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浪地球”的目的地

2019-04-22乔辉

太空探索 2019年4期
关键词:比邻星耀斑流浪地球

文/乔辉

《流浪地球》中,人类要带着地球飞往哪里呢?当然是越近的地方越好了。我们知道,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只有4.2光年。当然,4.2光年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巨大的空间尺度了,要知道1光年大约等于9.5万亿公里。

目前,飞往外太空的最快探测器是“旅行者一号”,它正在以17公里/秒的速度在星际空间中飞奔。如果让“旅行者一号”飞往比邻星,那么需要73000多年才能抵达。

比邻星所在的恒星系统其实是包含了三颗恒星。其中两颗恒星离得很近,从远处无法分开的,看起来就像是一颗恒星,比邻星由于亮度太小,裸眼无法看到,要用好一点的望远镜才行。由于这三颗星是半人马座最亮的星点,因此称为“半人马座α”星。

具体来讲,半人马座α星是由两颗太阳大小的恒星相互围绕公转,外加一颗相对距离较远的“比邻星”组成。这个恒星系统也是刘慈欣《三体》小说的切入点。实际上,这样的三体系统是稳定的,不会造成《三体》中所描述的“恒纪元”和“乱纪元”现象。

▲ 比邻星恒星系统中三颗恒星的相对关系,以及在比邻星周围发现的比邻星b行星

▲ 站在比邻星b上看到景象。远处地平线上是红彤彤的比邻星

比邻星适合生命生存吗?

在2016年,欧洲南方天台发现一颗行星围绕比邻星公转,该行星距离比邻星约0.05个天文单位(750万公里),质量相当于地球的1.3倍。令人兴奋的是,该行星可能处于比邻星的“宜居带”中。宜居带是指行星距离恒星远近合适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内,恒星传递给行星的热量适中,既不会太热也不太冷,能够维持液态水的存在。比邻星周围适合生命居住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这颗小恒星的脾气。

比邻星是一颗红矮星,大量的辐射都在红外波段,可见光亮度大约只有太阳的1/10000。比邻星质量大约是太阳的1/8,直径大约是太阳的1/7,因此,平均密度竟高达太阳的33倍!由于红矮星核聚变很慢,而且能够充分聚变氢元素,科学家估计,比邻星的寿命可达400万亿年,相比之下,太阳的寿命仅100亿年。

由于比邻星的质量较小,整个星体都处于对流状态,不像太阳内部那样有分层结构,这样就使得氦元素无法在核心处积累,而是分散至整个星体。整个星体的强烈对流能够形成很强的磁场,磁场的能量释放就会出现耀斑和黑子现象。比邻星上的耀斑要比太阳强烈得多,甚至能够波及整个恒星的表面,2700万度耀斑到了能够释放X射线的程度。平静时期X射线释放功率为1000亿亿瓦,峰值时释放X射线的功率甚至达到10万亿亿瓦。

比邻星的寿命虽长,但由于磁场活动强烈,表面有大量的耀斑活动,能量输出不太稳定,而且还释放大量的X射线辐射,像我们地球人肯定受不了,理论上并不适合生命在其周围安家,因此,流浪地球可能还要继续流浪,换一个像太阳一样的恒星。这样看来,半人马座α中的另外两颗恒星反而更适合。

▲ 比邻星的整个星体都处于对流状态,因此能够产生强大的磁场

▲ 比邻星上巨大的耀斑爆发

比邻星与“突破摄星计划”

2016年4月12日,著名的俄罗斯投资人尤里·米尔纳宣布了“突破摄星计划”。霍金还亲临现场为该计划站台助威。

该计划设想在地面上建设激光阵列,然后利用激光产生的光压推动极薄、极轻的光帆高速前进,在200万公里的距离上完成加速过程,并使光帆的速度达到光速的20%!以这样的高速奔向离太阳系最近的比邻星所在的恒星系统仅需20年。

光帆携带一个厘米大小的芯片,小小的芯片上面集成有核电池、微处理器、导航系统、通信系统、以及高清相机等等,真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一枚真正的探测器。为了节约加速能量,光帆和芯片的质量限制在克量级。光帆和微芯片的组合体可以成群地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等待激光阵列的加速一个个奔向深空。

▲ 强大的激光器把光帆一个个加速飞往比邻星

当然,这个激进的设想给当前人类的科技水平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激光器的连续输出功率要求为100吉瓦(1亿千瓦),相当于五个三峡水电站的输出功率。这样强大的激光对光帆来说简直是噩梦,在承受极大光压的同时,还要承受极高的温度。抵达目标后,微芯片探测器想要把信息发回4.2光年之遥的地球并接收难度极大,因为芯片的发射功率实在有限。

流浪的行星

《流浪地球》中地球成为一颗在宇宙中航行的“流浪地球”,当然也是一颗“流浪行星”。

现实中,科学家还真发现宇宙中有流浪行星(Rogue planets),这样的行星不隶属于任何恒星。据估算,银河系内流浪行星的数量可达数百亿颗。

科学家可以利用“微引力透镜法”探测流浪行星。简单来说,微引力透镜是指当有未知天体经过背景恒星时,未知天体的引力作用就会把恒星的光线聚焦变亮。截止目前,已经确认的流浪行星有十颗,候选者有九颗。

流浪行星的形成有多种原因,质量较大的可能是像恒星那样独立形成的,例如有很多行星的质量已经逼近褐矮星的程度。有些可能是中央恒星发生超新星爆炸,行星被冲击到宇宙空间。还有一些可能是在恒星系统形成的过程中,被其他行星的引力相互作用抛出去的。自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行星运动以来,科学家就发现,由于行星系统是多体相互作用,其实是一个混沌系统,长期来看运动是不可预测的,有一种可能就是某颗行星会被抛出太阳系。还有一种更精彩的情况,当恒星被黑洞吞噬的时候,其携带的行星有可能被抛射出去,形成速度极快的流浪行星。

更脑洞的情况就是《流浪地球》中被高等智慧生命驱动,在宇宙中寻找合适家园的流浪行星。

猜你喜欢

比邻星耀斑流浪地球
少年太空历险记
新方法可提前24小时预测太阳耀斑
太阳表面的微型耀斑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宇宙生命的灾难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
太阳发生十多年来最强耀斑爆发
太阳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