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直肠腺癌、腺瘤组织及正常组织中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表达差异的研究

2019-04-23陈名明漆家康李佶松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腺瘤腺癌免疫组化

陈名明,漆家康,罗 斌,李佶松,王 康,

(1.西南医科大学,四川 泸州 646000;2.四川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 成都 610072)

编码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bsent in melanoma2,AIM2)的基因最初是在人类黑色素瘤细胞中发现[1],AIM2作为一种内源性免疫受体,研究发现AIM2在结肠癌[1~3]、前列腺癌[4]中表达降低,而在鼻咽癌[5,6]、口腔鳞状细胞癌[7]和肺腺癌[8]中表达增加。AIM2在一系列肿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表明它可能在不同类型的癌症中具有独特的作用。AIM2在结直肠癌中可发挥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2,3]。已经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观察到AIM2的表达减少和频移的微卫星不稳定性[9]。与那些AIM2表达水平较高的大肠癌患者相比,AIM2表达水平降低的大肠癌患者的预后较差[9]。继往两项研究证明AIM2独立于炎症小体来预防结直肠癌[2,3]。这两项研究都发现Aim2-/-小鼠在给予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和葡萄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后会出现严重的结肠炎、息肉和更高的肿瘤负荷[2,3]。

结直肠腺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肿瘤,据报道有超过95%的结直肠癌是通过腺瘤-癌转变而来[11]。最新专家共识已经将结直肠腺瘤定义为癌前病变[12]。目前对于AIM2基因在结直肠腺瘤的研究很少,而结直肠正常组织-腺瘤-癌转变过程的具体机理仍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检测AIM2在结直肠癌患者的正常组织、癌组织、腺瘤组织及单纯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究AIM2是否是结直肠腺瘤的发生以及发展为结直肠癌的抑制因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结直肠腺癌同时合并腺瘤的患者,获取手术切除标本中的癌组织、腺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52份,纳入2016~2018年78例结直肠腺瘤患者,获取手术或内镜切除的腺瘤标本78例。

1.2方法将获取组织的标本石蜡块烘烤后通过二甲苯中脱蜡,再将载玻片依次放置于不同浓度梯度的酒精里水化。然后放置于含有柠檬酸钠抗原修复液的压力锅中修复抗原。冷却后将玻片放置于3%过氧化氢溶液中,然后放置于苏木素复染液中进行复染,复染后滴加第一抗体(AIM2∶抗体稀释液=1∶1200),放置于4 ℃的恒温箱中过夜。之后滴加EnVision二抗后将切片放置于37 ℃的恒温箱中约30 min。滴入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剂5~10 min后蒸馏水充分冲洗。将玻片按照酒精浓度梯度依次放入酒精瓶中脱水。取出后用风干玻片,中性树脂封片胶封片后显微镜下观察。

1.3判读标准通过放大10×40倍的电子显微镜下随机取5个视野,每个视野将染色分为4个等级并分别计分(0分=无染色,1分=弱染色,2分=适度染色,3分=强染色),此外将每个视野的阳性细胞百分比分为5类(0分为<5%,1分为5~25%,2分为25%~50%,3分为50%~75%,4分为75%~100%),然后将两项得分相乘得出最终染色强度得分。0分=阴性(-),1~4分=低表达(+),5~8分=中表达(++),9~12分=高表达(+++)。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本研究等级资料的两个样本(或多个样本)比较运用秩和检验(染色结果用0=“-”,1=“+”,2=“++”,3=“+++”进行编号后计算),相关性分析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采用双侧检验,α=0.05,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组织进行两两比较,为控制多重比较会增大犯Ⅰ型错误概率采用Bonferroni法调整α水准,调整后α’=0.05/3=0.017,P< 0.017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AIM2在四种组织中表达情况AIM2主要在结直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胞质中表达,特异性免疫组化染色后呈淡黄色、棕黄色、棕褐色。如图1。

图1 几种不同组织中AIM2的表达情况 a:结直肠癌患者的正常组织中AIM2高表达(×400倍);b:单纯腺瘤组织中AIM2低表达(×400倍);c: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AIM2无表达(×400倍)

2.2四种组织AIM2表达情况的比较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腺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单纯结直肠腺瘤患者腺瘤组织的AIM2免疫组化染色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四组组织样本中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n)

2.3四种组织中AIM2免疫组化染色具体比较四种组织中AIM2免疫组化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048,P< 0.01)。免疫组化结果提示AIM2的表达,结直肠癌患者的正常组织>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腺瘤组织>结直肠癌患者的腺瘤组织>结直肠癌患者的癌旁组织。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正常组织、癌组织、腺瘤组织及单纯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腺瘤组织中AIM2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发现AIM2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最低,腺瘤组织中表达水平介于两者之间,和继往AIM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研究一致[13]。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样本量有限,单纯腺瘤组织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腺瘤组织中AIM2表达水平虽无统计学差异,但前者AIM2表达丰度仍有高于后者的趋势。大量研究发现AIM2基因可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2,3],但在结直肠腺瘤中研究很少,本研究提示AIM2基因还可能抑制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即腺瘤的发生及其向腺癌的发展,个中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多种慢性炎症,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或特发性)炎症都可参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15]。腺瘤性结肠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基因发生突变可伴随结直肠粘膜细胞的极性和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丢失,肠道菌群入侵导致粘膜细胞持续损伤并合成炎性细胞因子IL-23/IL-17前体,促进结直肠腺瘤的形成。局部持续炎症使KRAS,TP53基因更易突变,结直肠腺瘤进一步发展为腺癌[14]。AIM2是识别微生物或宿主来源的双链DNA的细胞质传感器。在与DNA结合后,AIM2组装成蛋白复合体即AIM2炎性小体,激活半胱天冬酶-1(Caspase-1),导致细胞的炎症坏死(细胞焦亡),并促进炎性细胞因子前体pro-IL-1β和pro-IL-18合成[2]。黏膜屏障受损导致的慢性炎症是肿瘤干细胞转化为肿瘤的始动和持续促进因素。慢性炎症可导致基因不稳定和基因突变,均可导致肿瘤发生[16]。我们推测AIM2可能参与结直肠炎症反应的调节抑制结直肠腺瘤及腺癌的发生,具体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腺瘤腺癌免疫组化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小鼠早期肺腺癌模型的建立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