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护理配合体会

2019-04-15陈国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29期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肺先天性

陈国娟

(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 泉州362000)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心血管畸形的疾病,其形成原因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关系密切[1]。此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育迟缓、活动能力下降、呼吸道感染等,而且复杂的心脏病还有紫绀、心力衰竭、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2]。目前为止,最有效治疗此疾病的方法是在小儿婴幼儿时期进行心脏畸形手术,即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3]。本次研究以本院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护理,取得不错效果,现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 年7月至2017 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 例,观察组中男18 例,女16 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12 岁,平均年龄(7.45±3.12)岁,其中最大体重的43kg,最小体重15kg,平均体重(25.31±1.03)kg。患儿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法洛四联症、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其他情况分别为5 例、7 例、9 例、4例、6 例、3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14 例,最小年龄2.5 岁,最大年龄13 岁,平均年龄(7.53±3.09)岁,其中最大体重46kg,最小体重16kg,平均体重(26.30±1.05)kg,患儿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法洛四联症、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其他情况分别为6 例、7 例、10 例、3例、4 例、4 例。两组患者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配合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心畸形矫正术。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手术配合,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麻醉处理、手术设备的准备。观察组则给予优质的手术配合。具体内容包括:(1)手术前期的准备。术前,积极的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面对家属存在的疑问耐心的解答,详细的讲解手术的的相关流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争取获得患者家属的最大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认真的检查体外循环的设备以及配套设备,确认无障碍。帮助患者进行术前准备,仔细核对相关的病例资料,鼓励、安慰患者。在对患者进行动静脉插管时,避免增加血管的损伤。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便于术中急救使用。在对患者进行动静脉穿和刺麻醉时,协助麻醉师争取一次成功。(2)心肺转流护理。CBP 开始后,对超滤使用情况密切观察,同时对主动脉压力泵及时调整来保证流量合理。同时对中心静脉压等变化情况随时观察,发现异常对超滤参数及时调整。护理人员应注意术中输血和补液,对体外循环转机尿量变化情况密切关注,当发现异常,立刻通知医生,并遵医嘱采取处理措施,检查患者的身体上的探头是否脱落。(3)设备护士配合。由双人在术前、术后检查设备以及敷料。并将检查的内容如实的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且在术中配合手术医生应快而不乱。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心肺转流时间;(2)护理满意度为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十分满意、比较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学意义

数据应用SPSS18.0 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 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满意度

两组满意度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患者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心肺转流时间的比较

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阻断时间、心肺转流时间、手术时间对比(±s)

表2 阻断时间、心肺转流时间、手术时间对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3434阻断时间(min)40.51±9.2754.48±10.6811.046<0.05手术时间(min)130.13±55.13150.60±61.2613.086<0.05心肺转流时间(min)52.70±34.2768.15±39.1912.015<0.05

3 讨 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手术难度系数大、依从性低、操作时间较长,且风险较高,增加了护理配合的要求[4]。CPB 不但风险大、环节多、配合多、程序多等特点。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必须有较高的责任心、丰富的临床经验[5]。所以,密切、优质的护理配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和手术效果[6]。

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心肺转流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94.1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5.29%(P<0.05)。说明优质的手术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的缩短手术时间、阻断时间、心肺转流时间,改善了护理质量,缩短病程,提高了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所以,在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体外循环手术时,优质的配合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手术风险,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体外循环心肺先天性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心肺血管病杂志》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