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式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

2019-04-26李洪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股骨颈入院骨折

李洪萍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徐州 221600)

股骨颈骨折属于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骨折情况,尤以老年患者居多,多因外力或患者自身骨质疏松等因素所致,对患者的日常活动、生活等均造成损害。但是,因多数老年患者缺乏自我保健相关认知,加上身体免疫力较差,合并症较多,因此预后恢复质量较低[1]。因而,做好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引导式护理是近几年临床广泛使用的模式之一,其基于循证护理基础上,引导、鼓励患者进行自我管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本文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6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例,阐述引导式护理的具体开展过程及作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时间为期1年,自2018年10月开始,至2019年10月结束,研究对象抽选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病患63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总计老年病患31例,其中男患19例,女患12例,年龄最低者为63岁,最高者为85岁,平均年龄(73.4±1.5)岁,观察组总计老年病患32例,其中男患20例,女患12例,年龄最低者为64岁,最高者为86岁,平均年龄(73.5±1.4)岁。比对两组老年患者基础资料,结果相似性较强(P>0.05),符合研究所需。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以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护理者于术后观察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并发症处理工作等。

观察组施以引导式护理,具体过程为:首先,在科室内建立引导式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兼任组长,并挑选工作经验丰富的数名高级护师直接带领基层护理人员开展工作。其次,所有引导小组成员均需进行统一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老年群体股骨颈骨折的病症特点、护理要求、心理特征、术后康复隐患等。根据护理人员的当值情况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并通过模拟演示、临床带教等多种方式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以保证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更好的结合,同时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技巧[2]。第三,对院内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搜集,并结合网络数据库、报刊杂志等资料,寻找影响术后护理的各类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引导式护理方案。同时,为确保护理方案能够被患者接受,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并为其建立病友微信群,在群内发布护理方案和相关健康知识,在保证患者知情权的前提下,也可使其对接受的护理心中有数。第四,在执行引导护理方案时,第一应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引导,借助健康宣教的方式提高其对病症的了解程度,并着重介绍后续护理手段和预期效果,且在护理过程中需实时告知患者恢复情况,通过具象化的恢复数据逐渐扭转其负面心理状态,提高护理工作的配合度。第二需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术后首日可进行健侧肢体被动运动,术后第二日起可逐渐提升患侧踝关节、膝关节的运动量,但需对髋关节进行保护,并在随后逐渐增加髋关节运动范围,并引导其开展围床周运动,以促进下肢关节恢复。第三需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叮嘱患者家属帮助其定时翻身,并按摩受压迫的部位,同时保证会阴部、皮肤褶皱处等的清洁[3]。

1.3 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各组患者术后恢复相关用时,涉及指标包括:首次下床用时、住院总时间及骨折愈合用时。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护理后自我效能、自理能力进行评估,问卷以100分为满分,分数与能力呈正相关。通过SAS量表、SDS量表分别评估患者抑郁及焦虑心理,量表总分以10分满,分数与不良心态呈负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汇总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内处理,利用P<0.05形式反应结果差异情况。

2 结 果

2.1 术后恢复相关用时记录比对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用时均较对照组相比更短(P<0.05),见表1。

表1 术后恢复相关用时记录比对(±s)

表1 术后恢复相关用时记录比对(±s)

(d) 住院总时长(d) 骨折愈合时长(d)观察组 2.15±1.33 5.89±1.13 90.48±11.05对照组 5.02±1.34 7.64±1.12 116.59±11.04 t 9.17 8.15 15.68 P值 <0.05 <0.05 <0.05名称 首次下床用时

2.2 自我管理、自理能力及心态变化评估比对

入院时,两组患者各项能力、心理等情况相似性较高(P>0.05),护理干预后均得以明显改善,观察组各项评分相较对照组更优(P<0.05),见表2。

3 讨 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较为常见,但对其健康的影响较大,加之患者自我效能相对较低,难以更好地参与到护理工作当中,就会导致术后恢复时间延长[4]。为了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参与度,需选择引导式的护理模式,通过早期健康宣教的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护理方法的认知程度,并在实际护理时积极引导其心理状态,保证患者能够积极面对疾病的护理。同时,在术后早期给予引导式的康复训练,告知患者如何进行健侧和患侧肢体运动,以被动运动开始逐渐向主动运动过度,并在适当时机开展围床周运动,以增加髋关节活动量,保证其功能快速恢复。

表2 自我管理、自理能力及心态变化评估比对(±s)

表2 自我管理、自理能力及心态变化评估比对(±s)

名称 自我管理 自理能力 抑郁心理 焦虑心理入院时 护理后 入院时 护理后 入院时 护理后 入院时 护理后观察组 33.28±2.59 87.14±2.33 34.55±2.73 88.06±2.64 8.44±0.87 2.17±0.33 8.59±0.42 2.24±0.21对照组 33.29±2.58 80.29±2.34 34.56±2.74 81.01±2.63 8.45±0.89 5.06±0.34 8.58±0.45 5.17±0.22 t 0.21 14.19 0.59 14.05 0.85 9.11 0.73 9.1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猜你喜欢

股骨颈入院骨折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