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理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2019-04-22申雯雯曹癸兰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延续性出院病情

申雯雯,曹癸兰*

(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 武汉 430030)

扩张型心肌病(DCM)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腔呈单侧或双侧扩大,心肌收缩功能下降,患者合并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严重的心律失常等症状,生活质量严重降低,具有极高的病死率。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改善症状、预防及延缓其心室重构进程、提升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且临床绝大多数病人均需长期进行治疗方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1]。但是大部分病患在出院后由于缺乏自律、消极治疗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病情未能得到有效缓解,严重者甚至短期内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因而给予病患院后系统有针对性的延续护理对改善其预后、延缓病情进展、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积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开展系统延续性护理模式对DCM合并心衰患者护理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于2017年9月~2019年3月所在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106例展开研究,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与延续护理组,每组53例。常规组资料:男32例,女21例,年龄29~76岁,平均(52.5±7.8)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者26例,高中及以上者27例,出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I~II级40例,III级13例;延续护理组:男34例,女19例,年龄27~75岁,平均(51.4±8.4)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者28例,高中及以上者25例,出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I~II级42例,III级11例。对两组DCM心力衰竭患者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住院治疗期间两组DCM心力衰竭患者给予针对性强心对症治疗及相同护理服务,但院后接受不同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即口头叮嘱患者保持良好日常饮食及作息习惯、自觉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定期复查。

延续护理组在上述基础上增加系统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成立延续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及5名有着丰富护理经验护士成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熟练掌握心血管内科相关护理知识及技巧,根据患者资料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家庭随访等,为患者提供以下延续性护理服务。随访干预频率为出院第1个月每周1次,出院2~3个月每2周随访1次,出院3个月后每月随访1次。⑴心理护理:因为该病尚无根治方法,且常导致病患部分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使病患常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消极等情绪,对治疗缺乏信心,导致其治疗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而应关注此类病患心理情绪状态并给予其个性化护理干预。针对受教育程度较高、接受能力较好病人应积极、耐心向其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教育,提高其疾病认知,针对文化程度较低、依从性差患者应向其举例说明治疗效果较好案例,积极改善其心态,提高其依从性。同时鼓励家属亲朋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与支持, 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⑵饮食护理:指导其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多食新鲜果蔬,控制钠盐摄入,少食多餐,避免食用腌制食品或方便面等隐性高盐食品。⑶服药指导: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不遵医嘱用药、漏服或自行增量或减量等不良用药习惯,核查其服药种类、剂量以及方法等有无差错,介绍药物相关药理及副作用,讲明遵医嘱用药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病情自我监测,叮嘱其在服用洋地黄类强心药物不得自行增减药量,避免出现洋地黄中毒,用药前自行监测脉搏,若脉搏不规律或低于60次/min则暂停用药,并及时就医。⑷运动指导:指导患者每日进行步行或慢跑等训练,首次以15min为宜,若患者康复较好或可耐受,可适当增加至20~30min,运动强度以患者耐受不出现心悸气短为宜。指导患者运动时自测脉搏,以运动后脉搏增加不超过静息状态下的30%为宜。⑸危险因素预防:指导其注意保暖,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率,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起伏,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排便顺畅预防便秘。两组均持续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测量两组病患干预前、后6min中最快行走速度距离(6min步行试验),并以国际通用的焦虑、抑郁自量表(SAS、SDS)对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估,分值愈高其焦虑、抑郁程度愈加严重;通过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对其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值愈高其生活质量愈低。统计患者在住院情况。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使用x2检验。P<0.05为两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运动耐力测量及再住院情况统计:出院后6个月6min步行距离均显著增加,且延续护理组步行距离显著比常规组更远,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2.2 心理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评估:如表2所示,出院后6个月延续护理组患者SAS、SD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

表1 运动耐力测量及再住院情况统计

3 讨 论

DCM是有多因素共同影响而出现的一种侵犯心肌的疾病,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发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一般在伴有气急甚至端坐呼吸、水肿、内脏淤血等症状或体征时才可进行初步诊断,且绝大多数患者预后均不佳,有数据显示此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症状后5年存活率仅占40%左右[2]。目前临床尚无彻底根治手段,临床治疗主要以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时间为原则,所以大多数患者处于长期带病生存状态。有研究显示,D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普遍存在生活质量较低的问题,且大多数患者随着出院后时间延长其自我护理能力而逐渐下降,导致其具有较高的再住院率及病死率[3]。因而,给予此类患者出院后持续有效的延续性护理对控制其病情、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表2 心理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评估

本研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53例D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系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同期开展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发现出院后6个月延续护理组6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且比常规组更远,再住院率、SAS、SD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提示对D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开展系统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耐力,控制病情发展,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及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风险。这与白瑞莉等研究结论基本相吻合[4]。主要原因在于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状态,帮其以积极健康的状态面对治疗,指导其进行规律系统的运动训练可以增强其心脏每搏输出量,促进其心肌灌注及左室功能改善,增加其运动耐力;通过科学饮食干预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饮食习惯,避免其因不良生活饮食习惯而增加心脏负担;反复进行用药指导,帮助患者熟练掌握用药方法及剂量以及相关药物药理作用及副反应,明确遵医嘱用药重要性,叮嘱其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证药物疗效;通过疾病相关预防知识教育,帮助患者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可诱发或加剧心力衰竭危险因素,可有效避免病情反复发作,降低再住院风险。

总而言之,对DCM合并心衰患者实施系统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降低再住院风险,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延续性出院病情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第五回 痊愈出院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