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9-04-22程正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人员

程正英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江苏 无锡 214000)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过程中,生活压力也不断提升。在外部环境不断改变的找那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数量持续性增多。静很分裂症起病较为缓慢,患者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对行为、情感、思维与感知等方面均产生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意识清楚,智能正常,但发病时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且复发率高。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在康复期进行健康教育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分析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接诊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时间段为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研究活动依照双盲原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39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32-66岁,平均年龄为(44.6±4.9)岁。病程2至30个月,平均病程为(14.9±3.5)个月。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30-66岁,平均年龄为(45.3±4.3)岁。病程3-32个月,平均病程为(15.1±3.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础性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的健康教育,即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的日常饮食与基本生活提供各项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时间护理模式。即每天下午4点至5点或晚上7点至8点展开半小时至1小时的心理指导。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依据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诉求。仔细观察患者情绪变化,采用耐心、温柔的语言与患者交流,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1]。强化患者相互之间的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后,可询问患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并展开及时有效的指导。护理人员展开有效的健康教育,促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对于存在认识误区的患者,护理人员需采取有效的方式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认识观,促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准确的认识。同时采取适当的指引方法让患者适应疾病变化带来的益处。日常生活中,为患者制定良好的行为标准,并指导和帮助患者执行标准。如指引患者遵守健康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饮食、工作、锻炼、劳动与休息的时间。护理人员向患者说明保持个人卫生环境干净整洁的好处,并指导患者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鼓励患者戒烟酒。同时帮助患者参与多种文娱活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实现劳逸结合。培养患者对生活事件的处理能力,帮助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培养患者与家属构建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患者的沟通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照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自理能力越强;采用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患者的精神状态。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数据,处理时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应用均数(x±s)来表示,并经t原理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百分比(%)表明,组间差异采用x2表示,如数据检验P<0.05,表明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无区别,护理后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检验两项指标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护理前两组患者BPRS评分无区别,护理后两组患者BPRS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护理前对照组与观察组BPRS评分分别为(82.4±2.4)分、(83.1±2.1)分,护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BPRS评分分别为(73.2±4.2)分、(45.8±3.6)分,检验两组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分)

3 讨 论

时间护理属于新型的护理理论,强调护理人员依据自身生理规律,针对患者生理与心理等各方面提供护理服务的模式[2]。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较,时间护理具有针对性、计划性、预见性,能够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系统性的护理服务,将其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实施健康教育期间展开时间护理,可有效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人员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