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2019-04-17苏小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引流术微创脑出血

苏小艳

(吕梁市人民医院,山西 吕梁 033000)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是高血压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此类疾病具有病情发展迅速、发病急,并且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高血压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现阶段对于治疗此类患者会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作为治疗手段之一,此治疗措施具有创口小,操作简单、易恢复的优势,同时对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方案,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以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科室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37例,女性患者为25例,患者年龄范围在53—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24±3.18)岁,高血压病程范围在1—1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26±2.10)年。采用双盲法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1例)和干预组(31例)。纳入标准:所选患者经CT、影像学检查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入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其中伴有严重器官衰竭、不配合治疗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检测,为患者详细讲解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给予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对其身体状况、精神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护理:(1)基础护理,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体温、呼吸、面色等),并对患者机械能二十四小时心电监护,规定每半小时对患者进行巡视一次病房。并对患者瞳孔大小、形状等进行观察,对于出现异常现象患者则需要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2)引流管护理,患者术后需要对引流管见固定,避免出现扭曲、挤压等现象,保持引流管通畅。护理人员还需要保证辅料干燥清洁,加强对患者切口处进行观察,避免出现渗液、渗血现象,在对患者进行搬动、移动过程中需要将引流管再次进行固定,避免脱落,同时还需要夹闭引流管,避免因为引流液倒流而出现感染现象,同时需对引流液量、颜色和性质进行观察,若患者引流液由暗红变为鲜红并且引流量增加,则可能出现二次出血现象,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每天按时更换引流袋,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进行;(3)并发症护理,根据研究患者治疗过程中主要并发症为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压疮、静脉血栓和费用综合征等。为了防止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留置胃管,引流液颜色、形态进行观察,防止出血或胃潴留发生;为了防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需要对探视人员进行限制,加强对病房环境进行管理,严格控制病房内温度、湿度,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对于意识不清晰患者则需要采用机械吸痰;为了防止压疮发生,需要按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动作,对患者下肢进行适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为了防止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还会出现费用综合征,护理人员需要按时对患者进行更换体位,协助患者进行关节被动或主动活动;(4)饮食护理,患者术后二十四小时内需要采用鼻饲法对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在进食过程中需要将床头抬高30°至60°之间,并持续半小时,进食结束后对患者口腔进行清理,随着患者病情稳定逐渐进食流食至半流食,最后进普食。

1.3 观察指标

对入选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详细统计分析,评价标准主要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神经缺损显效得到有效改善;有效:患者神经缺损显效得到一定改善;无效:患者神经缺损现象无任何改善,甚至出现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而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8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x±s)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主要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脑部血管破裂,根据研究表明,诱发患者发生脑出血主要因素为情绪激动、过度用力或脑部劳动过大等,造成患者脑血管破裂。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之中。本研究主要对入选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主要对其实施基础护理、引流护理、并发症护理及饮食护理。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由于患者得知自身患有高血压脑出血后大部分会对自身疾病、家庭经济等过度担忧,从而出现焦虑、暴躁等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在患者病情好转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指导,适当的有氧运动可提升自身免疫力,并对控制血压有一定帮助。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而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8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给予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对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重要帮助。此护理措施值的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引流术微创脑出血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术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