖工作,保证检测室的温度适宜并适度调暗光线避免对早产儿造成刺激,在检测过程中减少周围噪音。

实时关注产儿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在早产儿接受检查的过程中还要实时检测产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判断早产儿时出现缺氧、颅内出血、血压升高等症状。除了依据生命体征监测设备进行检测外,护理人员还要通过产儿是否出现异常表现如大哭、面色变白等判断早产儿是否出现不适和并发症。

袋鼠式护理:为了让早产儿尽快适应外界环境,在进行定量超声检查前护理人员还可以采用袋鼠式护理方法,采用母亲的毯子或衣服包裹早产儿,帮助其模拟子宫环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结果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对286例产儿定量超声骨强度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早产儿的骨密度相比较于一般产儿而言要显著更低(P<0.05),因此也就更容易出现自发性骨折等疾病。286例产儿的骨强度测评结果相见表1。而通过早产儿出院后对其亲属的问询结果可以看出,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模式后早产儿亲属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也要更高。

表1 286例产儿的定量超声骨强度测定结果

3 结 论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以及新生儿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早产儿成活率在逐渐上升的同时早产儿代谢性骨病已逐渐引起新生儿重症医学界有关学者的重视[3]。早产儿相较于一般儿童而言体内所蕴含的骨矿物质相对较少,并且体内骨矿物质的生长速率相对较快,这就使得早产儿容易在出生六周之后出现骨质疏松等代谢性骨病,不仅将直径影响到早产儿骨骼的线性生长,同时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早产儿的最终身高发育。这就需要医院有关部门应当有意识的监测早产儿的骨骼,并着重关注早产儿的骨骼发育。

定量超声技术是指运用定量型超声骨强度仪,通过检测骨超声沿着走产儿骨轴行走的速度来判断早产儿骨轴的强度[4]。由相关医疗工作人员根据相关的操作步骤来测定右侧胫骨中断超声波传播速度值,并将测试得出的结果与定量超声骨强度仪相配套的亚洲儿童数据库中的相应月龄儿童的超声波传播速度值进行对比,以此来有效地判断早产儿的骨骼强度。

早产儿相较于一般胎儿而言骨密度更低且骨强度相对不足,这就使得早产儿容易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骨质发育不良的问题[5]。但是早产儿的骨质发育不良的症状随着胎龄的逐渐增长,可检测出来的概率也随之逐渐降低,以至于骨质发育不良的症状多见于早产儿群体之中。一般胎儿的骨骼矿化发育程度在孕期的最后几周呈现出正相关增长的趋势,但是早产儿在出生之后的骨骼超声波传播速度则呈现出负相关的降低趋势,这就直接导致了早产儿在其出生之后累计骨量逐渐流失的问题,同时说明了早产儿骨发育是贯彻胎儿时期的。这就需要在早产儿之后进行必要的早型骨超声检查,并辅以必要的早期干预来尽量的降低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发生概率。

研究结果表明,必要的营养支持以及喂养可以有效地帮助早产儿在出生之后补充应有的骨矿物质,而适当的被动运动也可以促进早产儿骨的形成于古矿化。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在定量超声技术评估早产儿骨强度的过程中给予早产儿家庭必要的人文关怀以及技术支持,通过向早产儿家属传递必要的营养知识以及相关的喂养建议,从而辅助早产儿在接受定量超声波技术评估的过程中逐渐的补充必需的矿物质,并通过适当的被动运动来促进早产儿骨的形成与骨矿化,以此来有效地帮助早产儿在外界的支持下骨矿化程度达到正常胎儿水平。

猜你喜欢

产儿骨病骨骼
做家务的女性骨骼更强壮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骨骼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两种风湿骨病中药候选组方的急性毒性研究
骨病义诊进社区三分钟推拿受追捧
鞍山市2011~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
探索妊娠期糖尿病正规治疗对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分析
浅谈羊水过少与围产儿预后
骨骼是如何生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