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2019-04-26张劲秀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循证股骨骨折

张劲秀

(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江苏 常州 2132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群体常见骨折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以及各种基础疾病,使得该种骨折发生率增高,而老年人机体逐渐退化,耐受能力低,因此,对治疗及护理的要求较高[1],手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手术治疗后尤其需要注意并发症,因此,术后的护理工作不能忽视,对于患者疾病的康复起到直接影响。常规的护理措施较为被动,且易出现项目遗漏情况,缺乏灵活性,不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2]。随着人们的护理质量要求的提高,临床一直在探寻有效且安全的护理方式,循证护理是一种针对性强且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该种护理方式旨在对患者提供有证可循,有科学依据的护理措施,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早日回归到正常生活中[3]。下面将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分成两组展开研究,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探寻两种不同方式取得的成效,具体研究内容呈现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始自2012年1月,截止至2018年12月,研究对象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过影像学检查,疾病得以确诊,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配合本次研究,排除原发病骨折、病理性骨折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盲选法将患者一分为二,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每组采用不同护理措施进行研究。两组一般资料为:对照组中男/女:19/11,年龄最小者/年龄最大者49/80岁,平均年龄(61.21±3.11)岁;骨折原因:跌倒伤10例,车祸13例,高空坠落7例;观察组中男/女:20/10,年龄最小者/年龄最大者51/79岁,平均年龄(62.21±3.15)岁;骨折原因:跌倒伤11例,车祸14例,高空坠落5例。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两组患者的以上基线资料需保持一致,统计学分析均衡性良好(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之后,辅助其做好各项检查,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变化,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干预,防止其病情恶化;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心的住院环境,保证患者获得好的睡眠,对患者进行用药及饮食指导,注意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选取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循证护理小组,成员共4名护士,其需要具备扎实的护理操作技能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责任心强,正式实施护理工作前对其进行统一培训,以保证其护理知识的专业度。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查找循证护理相关资料,找出患者存在的问题,并探索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具体护理方案实施如下:①饮食护理:饮食需要按照科学的比例严格搭配,既要保证营养,又能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口味需求,食物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及粗纤维为主,饮食清淡,禁止食用过于油腻及辛辣的食物,不利于伤口愈合,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有助于骨骼复原;叮嘱患者适当多饮水,预防尿道感染。②心理护理:患者康复过程缓慢,需要做好其心理疏导工作,防止其出现心理问题,影响预后。多于患者交流,使其了解更多疾病相关治疗,了解康复进度,积极开导患者,通过听音乐及肢体放松的方式转移注意力,与患者交流时语气亲切,具有亲和力,使得患者获得心里安慰,内心感受到温暖,配合度得以提高。与患者建立平等关系,感同身受患者的处境,使其能正视疾病,积极面对。③并发症护理:为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可在患者患肢放置一枚软枕,适当将其抬高,促进血液回流,直至患者下床活动。对患者患肢进行按摩,自下而上,按摩其双下肢腓肠肌,注意力度,防止起到反作用,以患者耐受为宜;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对其进拍背及雾化吸入等方式,促进其排痰,预防肺部感染;做好导管疏通工作,及时清理分泌物,保持导管的畅通;帮助患者变换体位,每2h翻身并拍背一次,勤换贴身衣物及被单,注意个人卫生;疼痛是术后常见情况,护理人员了解其疼痛原因及持续时间,不同疼痛程度采取不同镇痛方式,轻微疼痛者冰敷方式适当缓解,剧烈疼痛患者遵医嘱服用止痛药加以缓解,并指导患者深呼吸自我减痛的技巧。④术后体位护理,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提升患者舒适度,同时,尽量进行体位变动,如,为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抬高下肢;为预防局部压疮,应该定时更换体位。⑤康复护理:根据患者恢复进度,制定适宜的康复计划,提醒患者不可操之过急,坚持锻炼,循序渐进,一定能有所收获,对疾病康复有利。

1.3 观察指标

①生活质量:结合SF-36中的观察项目,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从生理、社会及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估,每个项目满分25分,总分100分,对两组总评分进行比较。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刻度0~10表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疼痛感越强。

②并发症,主要包括下肢静脉血栓、感染及压疮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系统,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采用t值检验,下肢静脉血栓、感染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行x2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的评分更高,疼痛评分更低(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比较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0例,感染0例,压疮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栓1例、感染及压疮分别为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两组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情况对比(±s)

组别 生活质量 疼痛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30) 68.94±4.45 81.78±5.23 7.04±2.13 4.23±1.01观察组(n=30) 69.18±4.51 89.88±5.31 7.08±2.15 2.04±0.45 t 0.003 4.125 0.001 2.413 P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的典型病症,常见于老年患者,疾病主要由自身因素及外界因素导致,自身因素与患者自身身体素质有关,老年患者身体器官功能下降,伴有骨质疏松,钙物质摄入不足,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降低,使得骨质脆性,受外力重击的情况下,极易导致骨折情况发生[4]。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各种器械的使用使得骨折情况频频发生,同时,交通事故也是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5]。股骨粗隆间骨折使得患者的肢体功能受限,对其造成的影响大,患者在疼痛的折磨下易出现负面情绪,严重影响疾病的恢复进度,因此需要加以重视。

随着临床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深入研究,结合临床治疗及护理经验,发现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接受专业科学的护理服务对于疾病的康复有利,直接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且呈正比关系[6]。可见,治疗与护理并重,做好护理干预措施也十分重要。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及人性化的护理措施,从循证医学的概念发展而来,为患者提供明确且适时的护理干预措施,其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提出问题,寻找实证及循证应用,变传统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7]。而本次研究结果验证以上结论,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的评分更高,疼痛评分更低,且并发症少,对疾病恢复更有利。

综上所述,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且疼痛明显得以缓解,抑制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猜你喜欢

循证股骨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