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后中远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4-17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延续性组间内膜

白 琳

(扶风县人民医院,陕西 宝鸡 722200)

子宫内膜癌是临床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多发群体是围绝经期或者已经绝经的女性[1]。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鉴于发病部位的特殊性,很容易给患者的心理带来困扰,术后生活质量不佳。为此,我院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5年7月4日~2017年6月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年龄47~62岁,平均年龄(54.8±2.4)岁。观察组组50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6.2±2.5)岁。组间比较两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叮嘱其遵医嘱来院复查。对观察组患者另辅以延续性护理:①患者出院前为其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包括电话、住址、手术时间、术口愈合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基于以上信息为患者制订护理方案;②详细讲解手术后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适量活动,讲解药物的用法用量、容易出现的术后并发症以及预防、处理措施;③对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指导、心理干预以及饮食护理,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④每周电话回访一次,了解患者的近况,身体是否出现异常,恢复是否理想等,详细记录回访内容。

1.3 观察评定标准[2]

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肠梗阻、淋巴囊肿、尿潴留等;②应用健康SF-36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共计八项内容,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中远期并发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中远期并发症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比较(分,x±s)

3 讨 论

在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位居第三,仅比乳腺癌、结直肠癌略低。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发现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超过50万例,有将近20万的患者因此死亡[3]。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而言,最可靠的治疗方法是手术,通过手术切除病灶,控制病情发展,术后通过按时用药巩固疗效。当病情趋于稳定后,很多患者淡化了健康意识,忽略了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导致病情反复,甚至恶化。因此,将临床护理延伸到家庭是有必要的。

延续性护理具有三大特点:主动、立体和动态,指的是患者回归家庭后,仍然坚持采用医护人员提供的科学的护理措施,主动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延续性护理打破了常规护理的桎梏,让护理服务不再局限于院内,而是延伸至患者的生活、家庭领域。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及时为患者解决问题,提供科学的护理建议与生活指导,督促患者坚持运动与保健习惯,加强用药指导,不断地给予患者鼓励与精神支持,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半年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24%(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延续性护理有助于减少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延续性组间内膜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