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价值分析

2019-04-22杨友卓覃惠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结肠镜息肉直肠

杨友卓,覃惠英*

(1.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0;2.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 广州 510060)

结直肠息肉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属于生长在结直肠粘膜处的一种异常物体,例如腺瘤以及肠粘膜增生均属于结直肠息肉范畴,临床显示,男性发生该病几率高于女性[1]。随着医学发展,该病在临床治疗上,结肠镜成为了有效的治疗方式,另外采取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相关文献记载,整体护理方式对于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效果更为明显,为此我院选取了13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该护理的临床价值,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患者130例为分析对象,选取时间2017年6月-2018年12月,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成分析组与对照组各65例,分析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7:28,年龄19-71岁,中位年龄为(58.31±4.55)岁;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36:29,年龄21-74岁,中位年龄为(59.12±4.67)岁。两组患者均进行结肠镜治疗,在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分析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方法为:(1)建立整体护理小组,成员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构成,制定相应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案;(2)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沟通、关心,安抚患者紧张情绪,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指导患者饮食,并叮嘱患者应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3)护理人员在术中实时监测患者体征情况,积极配合主治医生;(4)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情况,重点观察患者康复状态,确认无异常情况时,指导患者饮食,并帮助患者进行简单运动,叮嘱患者复查,术后48小时后如无特殊情况,可帮助患者办理出院[2]。

1.3 观察指标

1.3.1 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进行对比。

1.3.2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感染、疼痛、肠胀气三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疼痛+肠胀气)/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分析涉及到的所有患者数据均进行spss17.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x士s)表示,行t检验;计量资料用(%)描述,行x2检验,P<0.05时具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

分析组患者依从性较高,65例患者中有64例患者良好,比例为98.46%,对照组患者有53例患者良好,比例为81.54%,根据数据分析,分析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10.3419,P=0.0013)。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经观察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多于分析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分析组,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对比结果显示为(P<0.05),说明具有临床对比价值,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比(n,%)

3 讨 论

结肠镜作为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治疗方式,具有显著的效果[3-4],颇受患者与医生的青睐,但是在进行手术前后过程当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对患者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人们的日常健康观念与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对疾病在临床上的治疗与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本文研究在结直肠息肉患者采取结肠镜治疗时如何采取护理方式,以及该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据相关文献记录,整体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并能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对患者预后有明显改善作用[5]。为此我院将结直肠息肉患者共130例作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结肠镜治疗,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分析组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在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后,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做了观察对比。经分析对比发现,采取整体护理方式的分析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验证了文献结论。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在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中可提升患者依从性,并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的预后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结肠镜息肉直肠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
吻合器直肠黏膜切除吻合术联合中药口服治疗直肠内脱垂性便秘128例
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