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纬禄:开创固体战略导弹先河

2019-04-22苏晓禾

太空探索 2019年4期
关键词:液体研制导弹

文/苏晓禾

国防第五研究院着手开始研究导弹时,仅有寥寥几人见过导弹,著名导弹专家黄纬禄是其中一个。

当时,年轻的黄纬禄正在英国实习,恰逢英国伦敦博物馆展出一枚德国V-2 导弹,于是,他有幸目睹到了导弹的“真颜”。仔细观察和了解一番后,黄纬禄默默地想,自己的祖国要是能造出来就好了,这样就不会被欺负了……若干年后,他果然如愿以偿,并为祖国的导弹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与任新民、屠守锷一样,黄纬禄也是一名学有所成的优秀留学生,且同他们一样,怀着对祖国的热忱,抛弃了国外相对优厚的待遇,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之中。

▲ 黄纬禄(1916.12~2011.11)

在各种液体弹道导弹型号的研制中,任新民负责发动机,屠守锷负责总体,而黄纬禄则主要负责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导弹的“中枢神经”,决定着导弹飞行的姿态和方向。在主持控制系统工作的8年时间内,黄纬禄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解决了导弹在研制和试验过程中诸多的工程技术难题,如远程和多级导弹液体晃动、弹体稳定性、级间分离及各种制导问题等。有一次,返回式卫星和东风五号导弹在总装测试时,出了岔子。为了不影响发射进度,黄纬禄不顾自己仍处于消化道溃疡急性发作期的身体,带病来到现场,不分昼夜地与广大技术人员一起攻关,终于在六天四夜后彻底解决了返回式卫星的难题。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和技术人员一起,埋头苦干了一个月,成功排除了“东风五号”的故障,保证了东风五号导弹按时出厂。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由于技术过硬,心思缜密,善于发现和解决导弹的各种“疑难杂症”,他被航天人誉为“导弹医生”。

黄纬禄不仅是液体导弹控制系统的领军者,还是固体战略导弹技术的总负责人。1979年,黄纬禄出任固体潜地导弹和陆基机动导弹两个型号的总设计师。

▲黄纬禄在坐火车去试验场的路上

▲ 黄纬禄与航天员合影

上世纪50年代末,为了从超级大国的核威胁中挣脱出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号召。实际上,只有核潜艇上装备了带核弹头的战略导弹,才能构成一个国家的二次核打击能力。液体导弹体积大,场面设施复杂,发射准备时间长,并不适合装备在核潜艇上,所以研究出体积小、机动灵活的固体战略导弹势在必行。

海上环境条件非常恶劣和复杂,我国水下发射技术完全属于空白,任务艰巨。而且,我国经济基础特别薄弱,试验条件十分艰苦,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光建个水下可移动发射座就耗资数亿美元。不过,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黄纬禄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并结合我国国情,带领团队踏上了一条自主创新、自行研制的发展之路。

经过反复论证,最终,黄纬禄决定取消建设陆上水池模拟水下发射实验的阶段,转而采取“台、筒、艇”的试验方案,即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在陆上的发射筒中发射,最后从潜艇水下发射遥测弹。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试验程序不仅大大缩短了导弹研制时间,并且还为国家省下了数十亿元的科研资金。

1982年10月12日,我国首枚固体战略导弹巨浪一号在渤海湾上方腾空而起,向世界宣告了我国已具备二次核打击能力的事实。为了这枚“争气弹”,黄纬禄的体重从64公斤下降到53公斤。潜地导弹中凝聚着他的心血。

固体潜地导弹使我国有了和其他超级大国抗衡的底气,但对黄纬禄来说,却只是另一个奋斗目标的起点。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将潜地导弹搬上岸,实现“一弹两用”。1985年,在黄纬禄和其他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第一枚陆基机动导弹顺利发射成功。

在导弹研制过程中,黄纬禄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的“四共同”原则。至今,这个原则仍在航天系统中发挥着光芒,增强着我国航天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黄纬禄给采访他的记者变魔术

▲ 不放过任何一点漏洞

▲ 黄纬禄在试验场悉心指导工作

猜你喜欢

液体研制导弹
血管吻合试验台的研制及试用
液体小“桥”
一种氧气瓶氧气吸入器的研制与应用
瞄准未来战争的小型导弹
某横向军品项目快速集成研制的创新实践
五颜六色的液体塔
神奇的纸飞机(四)
正在发射的岸舰导弹
层层叠叠的液体
哈尔滨机场雷暴分析预报系统的研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