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实施延续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04-15曾淑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29期
关键词:瓣膜置换术出院

曾淑玲

(泉州市光前医院,福建 泉州362000)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心脏瓣膜的常用手段,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部分患者受术后应激影响,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血栓栓塞等,从而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康复。延续护理是指当患者出院后仍对其开展护理干预,属于临床护理的眼神,其目的是即便患者出院后也能感受到护理服务[1]。故本文以我院接收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者86 例为对象,经实施延续护理,现做护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5月至2018 年4月我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86 例患者,随机法分为两组。在对照组43 例中,男27 例,女16 例;年龄56-77 岁,平均年龄(63.5±2.4)岁;单瓣膜置换14 例、双瓣膜置换29 例;心功能分级:21 例I 级,14 例II 级,8 例III 级。在试验组43 例中,男28 例,女15 例;年龄57~78 岁,平均年龄(64.4±2.5)岁;单瓣膜置换12例、双瓣膜置换31 例;心功能分级:20 例I 级,13例II 级,10 例III 级。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 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具体包括心理干预和入院指导、术前健康宣教和用药干预、术后心脏功能锻炼和饮食方案制定及出院宣教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延续护理模式,(1)安排专门护理人员每月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或家庭随访,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进行询问,依照标准化延续护理评价表,对患者术后康复进程进行评估,并评定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日常饮食内容和心率变化、血压变化和睡眠质量等。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为其制定合理饮食方案,并积极予以心理护理、睡眠指导等干预措施。

(2)因术后恢复期阶段患者易产生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及时沟通,并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时常鼓励安抚患者,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从而促进机体恢复。同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适当运动锻炼,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督。

(3)引导患者对良好日常饮食习惯进行培养,遵照少食多餐原则,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并对患者失眠、喝就和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予以纠正。

(4)叮嘱患者定期门诊复查的重要性,依照实验室检查结果,阿对抗凝药物得到应用剂量适当调整。另外,开设热线电话和微信平台、网页宣传和在线解疑等咨询服务,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困惑及时解答,让患者感受到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1.3 评价标准[2]

术后经对患者进行为期1 年随访观察,评定干预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量表项目包括劳动能力和疾病认知、治疗态度和自理能力及心理状况等,每项目评分为1-5 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

在此次研究中,对于护理满意度的评定是以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的形式进行,100 分为总分,评定项目主要分为非常满意(>85 分)、相对满意(85-60 分)和不满意(<60 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生存质量比较

对照组的劳动能力和疾病认知、治疗态度和自理能力及心理状况等生存质量评分情况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生存质量比较[n(%)]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4.42%,低于试验组的9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一般经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后的患者,仍需要对其予以抗凝治疗与心脏功能维护治疗,其目的是使手术效果得以保证[3]。然而,一些患者因缺少自我保健意识,缺乏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往往出院后对机体恢复重视程降低,易出现依从差等问题,导致病情反复,影响心脏功能改善。对此,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使患者依从性提升,及早开展护理干预配合非常重要。研究显示[4-5],予以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丰富患者对健康、疾病知识的认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心脏功能改善,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延续护理属于新兴护理方法,通过对行动设计的利用确保患者从医院至家庭都能得到协作性、连续性照护。虽然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已处理好患者多数健康问题,然而在出院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一些健康问题,因此即便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也需要对其进行健康照顾[6]。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者86 例为对象,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可知,术后予以患者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提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因为延续性护理属于整体护理的组成部分,通过将住院护理予以延续,让术后恢复阶段者仍能感受到优质护理服务,加快患者机体恢复;而且还能避免病情恶化情况的发生,使卫生服务成本下降。延续护理并非向患者长期提供护理服务,而是经对护理干预的延续,使患者学会自我护理,从而对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经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后,给予患者行延续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且有助于生存质量的改善,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瓣膜置换术出院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烂”在心里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延伸护理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