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生血颗粒与多维铁治疗对患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对血清铁蛋白和总铁结合力的影响

2019-04-22冯登兰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血缺铁性健脾

冯登兰

(四川省什邡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四川 德阳 618400)

缺铁性贫血是6个月至3岁患儿常见且经常发生疾病,其患病原因是患儿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血红蛋白量不足[1]。主要临床症状为皮肤黏膜苍白、烦躁易怒、厌食、倦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其不仅导致患儿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出现问题,还会使其神经发育受损并影响患儿智力,对患儿身心健康威胁较大[2]。西医一般通过给患儿补充外源性铁使体内铁含量达到正常水平,从而调节血红蛋白合成分泌;而国学中医则坚持贫血为脾脏气血缺乏,治疗其应为开胃益气,健脾养血[3]。西医用药含有铁剂,铁剂有强烈气味,会刺激患儿肠胃,导致服药依从性不佳[4]。因此,探究用于治疗患儿缺血性贫血疗效突出,对肠胃刺激较小且不易使患儿反感,治疗后不会复发药品是本研究重点关注问题。本研究选取中西复合药和西医补铁剂—健脾生血颗粒和多维铁治疗缺铁性贫血患儿,比较两者疗效及对患儿体内血清铁相关指标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缺铁性贫血患儿298例,纳入标准:①患儿病情状况诊断遵照有关标准[5];②贫血分级:重中轻度贫血患儿Hb水平范围分别为Hb<60 g/L、60~90 g/L和90~110 g/L;③患病患儿家长同意将孩子治疗资料用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血清血红蛋白失衡引起疾病;②地中海贫血或铁粒幼红细胞引起贫血;③近期进行补铁患儿;④最近患有肠道疾病患儿;⑤患儿治疗期间停药或治疗后半年失访。依照治疗用药差异分为两组,153例接受健脾生血颗粒治疗贫血患儿归为观察组,145例接受多维铁治疗贫血患儿归为对照组,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1.2方法对照组予多维铁治疗。0~1岁年龄区间患病患儿多维铁口服溶液(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

司;国药准字H33021823,规格:复方)服药剂量为2.5 ml/次,1~3岁年龄区间患病患儿服药剂量为5 ml/次;一日2次。观察组予健脾生血颗粒治疗。0.5~1岁年龄区间患病患儿健脾生血颗粒(健民集团叶开泰国药(随州)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40043,规格:5 g/包)服药剂量为0.5包/次,1~3岁年龄区间患病患儿服药剂量为1包/次;1日3次。治疗4周为一个周期。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1.3疗效评价标准[6]好转:贫血临床表现消失,Hb≥110 g/L,SI>14.32 μmol/L;有效:贫血临床表现部分消失或略有改善,Hb水平增加幅度≥20 g/L;无效:临床症状和Hb无变化甚至变差。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发应发生率,6个月后复发率,治疗前后贫血相关指标变化。其中不良发应包括便秘、腹痛、肠胃不适和食欲不振;贫血相关指标包括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和总铁结合力(TIBC)。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4.7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n(%)]

2.2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发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发应发生率计较 [n(%)]

2.3两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后复发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复发6例,复发率7.84%(12/153),对照组复发28例,复发率19.31%(28/145),观察组患儿复发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P< 0.05)。

2.4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贫血相关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中RBC、MCV、Hb、MCH、SF、SI和TIB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5),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贫血相关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3 讨论

造成患儿缺铁性贫血原因很多,有研究者认为其发病可能与遗传、早产、病毒感染和出生后喂养不当等原因有关。Elsaid等[7]研究中指出缺铁性贫血患儿患病与细菌感染有关,同时患儿身体贫血状态又会使感染情况恶化。患儿缺铁性贫血对患儿身心健康威胁较大,所以,患儿缺血性贫血出现时应该及时诊治。

本研究治疗所用健胃生血颗粒为中西结合药,其成分主要以党参、茯苓、山药、龙骨、牡蛎等健脾生血中药和维生素C以及硫酸亚铁为主。该制剂中药成分是由中医名方“参苓白术散”和“四君子汤”衍化而来,制剂中中药党参补气益肺,茯苓健脾养胃,山药补气益心,龙骨和牡蛎补肾填髓,其它中药各有其功效,而硫酸亚铁使用β-环糊精包埋将其气味掩盖[8]。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可能是由于各种中药共同发挥健脾补血养气之效,健脾改变患儿消化吸收能力并加快营养物质吸收,补血养气则提高患儿生血和造血能力,同时改善患儿诸多贫血症状[9,10]。

缺铁性贫血患者体内铁元素不足,其主要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中RBC、MCH等血红蛋白相关指标水平显著变化,而观察组患儿血红蛋白相关指标上升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F能够用于评估患儿体内铁存储情况,SI能直接反映人体铁负荷能力,TIBC则是患者体内血液转运铁能力大小评价指标[11,12],而关于两种药物对患儿血清铁相关指标水平影响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与铁元素相关指标SI、SF和TIBC均上升,观察组患者这些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改善幅度更显著。张长忠等[13]研究中两组之间贫血相关指标SF,RBC,SI和Hb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TRBF水平观察组则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研究随访结果显示,使用健胃生血颗粒治疗后6个月患儿病情复发率显著低于多维铁治疗患儿,侧面证实其疗效显著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用两种药物治疗患儿缺铁性贫血,均可以改善患儿病情,但两者比较健脾生血颗粒效果更为突出,可有效调节患病患儿血清中血红蛋白、血铁蛋白和总铁结合力,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生血缺铁性健脾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生血宝合剂联合香菇多糖预防宫颈癌放化疗期间骨髓抑制的疗效观察〔1〕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营养干预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益髓生血颗粒对血红蛋白H病患者抗氧化损伤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151例蒙古族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