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呼吸训练联合常规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呼吸困难情况的影响

2019-04-26朱军兰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肺癌常规研究组

朱军兰*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江苏 南京 210000)

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早期肺癌多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但手术风险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多,极易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关研究证实肺癌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密切相关,且患者因心理负担过大、身体素质较差,常规护理方法无法完全满足患者需求,其恢复效果一般,故需结合其他护理内容,改善患者预后。系统呼吸训练是常用预防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措施,目前临床对此重视度正逐渐增高[1]。本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系统呼吸训练,旨在探讨其对肺癌患者呼吸困难情况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9年1月于我院行肺癌手术治疗患者88例,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42~70岁,平均(60.25±5.14)岁;病理分型:腺癌18例,鳞癌26例;TNM分期:Ⅰ期15例,Ⅱ期19例,Ⅲ期10例。研究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42~72岁,平均(60.53±5.25)岁;病理分型:腺癌19例,鳞癌25例;TNM分期:Ⅰ期14例,Ⅱ期19例,Ⅲ期11例。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分析。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肺癌的诊断标准[2],经手术病理确诊;符合TNM分期:Ⅰ-Ⅲ期;卡氏评分>60分,预计生存周期>6个月;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术前接受相关化疗者;存在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者。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行肺叶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包括入院宣教,指导术前相关检查,监测生命体征,围术期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及辅助康复锻炼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系统呼吸训练,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干预:充分了解患者呼吸系统疾病及基础病变情况,于常规宣讲时充分评估患者心态,给予针对性疏导,缓解其不良情绪;告知呼吸训练的重要性,引起其重视。(2)指导呼吸方式:由研究者监督与指导,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节段呼吸、全身性呼吸及器械辅助深吸气训练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训练约30 min/次,3次/d;呼吸过程中如出现气喘、头晕、胸痛等症状,立即停止训练。(3)排痰训练:告知患者排痰的重要性,提高患者依从性;指导患者采用腹式呼吸进行咳嗽、咳痰训练,必要时由医护人员轻叩患者背部帮助其排痰。(4)指导上肢运动:于患者呼吸训练时,指导其进行简单上肢运动,辅助锻炼患者呼吸功能,如在吸气时上举、外展、前伸双臂,呼气时双臂自然下垂。干预时间从患者入院时刻直至其出院。

1.4 观察指标

采用Borg量表及6 min步行试验(6MWT)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呼吸、运动功能情况,Borg量表[3]根据患者呼吸困难及疲劳程度进行评分,分值0-10分,分值预高,呼吸功能越差。6 MWT是指记录患者于6min内在安静和空气的流通的走廊内尽可能快的速度步行距离,观察患者运动情况,若其出现面色苍白、大汗、胸痛、严重呼吸困难等情况时,立即停止试验。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干预前,两组Borg评分、6MW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org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6MWT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呼吸运动功能情况对比(±s)

表1 呼吸运动功能情况对比(±s)

注:与组内干预前对比,aP<0.05

时间 组别 Borg评分(分) 6MWT(m)干预前对照组(n=44) 3.26±1.04 306.64±43.26研究组(n=44) 3.19±1.21 310.14±40.27 t 0.291 0.393 P 0.772 0.695对照组(n=44) 1.08±0.26a 421.26±51.28a研究组(n=44) 1.64±0.83a 450.21±64.43a t 4.271 2.332 P 0.000 0.022干预后

3 讨 论

肺叶切除术是影响肺癌患者呼吸功能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肺叶切除范围愈大,肺功能损伤愈大。且患者术后因呼吸模式的改变,导致肺容积减小,通气功能降低,并发症增多,严重损伤患者的身体健康,故给予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常规护理主要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主,术前给予常规宣教、指标监测、术后给予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可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常规护理对干预患者心理、手术应激反应等效果一般,且情绪及手术应激反应均会影响手术效果,导致患者预后差。研究表明,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可增加患者呼吸肌的收缩强度,增加气道的消除与防御能力,消除呼吸肌的无效作用,降低耗氧量,同时可改善患者运动的耐受能力,提高患者恢复信心,并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促进其呼吸功能的恢复[4]。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Borg评分低于对照组,6MWT高于对照组,证实系统呼吸训练联合常规护理更适用于肺癌手术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分析原因在于,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轻不良情绪对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告知患者系统呼吸训练的重要性既可提高患者重视度,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也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锻炼积极性[5]。而系统呼吸训练是通过建立正确的呼吸方式,加强患者换气功能,改善术后呼吸运动功能,同时辅助正确的排痰方式及上肢运动训练,进一步提高患者呼吸功能,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6]。

综上所述,肺癌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系统呼吸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增强运动耐力,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肺癌常规研究组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常规之外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别受限于常规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