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老年病人服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9-04-15吴木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29期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病情

吴木娣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福建 三明366000)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群体规模处于不断扩大状态[1]。这种疾病以中老年人为高发群体。老年高血压患者因年龄增长而表现出记忆力减退,理解能力下降[2],这一特征决定着:这类患者群体的服药依从性水平偏低。因此,分析如何运用临床护理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为了验证护理干预的价值,本研究针对145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7 年12月至2018 年11月收治的145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区别,分为对照组(69 例)和干预组(76 例)。对照组男38 例,女31 例;年龄(66.2±2.9)岁。干预组男42 例,女34 例;年龄(66.4±2.8)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法护理:(1)用药宣教。老年高血压患者入院后,在简要为其介绍病区分布、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内容后,重点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讲解药物的降压机制、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等知识,帮助老年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遗忘相关知识,为了确保其用药依从性,可定期以问答抽查形式,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对所使用降压药物用法的掌握状况。如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知识掌握不佳,可重新参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掌握基础、病情严重程度及理解能力等,合理调整服药宣教方案,直至老年高血压患者能够充分掌握相关药物知识为止。

(2)用药指导。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时间,监督老年患者用药。当老年高血压患者能够独立正确、合理用药时,可以语言鼓励高血压患者,将按时按量用药、血压指标改善、获得成就感这三种机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以维持老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3)用药依从性评估。定期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状况监督、患者家属的反馈等方面,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近期的用药依从性水平。如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近期依从性较既往服药状况下降,需经过与老年高血压患者沟通后,掌握原因。如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诉因降压效果不显著而不愿意继续用药。对此,可为其介绍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以坚定老年患者的服药自信,进而使其更加积极地配合药物治疗。两组均持续干预8 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老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估老年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分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4.0 软件进行统计。服药依从性数据以[n(%)]表示,以χ2检验统计;舒张压、收缩压数据以±s表示,以t检验统计。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服药依从性

对照组按时用药依从性水平、按量用药依从性水平,均较干预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偏低(P<0.05)。见表1。

表1 服药依从性[n(%)]

2.2 病情控制效果

护理前,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指标差异不显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治疗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对照组舒张压(95.92±8.65)mmHg、收缩压(143.16±11.05)mmHg,较干预组老年患者偏高(P<0.05)。见表2。

表2 病情控制效果(±s)

表2 病情控制效果(±s)

组别例数(n)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对照组干预组χ2 值P 值6976护理前99.65±8.9499.68±8.970.29>0.05护理后95.92±8.6581.89±8.6713.72<0.05护理前162.49±12.86162.53±12.890.35>0.05护理后143.16±11.05126.39±11.099.17<0.05

2.3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为85.51%,较干预组患者偏低(P<0.05)。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n(%)]

3 讨 论

随着高血压发病率的不断升高,人们对这种常见病的病情控制要求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维持患者血压指标的稳定[3]。因此,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水平直接影响其病情控制效果[4]。但结合既往高血压管理经验可知,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群体而言,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用药依从性低下的问题[5],加之老年患者多伴有糖尿病、高血脂症等基础疾病,导致其病情控制效果欠佳。由此可认为,在制定护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如何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水平。

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改善患者预后为主要目标的护理方法。将其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这一护理方法要求护理人员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水平,从健康教育、用药指导以及依从性评估等多个方面进行干预[6]。

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护理中的应用优势体现为:(1)纠正老年患者的不恰当用药行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不按时用药、擅自减量等不依从行为主要与其认知偏差有关。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护理中引入护理干预后,这种护理方法可参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文化程度、健康知识掌握基础等,制定适宜的健康宣教方案,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并提高其用药依从性水平[7]。本研究证实:干预组按时用药依从性96.05%、按量用药依从性97.37%,均高于对照组(P<0.05)。(2)改善血压控制效果。高血压属于一种慢性疾病,这种疾病具有典型的易反复特征。因此,在药物治疗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水平直接决定其血压控制效果。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护理中引入护理干预后,患者认知、情绪态度的变化使得其用药依从性水平明显提升,因此,其血压控制效果良好。本研究证实:护理后,干预组舒张压(81.89±8.67)mmHg、收缩压(126.39±11.09)mmHg,均较对照组偏低(P<0.05)。(3)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干预方法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满意度水平的原因为:护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充分考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状况、血压水平及护理需求等,护理人员所制定的护理方案充分符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要求,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可随之提高。本研究证实:干预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满意度96.37%,较对照组偏高(P<0.05)。上述优势充分验证了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4)改善生活质量。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为:高血压具有反复发作特征。而于老年患者的服药护理中引入护理干预后,这一护理方法可借助用药指导、依从性评估干预等方法,有效确保老年高血压患者按时、按量用药。而随着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的规范化,其病情控制效果明显改善,高血压的复发风险可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随之升高。

综上所述,宜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护理中,推行护理干预方法,以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水平,进而促进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改善。

猜你喜欢

服药依从性病情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服药先分阴阳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