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微量肝素持续泵入在危重症患儿动脉留置针护理中的推广应用

2019-04-22许燕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泵入危重症微量

许燕玲

(广东省普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广东 揭阳 515300)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护理水平的持续提高,动脉留置技术在各类危重症疾病治疗和监护中逐渐普及应用,例如动静脉同步换血、动脉血样标本采集等[1]。尤其是对于需要长期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的患者,动脉留置针极大地避免了反复动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然而,尽管动脉留置针操作在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但仍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即需要使用肝素液反复进行留置管封管[2]。封管间隔时间难以准确掌握,极易发生管腔内凝血,血块堵塞导管进而导致动脉留置失败,重新选取位置进行穿刺可加大患者痛苦,若血块阻塞动脉血管对患者来说则是致命威胁。即便动脉留置成功,治疗期间导管维护不当、护理不周,也容易引发穿刺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严重影响治疗效果[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留置动脉套管针危重症患儿200例。根据封管方法不同,102例患儿行超微量肝素持续泵入封管,设为观察组;98例患儿行肝素生理盐水常规留置封管,设为对照组。整理临床资料,比较以上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详细告知患儿家长治疗与护理的意义和风险,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项目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以及相关支持。

1.2 研究方法

1.2.1 动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两组患儿视情况选择桡动脉或颞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位点,常规消毒后使用套管留置针24G BD进行穿刺置管。

1.2.2 封管方法

对照组:配置肝素生理盐水封管液,含肝素钠10 U/mL,每4h取3.0~5.0 mL肝素生理盐水正压封管,严格按照“推一下停一下”的手法进行常规封管。观察组:穿刺成功以及每次采集动脉血样后,使用微量泵经延长管持续泵入超微量肝素,泵入速度0.5~1 ml/h,超微量肝素封管液含肝素钠5 U/mL。观察T型延长管下段动脉血是否随动脉波动而波动,以判断动脉畅通维持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动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统计治疗期间出现感染、堵管以及管腔内凝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包括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氢离子浓度(pH)等;自行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4],收集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内容涉及护理态度、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各项总分均为100分,计算总均值作为护理满意度总评分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各项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以x2检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为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相关指标比较

比较两组患儿PaO2、PaCO2、SaO2以及pH等动脉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n PaO2(mmHg)PaCO2(mmHg) SaO2(%) pH对照组 98 88.50±11.23 38.07±6.15 76.54±8.25 7.39±0.07观察组 102 87.29±10.94 37.89±6.02 76.22±7.69 7.38±0.08 t值 0.772 0.209 0.284 0.939 P值 0.441 0.835 0.777 0.349

2.2 两组患儿动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采用超微量肝素持续泵入封管,动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中患儿出现感染、堵管、管腔内凝血等不良反应均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态度、临床效果以及护理安全性等方面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总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危重症患儿病情严重、变化复杂,治疗期间往往需要反复抽取动脉血样检查血气等相关指标,临床多次进行动脉穿刺虽是为诊疗提供可靠依据,但反复穿刺不仅会给患儿带来巨大的痛苦感受[5-6],还极其容易引起穿刺部位皮下淤血、血肿、局部感染等反应,对患儿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动脉是人体由心脏发出并不断分枝、止于组织的血管,承担着将血液从心脏运往机体各处的重要任务,由于内部压力较大,血流速度也相对较快。

常规封管方法以10 U/mL肝素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每隔4h推注3-5ml进行正压封管,即推注肝素240-400U/d,操作相对复杂且剂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感染风险。而研究中102例观察组患儿应用超微量肝素持续泵入封管方法,封管液浓度仅为5 U/mL,泵入速度0.5~1 ml/h,即泵入肝素60~120 U/d,使用剂量不超过对照组三分之一,对患儿病情影响极小。

综上所述,危重症患儿性动脉留置针期间应用超微量肝素持续泵入封管方式效果理想、安全可靠,在不影响血气分析结果前提下可有效延长留置时间,增加患儿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泵入危重症微量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基于Al2O3纳米粒子的微量润滑铣削冷却性能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持续泵入刀口冲洗对于预防封闭负压引流堵管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