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肿瘤内科患者癌痛程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9-04-17谢梦菲蒋美菊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癌痛程度状态

谢梦菲,蒋美菊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 广州 510060)

癌痛为恶性肿瘤患者一种多发性并发症类型,随病情进展,疼痛比例和程度均会程度不等增加,促使身心健康水平、生活质量显著下降。部分患者可因疼痛难以耐受,而产生放弃治疗的想法,不利于诊疗工作的开展[1-2]。本次研究针对所选病例,重视心理护理工作的实施,在降低癌痛程度,增强生存质量方面,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肿瘤内科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中,男35例,女16例,年龄介于41-74岁之间,平均(54.9±2.5)岁;病程介于4-12个月之间,平均(8.9±1.5)个月。对照组50例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介于43-72岁之间,平均(54.4±2.3)岁;病程介于5-13个月之间,平均(8.4±1.6)个月。组间自然信息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重视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具体包括:

(1)心理评估:对患者个人信息全面掌握,了解心理需求,针对性沟通与宣教。评估疼痛程度,制定预期控制目标,使患者诊疗信心增强;同时,尊重患者即往职业及社会地位,使其增强自身认同感,增强抗病信心。

(2)疼痛干预:讲解疼痛机制,使患者认识到其属疾病引发的常见症状。指导通过有效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方式予以缓解。教会患者掌握肌肉放松训练方法,以促使疼痛程度减轻。

(3)人性关怀:帮助患者对生命中死亡现象有正确认知,以保持平和心境,从容应对诊疗。

(4)家庭和社会关爱:加大家庭和社会关爱力度,增强患者热爱生活的信心,以改善生存质量。

1.3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0级:0分,无痛;I级:1-3分,轻度疼痛;II级:4-7分,中度疼痛;III级:>8分,重度疼痛。

(2)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评分,采用焦虑、抑郁量表评估,以40分为临界值,分值越高,心理状况越严重;

(3)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即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包括社会沟通、身体状态、情感职能、精神状态、生理机能5个维度,单项为100制,评估值越高,生活质量越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涉数据均输入SPSS22.0展开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疼痛分级占比采用(%)表示,组间施以x²检验,计量资料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采用()表示,施以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疼痛程度

观察组疼痛程度中0级占比为52%,高于对照组30%(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疼痛程度分级比较 [n(%)]

2.2 心理状态评分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SAS SDS对照组(n=50) 39.2±3.4 40.5±3.6观察组(n=50) 35.7±3.8* 34.9±2.6*

2.3 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即社会沟通、身体状态、情感职能、精神状态、生理机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心理护理为整体制护理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评估患者心理特征,制定个体化疏导方案,以达稳定情绪,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重视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通过心理评估、疼痛干预、人文关怀、家庭和社会关爱,了解患者心理特征,教会其掌握缓解疼痛的方法,并在精神和社会上得到帮扶,明显降低了痛觉体验,增强生活质量[4]。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疼痛程度中0级占比为52%,高于对照组30%(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即社会沟通、身体状态、情感职能、精神状态、生理机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针对肿瘤内科癌痛患者,重视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可降低疼痛程度,改善心理状态,增强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猜你喜欢

癌痛程度状态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管理中应用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癌痛药物管理政策亟待优化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老年癌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