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19-04-22马寒香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搭桥术中位心功能

马寒香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安徽 合肥 230088)

在临床常见疾病中,多见冠心病,属于心肌缺血缺氧性坏死性疾病,主要治疗手段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可对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进行有效减轻[1]。本组实验分析了5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护理中开展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在我院临床诊断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中选择54例,均知情同意,时间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分组方式是随机双盲法,实验组27例,男女比例20:7,年龄分布58岁至78岁,中位年龄66.6岁,糖尿病病史1年至7年,中位4.2年;对照组27例,男女比例19:8,年龄分布59岁至77岁,中位年龄66.0岁,糖尿病病史2年至6年,中位4.3年。2组患者入组数据结果可对比,P>0.05。

1.2 方法

为27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干预:护士应为患者实施血糖监测、饮食指导及用药指导,对患者及其家属内心疑虑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对各项基础护理措施进行积极落实。

为27例实验组患者运用康复护理干预:(1)心理方面。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应多接触患者,应详细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成功病例,对患者内心疑虑及担忧进行有效消除。(2)呼吸训练方面。护士应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腹式呼吸,告知患者将双手分别置于上腹部及胸口,肩背放松,胸部平坦,用力收缩及抬起上腹部,然后保持放松,缓慢用力进行深吸气及深呼气,每天训练3次,每次训练时间维持在10分钟到20分钟[2]。护士应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有效咳嗽,在,5到6次深呼吸后,告知患者张口浅咳,将痰咳至咽部再用力咳出,每隔2到3小时咳痰1次,每次咳痰3到5遍。(3)运动方面。护士应每天为患者提供被动活动四肢协助,每天3到4次,每次维持在10分钟。护士应指导患者如何进行主动活动四肢,包括各个关节外展及屈伸、上肢举卧、下肢抬蹬等动作,每次训练8~10遍,每天训练2到3次。步行距离起初以50到100米为标准[3],然后逐渐增加至300到500米,每天步行2到3次。若患者出现心绞痛、气促、胸闷等临床症状,应立即停止。

1.3 效果分析[4]

利用6min步行试验对6-MWT进行判定,利用中文版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生活质量进行数据统计。

1.4 统计学计算

利用SPSS19.0软件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统计学意义存在的标准是P<0.05。

2 结 果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实验组护理后心功能、护理后血糖水平、护理后生活质量更加理想,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护理前心功能、护理前血糖水平、护理前生活质量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对比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生活质量对比

3 讨 论

分析得出,冠心病患者常常合并糖尿病,可加重患者病情[5],可加大患者护理难度,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交谈过程中选择患者感兴趣的话题,注意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充分了解,适当为患者进行开导、安慰及鼓励,为患者提供相应关爱,帮助患者对战胜疾病信心进行有效树立。

本组结果:明显实验组护理后心功能、护理后血糖水平、护理后生活质量更加理想。

综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护理中开展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护理后心功能、护理后血糖水平、护理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搭桥术中位心功能
心脏搭桥术后,该不该进行运动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跟踪导练(4)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急性冠脉综合征搭桥术后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