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MDT延续护理管理模式在提高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2019-04-22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冠心病

果 迪

(北京医院,北京 10073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借助先进性的网络开展延续护理取得了较好的反馈。我院特批准开展此项研究,选取130例冠心病介入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比对分析,具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所观察的130例患者均选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首次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进行分组,早期入院的6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33例男,32例女,年龄区间为60岁到81岁,中位年龄为(68.53±4.15)岁,晚期入院的65例患者设为研究组,34例男,31例女,年龄区间为61岁到83岁,中位年龄(68.79±3.98)岁,将两组患者年龄、病史等基础资料做客观分析,提示无统计学意义可开展下文比对(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水平数据相较[n/%]

1.2 方法

对照组65例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模式,给予患者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复诊情况,定期采用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病情于门诊科室设置24h电话质询窗口,于电话回访中将咨询电话号码告知患者。

研究组患者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MDT延续护理管理模式,组建MDT管理小组,由心内科主任、心内科医生、护士、药师、主要照顾者组成,以临床经验为理论支持,借助微信平台,可通过组建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组,于患者出院时指导患者加入[1];由管理人员定期对平台内容进行更新,定期推送冠心病介入治疗相关知识及保健知识,保持在每周2~3次的更新频次,所有内容经由科室内的两名医生确认后发布[2];平台上标注咨询电话及急救电话,并采用弹性排版模式,每天安排一名专科老师进行在线问题解答,由两名护理人员针对在线咨询最多的问题进行总结,用作下次平台内容的主题,实时掌握患者疾病关心的动向;定期督促患者进行病情监测,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定期开展温馨提示,告知患者用药情况情况,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安排微信客服人员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进行解答,提高延续服务质量。

1.3 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1.3.1 评价方法

于患者复诊时采用问卷调查模式,130例患者成功复诊130例,发放问卷130份,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各问卷内容的填写,针对患者不懂问题进行答疑,要求问卷当场回收,针对漏填或误填进行及时补填及修正,确保问卷回收率及利用率。

1.3.2 评价指标

(1)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分为完全依从、基本依从及不依从;

(2)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包括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情绪管理等;

(3)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分为躯体功能、生理功能、情感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活力、疼痛及总健康等维度[3];

(4)采用随访模式,对患者术后4个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评估,计算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借助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相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无差异(P>0.05),可进行后续比对,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值,差异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相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相较[±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65 13.26±3.26 16.85±3.52对照组 65 13.34±3.19 13.25±3.09 t值 0.141 6.197 P值 0.888 0.000

2.2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情况相较

通过患者自我管理评分量表反馈显著,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值,差异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SF-36评估表反馈显示,研究组患者在躯体功能、生理功能、情感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活力、疼痛及总健康等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维度评分,差异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相较

通过术后随访患者4个月,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值,差异比对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3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情况相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情况相较[±s,分]

组别 n 日常生活管理 疾病医学管理 情绪管理研究组 65 68.49±12.15 73.45±13.61 74.15±13.25对照组 65 57.48±10.56 60.01±12.64 61.28±12.42 t值 5.514 5.834 5.713 P值 0.000 0.000 0.000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较[±s,分]

组别 n 躯体功能 生理功能 情感状态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活力 疼痛 总健康研究组 65 91.45±11.99 89.67±11.45 90.42±10.86 89.76±10.79 86.59±10.89 89.68±11.84 90.47±11.98 92.14±12.42对照组 65 79.52±9.85 78.95±10.02 79.51±9.85 79.68±9.24 76.58±9.41 77.18±9.94 76.58±9.68 80.42±10.59 t值 6.198 5.680 5.999 5.721 5.607 6.519 7.271 5.789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相较[n/%]

3 讨 论

随着临床护理探索的深入,既往临床电话随访弊端不断显露出来,冠心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电话随访经常出现患者与医务人员沟通不佳情况,导致患者无法理解医务人员的表达,也不利于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病情,严重阻碍了延续护理的开展。本研究基于微信平台开展多学科联动的延续护理,针对冠心病接受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干预,通过微信平台定期更新相关疾病知识,基于既往临床实践经验,总结预见性并发症,加强患者自护能力及并发症防治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患者接受途径更佳便捷,较比传统电话随访及门诊宣教的效果显著,护理实施的开展更佳便捷及高效[4-5]。

本研究表明,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值,通过患者自我管理评分量表反馈显著,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值,研通过对两组患者SF-36评估表反馈显示,研究组患者在躯体功能、生理功能、情感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活力、疼痛及总健康等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维度评分,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值,研究组数据表明,于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MDT延续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利于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服药依从性冠心病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警惕冠心病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