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群行为视域下足球球迷暴力行为的预测研究*

2019-04-11王拥军

关键词:客队暴力行为公正

王拥军, 梁 斌

(重庆工商大学 体育学院,重庆 400067)

0 前 言

随着我国足球等项目职业化的蓬勃发展,球迷人数不断壮大,成为体育活动中的重要参与群体。但是,在众多球迷带来一幕幕温情和感动故事的同时,球迷暴力也随着体育竞赛的产生而出现。近几年以足球项目为代表的球迷暴力事件发生的频率和破坏性都在不断加深,给我国足球文化和赛事的发展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如何引导球迷正确表达情感,减少一般性足球球迷暴力行为,防控极端性足球球迷暴力行为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以集群行为理论为基础,研究集体身份认同、正感、集体效能和集体愤怒等因素在不同情境下对足球球迷暴力行为意愿的预测,以期更准确认识和掌握足球球迷暴力行为的心理特点。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学对球迷行为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选择以集群行为理论研究球迷行为,其中就包括球迷暴力行为,球迷暴力行为已经成为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社会暴力事件的一个内容。Spaaij(2014)在对欧洲足球球迷暴力进行系统分析后指出球迷暴力行为具有鲜明的社会性[1]。在球迷暴力集群行为研究方面,石岩和马博(2012)将球迷的球场助威行为归纳为集群行为[2]。石岩和吴洋(2009)认为裁判员等各种因素都可能成为球迷暴力发生的原因[3]。唐国勇和胡科(2007)认为球迷群体行为具有鲜明的集群性,当自己的球队有“不好”的表现时,他们可能将这种“不好”归因为客队球队或其他因素[4]。Newson(2017)[5]和Rookwood, Spaaij(2017)[6]对极端球迷暴力行为研究现状的总结认为,球迷暴力行为的研究应该以球迷的集体认同为核心,从集群行为和群际冲突的视角探索球迷群体暴力行为发生的因素和机制。因此,以集群行为理论对球迷暴力行为进行研究可以更加深入的认识球迷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和情景。通过特殊情境设定,以目前广泛受到关注的集群行为变量来解释和预测球迷暴力行为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以Van Zomeren, Postmes T, Spears R(2008)的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设置不同的比赛情景,考察不公正感、集体身份认同感、愤怒情绪和集体效能感对足球球迷暴力行为意愿和行为的预测力[7]。

2 研究对象、方法与内容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足球球迷进行问卷调查,为保证调查的客观性,对4个情景分别进行调查,共进行了4个轮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60份,其中有效问卷158分。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1) 问卷的设计与修订。主要包括5问卷:球迷集体身份问卷、足球球迷暴力行为意愿问卷、不公正感问卷、愤怒情绪问卷和集体效能问卷。球迷集体身份问卷包含5个分问卷,16个条目。球迷暴力行为意愿问卷共6个条目,其中温和型和激烈型暴力行为意愿各3个条目。国内外暴力行为研究中,多将暴力行为意愿作为暴力行为的调查指标,研究也采用暴力行为意愿指标。不公正感问卷、愤怒情绪问卷和集体效能问卷分别包括4个条目。梁斌(2017)对上述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的检验表明各个都可用于研究。[8]

(2) 情境脚本设计。情景脚本设计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首先,对近些年国内外足球,特别是中国足球的相关球迷暴力事件报道进行文献查询,对球迷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归类和总结,作为编制足球球迷暴力情景脚本的原始材料。其次,对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访谈,访谈对象包括俱乐部相关官员、足球球场运行团队成员、球迷组织者和记者等,为后续问卷调查编制脚本提供材料。根据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研究选取了裁判误判、客队球员暴力犯规、客队球迷挑衅以及上述3个情景的综合,将这4个比赛情境作为脚本。

2.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处理。

2.3 研究内容

依据 Van Zomeren 观点,将不公正感、集体认同、愤怒情绪和集体效能作为重要变量研究足球球迷暴力行为预测因素(图 1)。以编制的足球球迷暴力情景脚本作为激发情景,包括裁判误判、客队球员暴力犯规、客队球迷挑衅以及上述3个情景的综合4个情景。并让球迷填写集体认同问卷、不公正感问卷、集体效能问卷、愤怒情绪问卷和足球球迷暴力行为意愿问卷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回归方程分析,探求足球球迷暴力行为的预测因素。

图1 足球球迷暴力行为预测因素Fig.1 Predicton factor for football fans violence behaviors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个情景下球迷暴力行为预测

采用回归方程对各影响因素的预测作用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球迷暴力行为意愿为回归方程的因变量,足球球迷的集体身份认同、不公正感、集体效能和愤怒情绪为自变量。

情境1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表1)排除性别等统计学变量后,足球球迷的集体身份认同、裁判因素给球迷带来的不公平感、球迷内群体的集体效能感、以及不公正感引发的球迷愤怒都可以有效预测温和型球迷暴力意愿(P<0.01)。

裁判因素给球迷带来的不公平感、球迷内群体的集体效能感、以及不公正感引发的球迷愤怒都未能有效预测激烈型球迷暴力意愿。

表1 裁判情景下温和暴力行为预测Table 1 Soft violemce behavior predictron under referee situation

注:根据相关方法,进行统计之前,首先将性别等类别变量进行虚拟变量转换处理,并进行多重共线性分析。回归方程统计结果的主要指标为R2及其F分析的显著性,** 表示p<0.01,*** 表示p<0.001。

情境2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表2)排除性别等统计学变量后,足球球迷的集体身份认同、客队球员因素给球迷带来的不公平感、球迷内群体的集体效能感、以及不公正感引发的球迷愤怒都可以有效预测温和型球迷暴力意愿(P<0.01)。

客队球员因素给球迷带来的不公平感、球迷内群体的集体效能感、以及不公正感引发的球迷愤怒都未能有效预测激烈型球迷暴力意愿。

表2 客队球员情景下温和暴力行为预测Table 2 Soft violence behcwior prediction under visiting team players situation

情境3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表3)排除性别等统计学变量后,足球球迷的集体身份认同、客队球迷因素给球迷带来的不公平感、球迷内群体的集体效能感、以及不公正感引发的球迷愤怒都可以有效预测温和型球迷暴力意愿(P<0.01)。

客队球迷因素给球迷带来的不公平感、球迷内群体的集体效能感、以及不公正感引发的球迷愤怒都未能有效预测激烈型球迷暴力意愿。

表3 客队球迷情景下温和暴力行为预测Table 3 Soft violence behavior prediction under visting team fans

情境4

(1) 多因素混合情境下温和型球迷暴力行为意愿的预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表4)排除性别等统计学变量后,足球球迷的集体身份认同,裁判、客队球员、客队球迷等多种因素给球迷带来的不公平感、球迷内群体的集体效能感、以及不公正感引发的球迷愤怒都可以有效预测温和型球迷暴力意愿(P<0.01)。

(2) 多因素混合情境下激烈型球迷暴力行为的预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表5)排除性别等统计学变量后,足球球迷的集体身份认同、裁判、客队球员、客队球迷等多种因素给球迷带来的不公平感、球迷内群体的集体效能感、以及不公正感引发的球迷愤怒都可以有效预测激烈型球迷暴力意愿(P<0.01)。

表4 多因素情景下温和暴力行为预测Table 4 Soft violence lehavior prediction under multile faltors

表5 多因素情景下激烈暴力行为预测Table 5 Serious violence behavior prediction under multiple facrors

3.2 结果分析

职业化发展以来,“假球”和“黑哨”等丑闻一直都未能在我国足球赛场被清除。时时爆发的各种乱象成为刺激球迷神经的引爆点,更是不断削弱着球迷对足球的感情。由于管理和治理的不当,这些乱象的泛滥带来了层层危害,球迷对中国足球和联赛的信任度和认同度不断下降。中国足球一度成为社会的痰盂,球迷的愤怒情绪不断攀升,随之而来的是他们越来越多的过激行为。这些过激行为包括语言的冲突和肢体的冲突,而冲突双方具有明显的群际边界,体现为群内球迷之间的吸引和群外球迷之间的排斥。也就是说群体内部表现为绝对化的认同,而群外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否定。

研究结果表明4个特定情境下关键变量对球迷暴力行为意愿的显著预测效应。Van Zomeren集群行为模型中所提出的不公正感、愤怒、身份认同和效能的预测效应获得了证实,特别是针对温和型球迷暴力行为。4个因素中,集体身份认同的预测效果最为显著,说明变量在球迷暴力行为过程中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Goldenberg等人(2015)研究认为集体身份认同的凸显会关联球迷内群体利益,足球球迷通过不断的评估将自身行动与内群体利益的评估连接在一起,因此,球迷对当前情景的评估结果可以进一步带来集群行为[9]。

4个特定情境中,裁判、客队球员或客队球迷等独立情景中,足球球迷暴力行为发生的危害程度较低,通常表现为较为温和的暴力行为。但是,在多种因素情境中,广大球迷参与激烈型暴力行为的意愿显著增加。这一结论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相同。周秀军和毛志晨(2011)认为球迷闹事具有不同的程度,有闹有不闹,有大有小,而决定闹事程度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素的综合性[10]。纵观中国职业足球历史,较大的球迷暴力行为的爆发都是多种因素的系列作用。2010年的中国足坛曾被称为最暴力年份,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先后爆发了8起球迷暴力事件。这些事件中有超过一半都是在多种因素系列作用下发生的。可以说,它们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因素连着一个因素逐渐引爆的。通常,某一情景可能带来球迷暴力行为倾向或心理,但是当情景不断加深,并且球迷诉求完全无法得到满足时,就导致激烈型暴力行为发生。这对于预防球迷暴力具有显著的启示意义。首先,通过赛事运行等手段尽可能减少不公正环节发生的几率;其次,在不公正情景发生后,要对其他可能的因素进行调控,并通过有效的手段引导球迷客观的看待情景。事实上,最近几年我国的足球赛事管理已采用了不少合理做法。如媒体的客观引导降低比赛的敌对性,让球迷合理看待比赛结果。同时,提高球迷对不公正情景的合理认知,减少他们对裁判职业能力和品行的认知刻板印象。

4 结 论

尽管足球流氓等恶劣球迷群体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伴随足球产业在全球发展的浪潮,各层次的球迷暴力并未消亡,反而表现出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因此,对球迷暴力发生的情景、因素等进行研究已经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几年学者越来越多地从集群行为的视角探究足球暴力。以集体身份认同为核心概念的相关理论和模型获得广泛认同和应用[11]。基于此理论,研究分别以3个不同情境和1个综合情景,考察集体身份认同等4个因素与不同暴力程度的球迷暴力行为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裁判等4个情境下,集体身份认同等因素能够较为有效的预测球迷暴力行为,尤其是语言、标语等暴力程度较低的温和型暴力行为。这一结果说明,当球迷成员认为自己的球队处于不公正情境下,且有一个外群体对这种不利地位负有责任的时候,球迷的集群暴力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将会加强。另外,当裁判等多种情景集中在一起发生时,更有可能激发球迷选择暴力程度较高的激烈型暴力行为。这说明了球迷集群暴力行为的动态性特征。在现实的比赛情景中,连续遭受数种不公正情景的情况不多,这种情况下,球迷更倾向于选择温和型暴力行为。然而,当两种甚至更多的不公正情景在比赛期间发生时,球迷暴力行为的程度就会上升,发生危害性更大行为的可能性就会不断增加。殷融和张菲菲(2015)认为对立的两方所持有的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对群际间冲突的发展产生影响。参与双方下一步的应对会随着各自对形势的评估而改变。集群行为也因此是随情境的动态变化而不断调整[12]。因此,当球迷评估场上的不公正形势不断发生时,他们也就会选择根据侵害性选择回应方式。

猜你喜欢

客队暴力行为公正
迟到的公正
公正赔偿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2014—2015年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单节得失分与比赛结果相关性分析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所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
公正俄罗斯党往何处去?
公正俄罗斯党如何准备杜马选举
裁判员对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主场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