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2019-04-18缪青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勇敢者智勇勇者

缪青

悠悠秦淮河畔,巍巍古城墙下,古朴优雅的南京市钓鱼台小学坐落于此。学校创建于1931年,有着87年办学历史。长期以来,学校基于“尚勇”的教育理念,进行着智勇融合:“勇敢者中心”特色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一、溯源:我们为什么做

(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

子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历来就十分重视“勇”,“勇”与“仁”“智”并称儒家“三达德”,寄托了儒家的人格理想。“勇”,是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矢志不渝、追求至善的精神力量;“勇”,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

(二)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中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放眼当下,人们仍然热衷于对知识教育的探讨,学校课程设置中重知识、轻体育,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屡见不鲜。出于对各种安全因素的考虑,一些具有探险精神以及需要勇敢、勇气的活动不敢开展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基于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学校基于本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了“尚勇”的教育理念,彰显以“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为校风,以“立志慧学”为学风,以“崇德善教”为教风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内涵。

二、规划:我们想做怎样的课程

学校的课程规划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规划是学校课程的历史与未来、愿景与现实之间的图谱和桥梁。

(一)明晰课程内涵及理念

“智”,智慧、智谋。“勇”,有胆量,果敢。“勇”赋予“智”力量;“智”使“勇”更具价值。在“智勇融合”的理念引领下,学校通过校园环境、场馆建设、课程文化、特色活动、数字化网络等建设,全方位打造“勇敢者中心”课程文化教育教学系统。我们希望学校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还是一个充满童趣、充满挑战、充满智慧的“勇敢者中心”。

(二)厘清课程规划依据

学校课程的整体培养目标是“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勇敢的孩子”具象为三种形象:敢于担当、勇于直面困难的勇敢者;学会学习、坚持终身学习的学习者;善于发现、勇于执着探索的创新者。

“勇敢的孩子”具有四大核心素养:“勇者之仁”——明礼诚信,敢于担当;“勇者之志”——树立志向,自律自省;“勇者之慧”——智慧学习,快乐学习;“勇者之艺”——发展体艺,形成特长。

学校还设计了“勇娃”“慧娃”形象代言,引领学生以小主人的姿态活泼泼地走进课程。

(三)建构学校课程结构

学校整体建构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大部分。基础性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同基础、基本素养,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设定的必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拓展性课程立足于本校学生特点,着眼于学生向着不同方向与不同层次发展的需求,围绕勇者之仁、勇者之志、勇者之慧、勇者之艺四大核心素养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学科拓展、项目学习、特色活动的形式具体呈现。

(四)建构“勇者之星”评价体系

学校建构了“勇者之星”评价体系,从学生的品德素养、健康素养、交际素养、艺术素养、学习素养、生活素养六个方面,具体设计了自制之星、克难之星、担当之星、勇略之星、致胜之星、健康之星的评价体系。

三、行动:我们如何做实课程

做好课程,更需要立足校本,服务学生,沉下心来,深入进去,让课程创新与学校特色平实真切、可感可触。

(一)智勇课堂:激励学生立志慧学

1.调查摸底,诊断分析

我们对学校的课堂现状进行调查摸底,通过挂牌听课、同伴互导、教学竞赛、教研活动,对学校的课堂进行了交流分享、诊断分析。

2.交流研讨,提炼特色

针对诊断分析的结果,在“尚勇”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提出了打造“智勇课堂”的主张。“智勇课堂”激励学生“立志慧学”,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等待、激活、鼓舞、支持、引导的作用。

3.人人参与,实践研究

围绕“智勇课堂”,全体教师自主申报,人人确定研究微课题。骨干教师开设研究课,青年教师举行“善师杯”课堂教学竞赛,教师们撰写“智勇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百余篇,“智勇课堂”的研究蓬勃地展开。

(二)课程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基于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对已具有的特色或是有待挖掘的项目、资源进行选择、重组、整合、拓展、开发,使一些碎片化的课程序列化、结构化,以形成学校课程的整体框架,真正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学科拓展,校本特色

我们在国家课程的框架之下“做自己的事”,即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基本精神和总体方向的前提下,研究自己的学生、自己的教师、自己的家长、自己的文化,创造性地进行学科拓展,体现校本特色。如语文学科,我们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特点、教材编写体系进行适度延伸,将各类文学经典以儿童的方式出现在校园的环境中、课堂上。美术学科,我们将学校的摄影特色融入其中,开发了“我们爱摄影”校本教材。摄影还与写生课、记忆创想画结合,教师指导每个学生健康使用手机,用手机抓拍日常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美术课上用画笔再创作,摄影特色融入美术学科,大大提升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体育学科,体育组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针对具体学情,开发了“武惠童心”校本教材,将自编开发的梅花拳操、梅花桩趣味游戏、课后的身体素质训练编辑成册,供师生日常使用。

2.x项目学习,挑战自我

项目学习有真实的情境、挑战性的主题,它突破学科的束缚,给学生丰富多元的滋养。如我们将传统的全员运动会做成“尚勇·日新”体育节主题项目,围绕主题有若干子项目,如研究武术名人、DIY十八般兵器、“勇者之星”形象设计、“勇者之技”擂台赛、COSPLAY快闪秀、“勇者之赛”游园会等,学生依据兴趣和特长自选项目进行人物研究、动手制作、情境体验、极限挑战,展示师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自我超越的时代精神与勇气。再如,将读书节活动做成题为“勇搏书海书香满园”主题项目,其中有针对低年段的“小小书签”创意大赛,中年段“我为好书做代言”好书推荐卡制作大赛,高年段“书中人物秀”大赛;有面向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慧娃书市”,来自不同家庭的图书、学习用品、小玩具组成了热闹的义卖集市,一买一卖中,流动的是暖暖的爱心。义卖善款有的捐给流浪动物救助中心,有的捐给山区的孩子。将活动做成主题项目,使课程更具深度和广度,启迪着学生努力做一个勇敢者、学习者、创造者,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3.特色活动,文化印记

我们采用“命名”的方式,发掘一些看似约定成俗的工作、活动、资源背后的文化价值,赋予它们新的意义和当代的解读,使之成为学校文化名片、课程标识。如学校校址曾是中共南京市委苏北新四军联络站旧址,学校以这段红色历史为“勇敢”的起源,开发“红色历史”课程,通过“参观走访”了解历史,“勇者感言”讲述历史,“励志宣誓”传承历史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家国情怀。再如,学校新设礼仪课程,把学校原本常规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做成富有特色的尚勇礼,一年级设入学仪式——“尚勇-开武”,三年级设成长仪式——“尚勇·承德”,六年级的设毕业仪式——“尚勇·合一”。

(三)环境打造:彰显学校文化特色

校园环境是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一种物态文化,具有可感可知、生动形象的特点,是整个学校文化的基础。

为了将学校打造成“勇敢者中心”,我们整体规划建设了涌慧泉、河韵壁、承慧井、慧娃乐、通慧廊、融慧厅、转慧亭、武惠桩、游戏壁、慧志墙校园十大文化景观,彰显学校办学理念与文化特色;设计了梦想教室、数字化星球实验室、安全体验中心、国术馆、慧心小屋等特色场馆,学生将在这些场馆的实践体验中萌发梦想、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学会互助;设计了梅花桩、独木桥、攀岩墙等富有童趣的挑战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升勇气、锻炼体魄、生成智慧。学校通过校园网、微信平台和QQ群,及时宣传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活动、精彩课程。

我校的“勇敢者中心”特色课程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如今的钓鱼台小学已经成为一所“勇敢者中心”,并且是一所充满童趣、充满挑战、充满智慧的“勇敢者中心”。钓鱼台小学教师们尽心竭力,发扬“智勇”精神,培育小小勇敢者。学校将继续实践、反思、调整,完善“勇敢者中心”特色课程文化的建设,终将实现学校的整体质量提升和品质建构,生成优质学校文化,为全校师生创造和谐幸福的教育生活。

猜你喜欢

勇敢者智勇勇者
他们都是“孤勇者”
High-performance and fabrication friendly polarization demultiplexer
拔枪吧!勇者
杨智勇艺术作品欣赏
勇敢者的游戏
身家50亿的智勇坚守
勇敢者的游戏
勇者
中考题中的整式
勇敢者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