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新版《导弹防御评估》报告解读

2019-04-22岳江锋

太空探索 2019年4期
关键词:超声速反导威胁

文/岳江锋

华盛顿当地时间2019年1月17日,美国防部发布了新版《导弹防御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新报告”)。这是继2010年奥巴马政府发布首份《弹道导弹防御评估》以来,美国第二次发布与导弹防御相关的政策指南。这次导弹防御评估原定于2017年底发布,实际发布日期已推迟一年多,足见美国在考虑未来导弹防御政策发展走向上态度异常慎重。

新报告出台的相关背景

2017年5月6日,美国防部发言人透露,美国防部已先后启动新一轮的“核态势审议”和“导弹防御评估”。2018年2月2日,《核态势审议》报告正式发布。但新报告原定的发布日期却屡遭推迟,从最早预定的2017年底发布,推迟到2018年2月,然后是5月中旬、夏季末、9月,最终,新报告推迟了一年多才发布。

从此次报告的名称上看,与上一版本《弹道导弹防御评估》报告相比,去掉了“弹道”二字,说明美军扩大了此次评估对象的范围,不再仅限于弹道导弹防御,而是将高超声速导弹、巡航导弹等目标的防御全部纳入评估范围。新报告是美军关于未来十年导弹防御建设的战略规划指南,与2017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8版《国防战略》报告、2018版《核态势审议》报告一脉相承,反映了美军下一阶段的导弹防御政策、态势和计划走向。在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日渐强大的形势下,防御在战略攻防力量对比上占据愈加重要的位置,新报告的出台无疑会对国际战略环境带来深远的影响。

▲ 美国2019年发布的新版《导弹防御评估》报告

新报告中值得关注的新提法

新报告全文共108页,分7个章节,依次是:引言,变化中的威胁环境,角色、政策和战略,美国导弹防御计划和能力,导弹防御管理及试验,与盟友伙伴的合作,结论。综合来看,相较于之前的版本,新报告出现了以下值得关注的新提法。

1.导弹防御的角色作用进一步细化

新报告继续强调导弹防御在美国国家安全和国防战略的重要地位,并首次将其角色作用细化为8个方面:①保护美国本土、海外部队、盟国和合作伙伴;②慑止针对美国及其盟国和合作伙伴的攻击;③作为对盟国的安全保证;④作为美国在和平时期以及危机中外交工作的后盾;⑤阻止导弹扩散;⑥提供稳定的威慑选项;⑦规避未来风险;⑧支持区域内和跨区域的军事行动。通过对导弹防御角色作用更加细化的说明,透视出特朗普政府对导弹防御的倚重程度进一步提高。

2.从威胁环境上判断,更加突出大国威胁

新报告用较大篇幅描述了当前环境的变化,对朝鲜、伊朗的威胁判断与上一版本变化似乎不大,而对俄罗斯和中国却显得更加“关注”。新报告认为,俄、中正通过改进现有导弹防御系统能力、增加导弹武器库的规模、将进攻性武器全面融入军事演习计划等三个方面不断提升导弹威胁能力。新报告中特意提到,俄罗斯正在发展的陆基中远程巡航导弹违反了《中导条约》;中俄均在发展高超声速武器,对当前防御系统构成挑战;两国还加强了反卫星能力,威胁美国的太空资产。通过这些描述,美国为其发展目标更加宽泛的导弹防御系统做好了铺垫。

3.全面拓展本土导弹防御应对多种目标能力

在本土防御方面,美国首先将继续加强对洲际弹道导弹的防御能力,计划最早在2023年将地基拦截弹数量从44枚增加到64枚,并通过加强现有传感器性能、部署新型传感器,不断增强地基中段防御系统的作战性能、可靠性和杀伤能力。为应对新的高超声速武器和巡航导弹的威胁,增加标准-3BlockⅡA型拦截弹作为下层防御系统,使其同时具备反洲际弹道导弹能力。此外,还将改进现有天基和地基传感器采集和处理数据能力,加强对上述先进目标的跟踪和防御能力。

▲ 陆基宙斯盾系统

▲ 萨德反导系统

▲ 正在进行试射的标准-3BlockⅡA导弹

▲ 美国海军的阿利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

4.增强地区和跨地区导弹防御能力建设

在地区和跨地区导弹防御能力方面,美国将加强“萨德”、海基“宙斯盾”、陆基“宙斯盾”、“爱国者-3”系统的研发和部署,通过增强主动拦截系统能力,增加系统部署,加强与盟国、合作伙伴联合的跨地区行动,以不断增强地区主动防御能力,尤其是提升对先进的远射程巡航导弹和超高声速滑翔飞行器的防御能力。

5.继续发展新型导弹防御装备

新报告指出,将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融入新技术,进而改进导弹防御系统的作战能力,以应对新出现的多种进攻性武器威胁。新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设想,主要包括:扩大标准-3BlockⅡA导弹的拦截范围,计划于2020年用其开展洲际弹道导弹拦截试验;加强助推段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能力探索,评估利用天基拦截弹、无人机载激光器、F-35作战平台进行助推段反导的可行性;增强天基传感器对高超声速武器等新型威胁的跟踪能力,提升拦截的有效性。这些设想虽然历史上遭遇过不少波折,有的甚至已经“偃旗息鼓”,但通过此轮导弹防御评估,有可能再迎转机。

6.导弹防御管理与试验将更加灵活地适应威胁

鉴于导弹威胁环境日益恶化,美国防部必须抓紧时间,持续对系统进行适应性调整,适时提升系统性能。为此,美国防部必须简化和完善采办流程,确保导弹防御研发、试验和部署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指挥官和部队人员应该尽早介入导弹防御能力发展的进程中,为系统从导弹防御局向作战部队移交提供条件。为响应跨地区导弹防御的要求,必须从全球视角搞好导弹防御建设规划,并且在地区指挥官之间加强协调。此外,还要增加试验频次,赶超对手进攻性导弹的创新速度。

新报告折射出美导弹防御建设三大调整方向

新报告是特朗普政府国家安全和国防战略在导弹防御领域的深刻体现,是对奥巴马政府时期导弹防御政策的延续和调整。从新报告实质性内容来看,特朗普政府的导弹防御建设大致出现了以下三个重要的方向性调整。

1.更加强化导弹防御系统在大国战略博弈中的威慑作用

一直以来,美国始终声称导弹防御系统主要是用来对付伊朗、朝鲜等所谓的“流氓国家”。在2017年底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中,特朗普政府重申了这一思维:“美国正在部署一个针对朝鲜和伊朗的多层次导弹防御体系,保卫美国国土免受导弹袭击。加强导弹防御不是为了破坏战略稳定,也不是为了破坏与俄罗斯或中国的长期战略关系。”

然而,此次新报告中对这一思维做出新的调整,明显提升了导弹防御系统在大国战略博弈中的威慑作用,防御目标范围更加宽泛,尤其是随着俄罗斯研制先锋高超声速武器、核动力巡航导弹等取得突破,美国将其视为重大威胁,开始高度重视对高超声速武器、巡航导弹的防御,并斥巨资开展此类防御系统的研发。

▲ 美军复仇者无人机搭载激光武器想象图

2.积极推动导弹防御技术向多维度、高难度发展

▲ 爱国者反导系统使用的雷达装置

目前,以动能“直接碰撞”技术为主导的美国诸多导弹防御系统单元主要属于陆基和海基拦截系统,空基拦截系统的发展相对薄弱,天基拦截技术虽然很早就开始探索,但由于面临种种挑战,系统样机的研制尚属空白。新报告提出研究论证为F-35战斗机配装拦截弹、无人机载激光拦截武器、天基拦截系统的设想,重新启动助推段反导研究,努力改变反导杀伤机理过于单一、系统部署层次不全的格局。另外,新报告还强调今后的导弹防御建设应该是全球维度的,为跨地区作战提供支撑。

这进一步表明,美军在现有反导系统的技术成熟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将向历史上悬而未解的“硬骨头”再度发起冲击,其中一项主要战略意图或是与其他拥有导弹防御技术的国家拉开技术差距。

3.促进系统融合,推广集成的防空反导架构

随着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无人机和高超声速武器扩散势头的加剧,美军认为空天威胁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势必采用更灵活的方式适应上层和下层威胁。美军将改变以弹道导弹为中心的防御架构,转向更加“集成的防空反导”模式,从拦截武器到传感器实现更多元的集成。

诸如在本土防御方面,改变地基中段防御系统“一家独大”的局面,致力于将射程较近的标准-3BlockⅡA拦截弹作为下层防御系统,兼可为国土防空提供支持,以保护关键的指挥控制中心免遭常规高超声速武器和巡航导弹的攻击。在地区反导方面,美国在欧洲、中东、亚太等地区将积极推广“集成的防空反导”架构,以应对多样化威胁。

猜你喜欢

超声速反导威胁
高超声速出版工程
高超声速飞行器
高超声速伸缩式变形飞行器再入制导方法
一种高超声速滑翔再入在线轨迹规划算法
人类的威胁
俄将用最新反导系统保卫莫斯科
搞笑图片
美想用亚洲反导网罩住中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