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理念应用的效果

2019-04-17姜佩芬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精神科家属

姜佩芬

(大庆市第三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前 言

精神科常见的患者均为精神疾病者,此类患者行为、表达、认知均与正常人有很大的区别,控制能力不稳定,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常常遇到患者发生自杀、冲动出走、伤人等危险事件[1]。本文旨在探究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理念应用的效果,具体情况报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精神疾病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例数为25例。A组中男性为13例,女性为12例;年龄为25~52岁,平均年龄为(27.98±1.24)岁;病程为3~11年,平均病程时间为(5.68±1.47)年。B组中男性为11例,女性为14例;年龄为26~55岁,平均年龄为(28.14±1.34)岁;病程为2~12年,平均病程时间为(5.14±1.67)年。差异值为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采用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法,给予患者日常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B组采用风险管理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成立小组:由责任心强的护士长或科主任为负责人,10名护理人员为组员,负责人定时培训组员安全知识、危及事件处理知识等。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于此同时制定应急预案。

(二)掌握患者病情特点:由于患者为精神疾病者,行为、表达、认知均与正常人有很大的区别,控制能力不稳定,加之患者遭受到来自外界的压力,常常会患有合并疾病,特别是老年精神患者,大多患有糖尿病、高雪压、动脉粥样华、脑梗等常见疾病,所以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掌握其病情特征,制定出针对性护理方案,提升高血压、低血糖、脑梗死等各方面的护理技能[2]。

(三)特殊性精神患者能和需给予针对性护理:一般特殊性精神患者均是由民政局送到精神医院,需要区别护理,例如伴有传染性精神患者、患有乙肝、艾滋等,护理人员应正确记录此类患者病情,并且定时严格巡房,避免出现疾病交叉和感染现象。

(四)培养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每月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有关法律知识,教给护理人员护理文书写作方法和保管方法,同时告知护理人员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进行教育宣讲,防止出现医疗纠纷事件。进行每15天病房大检查,规避精神患者携带违禁物品,利于减少意外事件的出现率。

(五)主要负责人需要每月对安全工作做总结和评价,对于工作积极的护理人员进行表扬,对存在的问题作出告知,并且提出新的处理方法,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出现率、家属满意度。风险事件:自杀自残、出走、跌倒、互杀、噎食。向患者家属发放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表内分有:非常满意3分,满意2分,一般满意1分,不满意0分。非常满意率与满意度率之和为总满意率。

1.4 统计处理方式

数据的分析处理均借助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3]。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出现率

B组风险事件总出现率低于A组(24.00%<56.00%),差异值为(x2=5.33,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出现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

B组患者家属总满意度率高于A组(88.00%>56.00%),差异值为(x2=6.35,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风险管理理念主要指的是:对潜在的隐患进行识别和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风险事件出现,该管理理念已经在当前临床工作共得到广泛应用[4]。由于精神疾病患者大多均是伤人与毁坏物品的冲动,精神医院常采用封闭式管理,护理人员工作任务较为繁重,导致护患关系较差和护理质量不佳[5]。本探究中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意识和护理技能培养,可有效提升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减少护理和治疗纠纷,以及使患者自杀自残、出走、跌倒、互杀、噎食等风险事件出现率减少,进而提升患者抗风险能力。本探究中B组风险事件总出现率低于A组(24.00%<56.00%);家属满意度高于B组(24.00%<56.00%),P<0.05。表明,风险管理理念比较受到患者家属青睐,利于减低意外事件的出现机率,进而获得其对本院信任和认可。

综上述,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理念应用的效果较为卓越,可在今后危重疾病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精神科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