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情技术在小儿肾穿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4-22朱安秀姚文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共情成功率实验组

朱安秀,姚文英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3)

共情(empathy)又译作同理心,共感式理解,即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1],是心理学中不同的流派与学者之间一致公认的最重要的影响咨访关系的因素。在临床医学中,运用共情技术和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2]。本研究选取120例B 超引导下经皮行肾穿刺活检术的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讨共情技术在小儿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方案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在B超引导下经皮行肾穿刺活检术的患儿120例,其中男孩68例,女孩52例;年龄6~15岁,平均8.2岁;过敏性紫癜58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6例,IgA肾病11例。患儿家长120人,男性58人,女性62人,年龄22-40岁,平均(30±5.5)岁。家长文化程度:初中10 人,高中40人,大专及以上70人。随机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及患儿家长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予肾穿刺常规护理,术前告知患儿注意事项,进行呼吸、屏气训练,以及床上大小便练习。术中陪伴患儿,适时给与安慰和鼓励。术后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共情技术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 共情技术的培训

选取科室取得护师资格的护理人员,均已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共情培训,并通过理论和技术考核,包括共情意识的培养和共情技巧的掌握。首先需要获得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人员对所选人员进行共情理论知识的培训,详细讲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邀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沟通技巧的护理前辈,进行疾病知识、人文关怀及医学伦理知识和临床沟通技巧的相关知识培训, 以提高护士在实际工作中的共情意识;其次,进行情境演练去切身感受患儿在肾穿刺手术时所处的情境,以体会患儿当时的情感。当护士充分理解共情的意义,并能熟练掌握共情技巧后,方可应用于临床。

1.2.2 积极护患关系的建立

实验组的患儿在入院时,由经过培训的护士面带微笑,以恰当的热情和友好去接待患儿,消除或减弱患儿的不安,在和患儿进行交流时应调整自己的高度,以便和患儿能保持眼神的平视,拉近和患儿之间的距离,为患儿介绍其主治医生、住院环境以及同病房的患儿,不仅能够使患儿尽快熟悉周围环境,还能够消除患儿入院时的陌生感。向其说明手术中的配合对手术的成功率至关重要,并告知患儿术中我们会随时陪伴在其身边,以减少患儿的焦虑,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及对我们的信任,从而促进良好积极的医患关系。

1.2.3 鼓励患儿适时表达其感受

术中由经过共情技术培训的护士陪伴患儿身侧,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为其做肾穿刺活检术。适时给予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的支持,如患儿感到疼痛时会不由自主地皱眉或全身肌肉紧张,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2.4 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后

强调患儿卧床的重要性,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和患儿进行交流“躺在床上24小时不能随意活动,我知道这会不太舒服,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不一定能坚持下来呢,你看,刚刚在手术的过程中,你就积极配合我们完成了手术,真的非常勇敢”说话的同时配以肢体语言,如抚摸患儿的头部,竖立大拇指等,以便在接下来的治疗和护理能够很好的配合,促进术后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3 术前术后心理及患儿配合程度

患儿行肾穿刺活检术前1天由家属签订“肾穿刺检查同意书”时及术前1h,使用心理问题调查表对两组患儿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患儿配合程度根据之前文献[5]采用l~3级评分法,患儿不配合,需要使用药物为1分;患儿能够部分配合,需要护理人员耐心安抚为2分;患儿能够完全配合为3分。

1.4 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

疼痛评分选取VAS评分对患者的疼痛状况予以评价[4],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感越明显;选用调查问卷表[7]评估护理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十分满意>80分,满意为60~80分,不满意<60分。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测定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其中护理效果、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等定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tudent 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后心理得分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心理问题评分结果如表1所示,干预前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患儿相较于护理前具有显著改善(全部P<0.01),另外,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改善更明显(t=6.63,P<0.0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心理问题评分比较(±s,分)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心理问题评分比较(±s,分)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配合程度比较

分组 术前1天 术前1小时实验组(n=60) 31.23±3.56 35.58±4.23对照组(n=60) 32.41±3.35 41.26±5.11 t 1.87 6.63 P>0.05 <0.01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儿配合程度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见,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配合程度评分分别为和,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配合程度比较(±s,分)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配合程度比较(±s,分)

实验组和对照组穿刺成功率比较

不配合 部分配合 完全配合实验组(n=60) 5 15 41对照组(n=60) 12 28 20 x2 14.779 15.107 12.567 P值 0.001 0.001 0.000

实验组和对照组穿刺成功的针数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见,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在1针(P<0.05)和3针成功率(P<0.05)上有显著的升高,而在2针成功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综合比较的结果也有显著差异(P=0.04<0.05),可见实验组穿刺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穿刺成功率比较

护理后,两组VAS评分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表5)。护理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6)。

表4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s,分)

表4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s,分)

分组 护理前 护理后 t P实验组(n=60) 7.91±1.13 1.79±1.05 17.743 <0.001对照组(n=60) 7.96±1.08 4.06±1.21 10.753 <0.001 t 0.1436.337——P 0.887 <0.001 — —

表5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n,%)

表6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肾穿刺在临床上属于侵入性操作,具有一定的创伤性,而患儿及家长对手术过程缺乏直观的了解和认识,焦虑随之产生。共情并不只是简单的沟通交流,它要求护士在沟通过程中时刻以患儿和家长为参考体系,表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予以接受和尊重,并以真诚的态度给予回应[6],让患儿和家长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和被关怀。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在积极良好的护患关系基础上,手术过程中患儿的配合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综上所述,当前医学模式由原先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使得患者的注意力不再局限在医疗技术水平上,对护理服务工作也高度关注。在此次研究中,主要是将共情和人文关怀贯穿在整个护理工作中,使护理人员能够充分体会和理解患儿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需要帮助的患儿及家长,不仅有利于患儿配合手术顺利完成,同时,也能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为临床护理提供了发展方向,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探索。

猜你喜欢

共情成功率实验组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