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2019-04-22唐金廖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全程饮食血糖

唐金廖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广西 南宁 530199)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终身性),临床研究证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均可诱发该病,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为慢性高血糖,若治疗措施不及时或经久不愈,则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研究证明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是临床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最根本措施;所以在对患者实施治疗期间需对其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来全面控制患者血糖水平[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8年2月-2018年10月内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1例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n=35):男/女(20:15),年龄62-87岁,平均(74.55±10.47)岁。

对照组(n=36):男/女(20:16),年龄62-88岁,平均(74.15±10.48)岁。

对比分析71例患者基线资料,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口头健康教育,叮嘱患者注意日常饮食,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全程护理干预(观察组):(1)接诊后迅速了解患者病情以及整体情况,选择最佳方式开展健康宣教,确保患者明确了解糖尿病疾病知识和相关治疗方法;监测患者日常生活习惯,根据监测结果实施专业评估,而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饮食和治疗方案等。(2)心理护理:强化与患者间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合理需求并尽量满足,整体提高其护理依从性;通过音乐疗法等措施确保患者保持愉悦心情,消除患者陌生感与紧张感,整体增强其治疗积极性和自信心。(3)并发症预防:加强皮肤及足部护理,勤换衣物床单,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帮助患者定时擦洗、翻身、口腔护理。(4)饮食护理:充分了解患者饮食喜好,估算营养需求后为其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监督并指导饮食。日常三餐禁止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合理控制每餐饮食热量,少食多餐,鼓励患者合理饮水、定期排便。

1.3 观察指标及具体评价标准

1.3.1 对比分析两组模式下干预前后患者血糖控制情况[2];

1.3.2 对比分析两组模式下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采用QLQ-C30量表,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3]。

1.4 统计学

此研究用SPSS系统,计量资料以(±s) 体现,采用“t”值统计分析并做检验;计数资料均以n(%)体现,采用“x2”统计分析并做检验;组间比值以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对比血糖指标

观察组血糖各指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血糖指标对比

2.2 对比生活质量

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3 讨 论

众所周知,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均较为低下,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因此在糖尿病基础上并发其他疾病的危险性较大,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并且糖尿病属于终身性慢性疾病,患者长时间受病情折磨,会导致其情绪及生活质量遭受严重影响。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对其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全程护理方案涵盖患者门诊就诊期间以及就诊后在家修养期间的护理措施,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更全面的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在全程护理方案中,医护人员还通过定期随访详细了解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建立个案管理档案,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帮助患者保持病情稳定,在缓解心理压力的同时树立患者治疗积极性和自信心,整体提高生活质量[4]。

此研究旨在分析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6.25±1.12)mmol/L,餐后2h血糖(6.14±1.36)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1±1.21)%,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可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其血糖水平,并使其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习惯。此研究所得结论和观点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建议作为临床典型护理模式开展推广。

猜你喜欢

全程饮食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春节饮食有“三要”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