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分析

2019-04-17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血糖护理人员满意度

王 远

(徐州仁慈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糖尿病是以慢性血糖水平的增高为主要特点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饮食不当及随着人口老龄化而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为此,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方案,可使患者在疾病状态下保持应有的健康水平,可有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预防及控制了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同时延长患者的生命[1]。为此,对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研究对象实施传统教育护理模式及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深入探讨,该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间接受治疗的8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上纳入研究对象及家属均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经临床检查,符合诊断标准。均排除患精神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内分泌及心、肝肾功能损伤等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47-65岁,平均年龄(49.25±2.1)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51.23±2.2)岁;86例糖尿病患者中,其中伴有Ⅰ型糖尿病患者为2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为64例。以上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式

1.2.1 对照组:对本组患者采取传统健康护理模式 (1)进行常规入院宣教,以及常规健康指导(2)护理人员对患者简单阐述下该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3)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及合理饮食,严格控制三餐的摄入量及血糖。(4)严格按照血糖标准,对其进行血糖检测(4)若出现低血压情况,及时口服糖类食物[2]。

1.2.2 观察组 对本组患者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每天保持心情愉快、乐观的心态来对抗疾病。并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及家庭方面情况,一对一进行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的情感障碍,同时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健康教育。(2)合理膳食 通过进行合理的饮食习惯,在治疗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可有效帮助患者体重减轻,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脂肪代谢紊乱以及高血压情况。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少食多餐,杜绝暴饮暴食,合理定量,养成饮食规律的好习惯。(3)生活指导 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来制定一套科学的运动计划,在户外应做好防寒措施,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促进糖的代谢,同时减轻了给胰岛带来的负担,并随身携带含糖实物,以便急用。(4)血糖检测 嘱患者饭后血糖控制水平的标准,空腹血糖应不超过6.1mmol/L,饭后2h血糖应不能超过7.8mmol/L。(5)出现酮症酸中毒的处理 指导患者如出现头晕、恶心、呼吸烂苹果味时应立即就医,遵医嘱进行正确服药,血糖应维持在6.1-11.1mmol/L即可[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及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1.4 疗效判定

护理评分标准: ≥90分以上则判定为非常满意;≥70分则判定为一般;<60分以下则判定为不满意;临床护理评分总分为100分

1.5 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百分比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均数±标准差)为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42(97.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35(81.3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详细信息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n,%)

3 讨 论

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严重高血糖时多见于Ⅰ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疲乏无力及肥胖一般多见于Ⅱ型糖尿病患者,其发病前若不能给予及时诊断,体重会发生逐渐下降[4]。糖尿病的病因分为以下几点(1)遗传因素 Ⅰ型或Ⅱ型糖尿病患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同时糖尿病患者还存在家族发病倾向,占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据有关临床显示,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5]。Ⅰ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原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2)环境因素 因糖尿病患者平时由于饮食不当及体力活动的减少,而导致肥胖,促使Ⅱ型糖尿病患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Ⅰ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同时破坏胰岛素β细胞。

糖尿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中,(1)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职业、文化背景及个体生活特点差异,而采取不同内容及不同层次的交涉,从中突出教育的重点。针对出诊患者,要着重从该疾病的基础知识进行耐心讲解。而对复诊患者要重点分析血糖控制不佳的具体原因。对部分应酬较多的患者,应教会患者杜绝饮酒,修改不良习惯。(2)对于糖尿病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差异,护理人员所采取的教育方案也存在差异。对于一些年长的患者,对活动范围受限,可做一些时间较短的轻微运动。对于肥胖患者,应督促坚持每日做一些强度较大,且持续时间长的运动。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42(97.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35(81.39)%,这与刘莉在研究报告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的结果一致。由此说明,对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较传统健康教育而言,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情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血糖护理人员满意度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