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宇宙探索简史 超新星爆发后的千年残留物

2019-04-22闻新王俊鸿

太空探索 2019年4期
关键词:阳历超新星北极光

文/闻新 王俊鸿

人类历史上观测到过很多次超新星爆发,几乎每年都有数十次。但是在银河系附近,只有10颗超新星爆发,这10颗超新星爆发是肉眼可见的,分别发生在公元185年、369年、386年、1006年、1054年、1181年、1572年、1604年和1987年。在公元1000年到公元1117年的100多年里,发生了两次超新星爆发,并且都有详细描述。

蜗牛金星观测台(公元1000年)

公元1000年,古代的玛雅人为了观测金星,在位于墨西哥的奇琴伊察,建造了一座观测金星的天文台。天文台整体被修建在凸起高地上,主建筑物呈圆形,在主建筑物的内部顶端有一个天窗,玛雅人透过顶端天窗,对金星进行观察。在主建筑物的内部,可以通过螺旋状石头阶梯走到天窗,所以人们又称“蜗牛金星观测台”。

首次记载的超新星爆发事件之一(公元1006年)

据资料记载,公元1006年,发生了超新星爆炸事件。并且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欧洲、中国、日本、埃及和伊拉克都可以直接观测得到这次耀眼的爆炸现象,直到1965年天文学家仍然可以观测到这颗超新星爆炸时所留下的残骸。今天,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望远镜仍能通过一些观测照片,在当时爆炸残留物中发现了不同元素的分布,如硅(红色)、硫磺(黄色)、钙(绿色)、铁(紫色)分布照片。

揭示太阳光的自然属性(公元1021年)

阿尔哈是一位中世纪阿拉伯的物理学家,也是光学理论的奠基人。他正确地解释了光在透镜中传播的原理,论述了光是通过物体反射进入了人眼而感知的结果,证明了光是由太阳或其他发光体发射出来的,进而否定了当时流行的希腊光学理论,即光线是从眼睛发出的。

公元1021年,阿尔哈撰写并出版了一部光学著作,全面解释“光、透镜和镜子的性质”,所以今天人们称他为现代光学之父。

金牛座中一颗最明亮的超新星爆发(公元1054年)

公元1054年,中国人和美洲土著人记录了在金牛座中的一颗超新星爆发情况。当时超新星爆发,白天都会看到芒角四射。美洲土著人持续观测了2年多的时间,记录了23次出现高峰亮度。

目前,这颗爆炸的超新星的残骸还能够通过望远镜看到,只是它已经变得非常微弱,看上去呈模糊的气体蟹状星云。

彗星与命运(公元1066年)

公元1066年,哈雷彗星回归地球。当时正值黑斯廷斯战役前夕,当地人们怀着复杂的心情注视着夜空中这颗拖着长长尾巴的古怪天体,他们认为这是上帝赋予战争结果的预告。就在当年10月的战争中,英军溃散,哈罗德中箭身亡,威廉取得了战役的胜利。战后,哈雷彗星出现被解读为“威廉的胜利”和“英国哈罗德国王的厄运”,威廉妻子把当时哈雷彗星回归的景象绣在一块贝叶挂毯上以示纪念。

修改阳历(公元1079年)

公元1079年,波斯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诗人的欧玛尔·海亚姆,创造了一个非常精确的阳历,结果将一年时间的误差精度提高到一秒以内。

当时阳历的规定一年为365.2425天,导致了3333年就会出现1天的误差。而欧玛尔在平年365天的基础上,创造了阳历。他创造的阳历每33年365.2422天里误差为19.37秒,所以累计到4460年才会出现1天的误差。

大彗星分裂事件(公元1106年)

公元1106年,在太阳附近出现了一颗大彗星。从2月初到3月中旬,在全世界各地都可以观测这颗大彗星,威尔士、英格兰、日本、韩国、中国和欧洲的天文学家不仅观测到这颗彗星,还记录了它分裂成许多碎片的过程。

这是人类最早观察到的大型彗星在太阳影响下逐渐被分裂的现象,这次分裂也是一次惊人的太空事件。对于1106年这次太空事件,在托马斯·琼斯翻译的威尔士语的《王子的历史》一书描述: “……在它后面抛下一个巨大的、超亮的光束,预示着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

首次描述北极光(公元1117年)

北极光是地球磁层与太阳风共同作用的结果,经常出现在北极附近的阿拉斯加、北加拿大以及中国大兴安岭等地。人类首次对北极光的描述出现在福歇撰写的《耶路撒冷远征记》中。福歇于1058年出生在法国的沙特尔附近,1128年去世。他亲历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著名十字军编年史学者。在这本著作中,他对北极光给出了精彩描述:“公元1117年12月16日的夜晚,北方的天空被鲜血或火焰的颜色所包围……一束白色的颜色从基地升起。”

猜你喜欢

阳历超新星北极光
北极光
RCW86超新星爆发遗迹
一起去看北极光等
2020年春节,为何来得“早”
北极光
超新星爆发极其明亮 孕育绝大多数重金属元素
黑洞也爱吃点心
创造生命的它,会灭绝地球生命吗?
按阳历算的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