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PICU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和预防对策

2019-04-22朱自荣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粘胶医用医护人员

朱自荣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

PICU中,医用胶粘剂的使用率非常高,但是它对患者的皮肤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医护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忽略这种相关性皮肤损伤[1]。为了研究PICU医用粘胶剂对皮肤损伤的原因和防控对策,本次研究选取了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我院100例PICU使用医用粘胶剂患儿,观察对患儿使用防控措施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PICU的100例患儿,全部患儿在此期间都应用了医用粘胶剂,将患儿分成两个组别,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儿各50名。实验组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为3个月至7个月,平均年龄(2.3±3.5)个月;患儿体重为5.2至25.6kg,平均体重(11.36±2.45)kg;参照组中,女性23例,男性27例,年龄为4个月至8个月,平均年龄(2.4±3.6)个月;患儿体重为5至23.6kg,平均体重(10.36±1.45)kg。经比较,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患儿皮肤状况,包括皮肤的完整状况、红肿、发热、疼痛等皮肤现象,发现异常后予以处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儿皮肤状况予以评价考量,按照相关护理规范条例以及我院皮肤管理章程和PICU实践要求设计预防对策,并予以实施。给医护人员进行专业训练,鼓励医护人员相关交流,共同探讨预防方案,着重培养护理人员在相关性皮肤损伤方面的预防理念,进而提升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包括发生、未发生两方面,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7.0软件对PICU内使用医用粘胶剂的患儿在预防对策下产生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通过百分率显现,通过卡方实行验算,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参照组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48%高于实验组的2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 论

医用粘胶剂具有拉合伤口、固定敷料及造口袋等物品的优势,所以在PICU中使用率非常高,但在PICU中,幼儿长时间接触热源,导致粘胶的粘性更强,如果用力不当,很容易损伤皮肤[2]。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指的是,医用粘胶移除后,皮肤产生多于三十分钟的皮肤红斑现象,且伴有其他皮肤异常反应,如水泡、大疱、撕裂和浸渍等[3]。通常产生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包括三方面:一,幼儿皮肤娇嫩,发育尚未完全,表皮防护力不强,表皮和真皮易被分离导致受损。二,医护人员在摘胶时不够谨慎,缺乏对相关性皮肤损伤的认知度,预防意识不强[4]。三,粘胶时间过长,不易摘除;辅料方式错误,容易撕脱皮肤;粘胶时,消毒液未擦拭干净,导致皮肤被消毒液浸渍。对皮肤损伤的形成因素有所了解后,我们发现有效的预防可以减少对患儿皮肤的伤害,首先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相关性皮肤损伤的认知度,医护人员在清楚了解其易患因素后,可以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一旦患儿发生皮肤损伤事件,立即对皮肤进行多方面评估,进行精心护理,帮助患儿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PICU中发生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有很多种,但只要做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就可以有效减少皮肤损伤事件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患儿的皮肤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粘胶医用医护人员
液吸汽提法处理粘胶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老年科护士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认知现状分析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有意外用处的便条纸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