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2019-04-12周冬花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农村学校低年级

周冬花

[摘 要]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时期,而朗读是提升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农村朗读教学存在着朗读时间不足、形式陈旧、情感缺乏、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对此,语文教师应认真分析原因,通过丰富课堂朗读形式、创新课外朗读模式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感。

[关键词]农村学校;低年级;朗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7-0046-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我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深知朗读在语文学习、语感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低年级是打好朗读基础的关键期,而农村小学又面临着留守儿童较多、家长文化程度较低等实际情况,因此,教师更要重视培养农村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农村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朗读时间不足

我一直担任农村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似乎不太愿意读书,对朗读没有兴趣,把朗读仅仅当成课堂上需要完成的任务。一般来说,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教师会给时间让学生对全文进行朗读,标出生僻字以及难以理解的地方,但是往往很多学生还未读完,教师就会叫停,进入讲授环节。这种不充分的朗读是无法真正发挥朗读教学的作用的。

在农村,语文教学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朗读远远不够,而布置家庭朗读任务又受到许多阻碍。一方面,很多孩子是由爷爷奶奶照看,他們只会说当地的方言,不能给孩子提供指导;另一方面,是否朗读并不同于普通的抄写任务,难以检查,因而教师难以把握学生在课外的朗读情况。

(二)朗读形式陈旧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让学生自读、分小组读或全班齐读等,朗读的形式比较陈旧单一,学生难以在其中体会到朗读的乐趣。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起步阶段,陈旧单一的朗读形式限制了学生对文章感情和节奏的把握,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

(三)朗读情感缺乏

低年级学生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朗读课文时往往难以进入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文中的段落和词句进行分析解读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应付教师而读,“有口无心”,思维没有跟上,没有用心去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特定的写作背景和特定的情感表达,学生少了基于自己的生活阅历对文章的理解过程,在朗读中就会缺乏情感。

(四)朗读教学目标不明确

很多语文教师虽然知道朗读的重要性,但只是将朗读作为一种单纯的教学手段,而没有深入分析朗读教学的目标。例如,在朗读之前并没有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朗读要求,朗读之后也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如此,学生在朗读时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朗读,只能应付教师,流于形式。这种缺乏目标的朗读,使得学生的朗读能力难以提高,朗读教学的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

二、培养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正确朗读是他们理解课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他们接受情感教育的最好方式。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朗读的效果。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熏陶情感,在读中培养语感。一方面,教师要积极改善课堂上的朗读教学模式,应当保证有充足的时间用于朗读教学,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与时俱进,结合现代化手段,创新课外朗读形式,让家长也参与其中,陪伴孩子成长。在教师的努力下,在学生的配合下,在家长的参与下,学生的朗读能力定能有所提高。

(一)丰富课堂朗读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示范朗读、角色表演等方式来丰富课堂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创设情境

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在语文课文堂教学中,经常需要学生的想象参与,而学生所想象的内容常被课堂中的具体情境所左右。例如,在看不到鱼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象鱼儿如何在水中游泳,在看不到鸟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象鸟儿如何在空中飞翔,都是一件困难的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运用具体实例、直观特征等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童话故事、儿歌等体裁的课文用词造句准确生动,节奏感强,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极好材料。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小壁虎借尾巴》《乌鸦喝水》,二年级下册的《小鹿的玫瑰花》《丑小鸭》等课文,涉及了许多动物。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通过图片、动画、配乐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朗读

小学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又处于学习启蒙阶段,他们通常是从模仿开始学习知识的。因此,好的范读引领能使学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可利用读书课或早读时间播放课文或者课外读物中的小故事,让学生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听准字音,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情感,能给学生带来审美感受。此外,小学生有着天然的“向师性”,会不自觉地模仿、接近、趋近教师,因此教师的范读也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范读可以让学生在细心聆听时如临其境,陶醉其中,爱其所爱,恨其所恨。低年级学生没有朗读技巧,缺少情感引导,教师在范读时应表现出语言之美,如惊讶的、轻快的、舒缓的、紧张的、讽刺的等。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丑小鸭》一文的最后一部分,丑小鸭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发现自己原来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漂亮的白天鹅。教师在范读时要声情并茂地表现出丑小鸭那种非常高兴又非常惊讶的感情,将学生带入其中,和丑小鸭一同欢喜。

3.角色表演

语文教学中如果长期采用单一的朗读形式,就会让学生心生厌倦,失去朗读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体裁、内容等特点来选择适当的朗读形式。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力极其丰富,热衷于探索,而低年级课文通常生动有趣,人物栩栩如生,学生常常会将自己带入故事当中,与文中的人物同喜共忧。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选择一些课文,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边演边说,再现课文中的情境。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就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教师读旁白,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小蝌蚪们、鲤鱼妈妈、乌龟和青蛙妈妈,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揣摩角色的心理,明白朗读时应使用什么样的语气,哪里该失落,哪里该高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使课堂气氛活跃有序,让师生一起感受到朗读的乐趣。

此外,教师还应及时通过评价给予学生鼓励或引导。小学生喜欢听表扬,但是教师也不能一味地评价说“很好”“棒极了”。对待学生的不同表现,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发表看法、建议,还可以让学生互评,将表扬与鼓励相结合。

(二)创新课外朗读模式

朗读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辅之以多样化的课外朗读活动。鼓励学生多朗读,鼓励家长多参与,这样既保障了朗读时间,也增强了朗读乐趣。农村小学存在着留守儿童较多、家长文化程度较低等实际情况,简单的布置朗读任务常常如石沉大海,听不到回响。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朗诵比赛、开展“家庭朗读日”等活动,将学生的朗读过程外化为一种可见的成果,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同时也使朗读成为教师、学生、家长之间交流互动的一个桥梁。

1.组织朗诵比赛

班级中平常组织的朗诵比赛可以以体验为主,以竞争为辅。不拘泥于某一特定形式,不局限于某一特定体裁,鼓励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作品,可以是个人朗诵,也可以是分小组排练课本剧。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保证朗诵比赛的效果,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个人和团体朗诵的课文供大家选择,给学生观看网络上优秀的朗诵大赛的视频,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比赛时,教师可利用手机或相机将每个节目录制成小视频,发在班级群中,以展现学生的风采。此外,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異,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认识到并非只有一种朗读法,并给予每个学生肯定。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打分,给获得优秀奖的学生以小红花等奖励。

2.开展“家庭朗读日”活动

家庭可灵活设定每周一次或每半个月一次的“家庭朗读日”,父母陪孩子一起朗读。这既可以提升孩子的朗读能力,还可以促进亲子关系。朗读的篇目也不必受限于课本,家长可以自己选择课外文本进行朗读,教师也可以推荐一些篇目。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微信的使用非常普及,大部分班级为了便于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都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家长可以将“家庭朗读日”中孩子的朗读进行录音,分享到微信群中,利用小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引导他们读得更好。在农村小学中,有一部分学生父母在外地打工,不能亲身陪伴孩子进行朗读,教师可以将这些学生进行分批,利用早读时间由教师录音,将他们的朗读视频分享到微信群中,让这部分家长也不会错过孩子的成长和进步。这种创新的形式,既能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也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检查指导。

此外,教师还可以探索更多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例如,将“喜马拉雅FM”推荐给家长,“喜马拉雅FM”是国内音频分享平台,在教育培训类别中小学一栏,有部编版小学语文各册教材的范读、唐诗宋词诵读赏析等各种优秀的范读,是学生课外提高朗读能力的一个有效辅助手段。

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教师,应重视朗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朗读训练上的新思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让低年级学生在起步阶段,就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并不断提升终身学习的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秦晓敏.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新探[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9).

[2] 朱小兰.抓住一年级儿童心理进行有效阅读教学[J].科教文汇,2009(35).

[3] 赵卫华.浅谈低年级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J].阅读与鉴赏,2011(5).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农村学校低年级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