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认识良好家庭环境的基本标准

2019-04-20卢慧婷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4期
关键词:成长家庭环境

卢慧婷

[摘 要]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的避风港。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勇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

[关键词] 家庭;环境;成长;基本标准

家长應该如何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的基本标准又是什么?

案例:小明一年级时成绩名列前茅,但是进入二年级后,小明的妈妈明显地感觉到孩子的成绩在不断下降。小明妈妈来到学校和班主任方老师进行了一次长谈。方老师首先了解小明的家庭情况,小明的家庭条件非常优越,爷爷奶奶专心照顾小明起居饮食。方老师又从与妈妈的谈话中隐隐感觉到一丝的不和谐,于是继续追问小明在家的具体情况。原来爷爷奶奶对他很溺爱,认为满足小明的物质需要就是最好的教育。特别是进入二年级后,课程难度有所增加,小明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爱动脑筋,怕苦怕累。

方老师决定对小明的家庭环境做进一步的了解,周末到小明家进行家访。方老师告诉小明家长,小明成绩的下滑与家庭环境有一定关系,给孩子一个安定的环境很重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更重要。

接着,小明的家长在方老师的提议下,召开了一次家庭特别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第一,正确认识“物质”生活在家庭环境中的“位置”。现在的大部分小学生父母,他们自己从小物质比较稳定,因此也想办法给孩子创造稳定的物质家庭环境,这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的爱。但是这份爱也是一把“双刃剑”,恰当的物质基础能够让孩子有稳定的情绪安心学习,但是如果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容易造成孩子从小对“物质”的追求,而忽略了生活的本质追求。因此我们提倡,家长应该正确认识“物质”只是家庭环境中的“基础”,并不是家庭生活的全部。作为父母还应该多给孩子讲讲生活的不容易,父母工作的不容易,让孩子珍惜现在的生活。

第二,“和谐”是健康家庭环境的基础。一个家庭的“和谐”氛围缔造不能靠一个人,更不能把责任往父母其中一个身上推。家庭是大家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家庭是孩子的港湾,是孩子的避风港。家长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爱回家,乐回家,有事会找家。家可以不富裕,家可以简单。但父母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简单、舒适的环境,让孩子从小爱家,爱回家的孩子不会变坏,爱回家的孩子懂得感恩。家庭属于家庭的每一分子,每一个家庭成员都热爱这个家。一个“健康”“和谐”的家一定是一个家风淳朴的家庭。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互相尊重,那么当这个家遇到风浪时也容易化解。

第三,小明父母的做法让小明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家里真正营造出“和谐”“健康”的良好家庭环境。一是小明父母积极配合老师,真实地向老师反映家庭情况。现在有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太容易配合老师,容易产生“表面一套”,“做却是另外一套”。有的家长不想“家丑外扬”,或者怕说出孩子的真实情况,怕老师有想法,于是进行隐瞒。这些都不利于老师掌握孩子的情况从而及时对症下药。如此也容易让孩子产生“老师的话不重要”,父母也会“骗老师”的想法。这样教师的教育就很难在孩子身上产生效果。有一些父母觉得隐瞒一些家庭情况也没有关系,孩子不知道,老师不知道,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他们不知道孩子是很敏感、脆弱的,他们很容易因为一些细微的事情捕捉到不良信息,从而在孩子心灵产生不良效果。二是小明父母及时召开家庭会议,及时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良好的家庭环境得益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包容和谅解。生活总有各种各样的摩擦,关键是家庭成员能否及时化解矛盾,不让矛盾激化。

参考文献:

[1]张颖莉,任南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戏剧取向探析[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8(11).

[2]霍鹏飞.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成长[J].东西南北,2018(14).

[3]翟冬梅.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研究[J].东西南北,2018(14).

(责任编辑:文宝)

猜你喜欢

成长家庭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家庭“煮”夫
环境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