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2019-04-26黄珊珊陈晓菊赵艳丽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情况

黄珊珊,徐 芳*,陈晓菊,赵艳丽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6)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先天性畸形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占比高达28%,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大血管、心脏的异常发育或形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对患儿的健康、生命均有威胁[1]。介入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因此为了保障治疗效果及患儿的安全,必须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2],为探讨何种护理手段效果最佳,本文围绕早期护理干预对接受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效果及对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小儿中,随机选取50例,根据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的原则,按照人数1:1的方法对患儿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患儿为对照组,共25例,男性占比52%(13/25),女性占比48%(12/25),年龄介于1岁到6岁之间,平均(3.81±1.49)岁,接受早期护理干预的患儿为研究组,共25例,男性占比48%(12/25),女性占比52%(13/25),年龄介于1岁到6岁之间,平均(3.92±1.57)岁,此次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开展前已将研究详细情况告知患儿家属,获得同意并签署研究知情且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体征监测、环境干预、对症支持等。

研究组:早期护理干预。(1)介入手术的护理。术前,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以抚触、玩具、家属干预等形式帮助患儿进行身心放松,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以语言引导、深呼吸指导等形式帮助其进行身心放松,严密对患儿心率、血压、脉搏等体征进行监测。术中观察患儿表现,出现房室传导阻滞、面色苍白、期前收缩、ST段抬高等情况时,给予及时处理,降低心包填塞、心律失常等情况发生率。术后,严密监测体征,提前告知家属患儿在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例如:发热、烦躁等,帮助患儿退热同时,与家属一起疏导患儿内心;(2)心律失常护理。手术过程中,各种原因形成的挤压力很可能导致患儿心律失常,因此应加强术中的心电监测,一旦出现心律失常立即告知医师进行处理;(3)呼吸障碍护理。麻醉实施之前,根据患儿术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准备齐全的急救用品,加强麻醉时、术中对患儿的呼吸道管理,防止出现呼吸不畅,同时给予患儿常规吸氧;(4)毒副反应护理。造影剂的使用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毒副反应,但因人而异,因此在造影剂释放过程中需加强对患儿反应的观察,对于恶心、面色潮红、呕吐等症状给予及时干预处理;(5)血栓护理。血栓形成是介入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中需加强对患儿足部皮温及动脉的观察,及时发现血栓,并及时进行静脉溶栓干预。

1.3 观察指标[3-4]

以患儿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2d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疼痛评分以VAS评分法进行评价。

并发症:呼吸障碍、房室传导阻滞、血栓、期前收缩、残余分流和溶血。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选取SPSS 21.0作为统计学处理软件,处理项目包含两种类别。一类是计数资料,即此研究内患儿的年龄、临床指标等,以(±s)进行表述,以t值进行检验;另一类是计量资料,即此研究内患儿的性别比例、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以n(%)进行表述,以x2进行检验。利用患者的检验值进行计算,最后可得出P值,当P<0.05时,表示患者组间的观察项目存在差异性。

2 结 果

2.1 患儿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儿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2d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患儿临床指标对比

2.2 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6例患儿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4%,研究组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 论

早期护理干预是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护理方法,主要是指提前评估患儿在术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在不良情况出现前就做好预防措施及处理准备,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的同时,将不良情况对患儿的伤害降到最低[5]。该方法从术前心理干预、术前准备、术中监测等方面对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帮助患儿打消恐惧和顾虑心理,同时保障手术的安全性,促进患儿术后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改善患儿疼痛情况,并降低患儿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进一步保障患儿的健康以及治疗效果[6]。

表2 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本文以对比形式展开研究,50例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分后,分别以常规护理(对照组)、早期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护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的护理来说,早期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理想,因此,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先天性心脏病情况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特殊情况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Smog in Los Angeles
我们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