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C-TCD 法同时检测加热不燃烧卷烟气溶胶水分,及烟碱、丙三醇、1,2-丙二醇、三乙酸甘油酯和薄荷醇的释放量

2019-04-09肖少红

烟草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薄荷醇丙三醇甘油酯

王 康,柳 均,肖少红*,黄 龙,陈 慧,张 婷

1. 湖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武汉市硚口区宝丰路6 号 430030

2.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山大道1355 号 黄鹤楼科技园 430014

近年来,在日趋严峻的控烟环境下,加热不燃烧(Heat-not-burn)卷烟产品正在快速兴起[1]。相比于传统卷烟,其外观和烟气产生机制均有较大不同[2-4]。加热不燃烧卷烟产品是基于蒸馏技术,利用外部热源加热烟草而不直接燃烧烟支,抽吸间歇烟丝处于非燃烧状态,因此因烟草高温燃烧裂解产生的有害成分大幅降低[5-7]。有研究表明,加热不燃烧型卷烟产品的安全性高于传统卷烟[8]。

加热不燃烧型卷烟产品的气溶胶组成也和传统卷烟不同[9]。根据文献[10-12]报道,加热不燃烧卷烟气溶胶的主要成分包含水、丙三醇、烟碱以及低质量分数的潜在有害成分等,其中水、丙三醇、1,2-丙二醇所占的比例相比于传统卷烟烟气变化较大,CO、多环芳烃、TSNAs 和酚类化合物等的质量分数大幅下降。目前,国内专门针对加热不燃烧型卷烟烟气组分检测方法的报道较少,相关文献中涉及的内容大多是参照传统卷烟烟气组分的检测方法。对于加热不燃烧型卷烟,这些传统方法不仅针对性不强,而且需对水分、烟碱、多元醇类等组分进行分类检测,相对费时耗力且成本高[13-16]。因此,针对加热不燃烧型卷烟气溶胶组分,开发了一种能对加热不燃烧卷烟气溶胶中水分、烟碱、丙三醇、1,2-丙二醇、三乙酸甘油酯和薄荷醇同时进行检测的方法,旨在为加热不燃烧型卷烟气溶胶主要成分的快速测定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和仪器

编号为1#、2#、3#和4#的4 个IQOS 系列加热不燃烧型卷烟样品(美国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 公司),其中2#和3#样品为薄荷口味。

烟碱标准品(≥99%,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供);丙三醇、1,2-丙二醇、薄荷醇,1,3-丁二醇、正丁醇(内标)(≥99%,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三乙酸甘油酯[≥99.5%,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异丙醇(色谱纯,德国CNW 科技公司)。

加热不燃烧型卷烟的加热装置(美国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 公司);7890A 气相色谱仪(配有热导检测器),DB-1701 型(30 m×0.32 mm,1.0 μm)、DB-5 型(30 m×0.32 mm,1.0 μm)、DB-1 型(30 m×0.32 mm,1.0 μm)、DB-INNOWAX 型(30 m×0.32 mm,1.0 μm)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美国Agilent 公司);HY-5 调速回旋振荡器(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AL204 电子天平(感量0.000 1 g,瑞士Mettler Toledo 公司);200 μL、1 000 μL、10 mL移液器(美国Gilson Inc.公司)。

1.2 方法

1.2.1 样品前处理

按照加拿大深度抽吸模式进行卷烟抽吸。将捕集了3 支卷烟样品总粒相物的剑桥滤片放入萃取瓶中,加入20 mL 含内标的异丙醇萃取剂(萃取剂中内标物正丁醇、1,3-丁二醇的浓度分别为2.0、0.2 mg/mL),振荡40 min 后,取1 mL 萃取液至色谱瓶中,进行GC-TCD 分析。分析条件:

色谱柱:DB-1701 型毛细管柱;升温程序:80 ℃(2.5 min)250 ℃(3 min);进样口温度:260 ℃;TCD 检测器温度:260 ℃;载气:氦气,恒流模式,1.5 mL/min;尾吹气氦气流速:30 mL/min;进样体积:1 μL;进样模式:分流进样;分流比:5∶1。

1.2.2 标准工作溶液配制

分别称取一定量的水分、烟碱、丙三醇、1,2-丙二醇、三乙酸甘油酯和薄荷醇,加入异丙醇中,配制成标准储备液,其中水和丙三醇的浓度分别为60 和30 mg/mL,其余化合物的浓度均为6 mg/mL。取5 个萃取瓶,分别加入0.1、0.2、0.5、1.0、2.0 mL标准储备液后,再分别加入20 mL 含内标的异丙醇溶液,配制成5 级标准工作溶液。

2 结果与讨论

2.1 内标的选择

选择与目标物理化性质相近的物质作为内标,可以修正进样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由于总粒相物中水分、烟碱、丙三醇、1,2-丙二醇、三乙酸甘油酯和薄荷醇的质量分数差异较大,因此,本研究中采用双内标进行定量测定。根据文献[15, 17-19]的报道和本课题组前期实验筛查结果,最终选择以正丁醇为内标对水分进行定量,以1,3-丁二醇为内标对烟碱、丙三醇、1,2-丙二醇、三乙酸甘油酯和薄荷醇进行定量测定。正丁醇和1,3-丁二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3.6 和5.7 min,与样品中的其他成分无重叠,峰形对称性较好(图1),适合用作内标。

2.2 色谱柱的选择

图1 DB-1701 色谱柱分离标样的色谱图Fig.1 Chromatogram of reference standards separated by DB-1701 column

先 后 考 察 了DB-1、DB-5、DB-1701 和DBINNOWAX 共4 种不同极性色谱柱的分离效果。采用DB-1 和DB-5 色谱柱,1,2-丙二醇和丙三醇的峰形变宽,这可能是因为1,2-丙二醇和丙三醇的极性较强,在非极性和弱极性的色谱柱中分离效果较差,容易因吸附而引起色谱峰拖尾[17,20]。烟碱和1,2-丙二醇在强极性的DB-INNOWAX 色谱柱中保留时间较长,因此分析时间较长,不利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相比之下,采用DB-1701 色谱柱分离6 种目标物的效果较理想,色谱峰分离完全,峰型较好,尖锐对称无拖尾,出峰快,仅需10 min即可完成一次分析;既能满足低浓度组分检测灵敏度的要求,又对高浓度组分的进样量不过载。故选择采用DB-1701 色谱柱进行样品分析。

2.3 色谱峰定性

利用保留时间定性是GC 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当色谱条件相同时,同一物质具有相同的保留时间。对照标准溶液中水分、烟碱、丙三醇、1,2-丙二醇、三乙酸甘油酯和薄荷醇的GC 保留时间与气溶胶萃取液中组分的GC 保留时间确定目标物。同时利用峰高加入法确认目标物:将标准物质加入到萃取液中后,与未加标准物质的试样色谱图进行比较,如果峰高增加,即认为加入的标准物质与试样中的待测组分为同一化合物。

2.4 萃取时间的比较

根据文献[21-22]报道,选用异丙醇作为萃取溶剂。考察了10、20、30、40、50 和60 min 6 个不同时间条件下6 种目标物的萃取结果。结果(表1)表明,随振荡萃取时间的延长,测定值总体上呈增大的趋势;不同组分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不同,但是在40 min 后,6 种组分的量均逐渐达到平衡。因此,选择振荡萃取时间为40 min。

表1 萃取时间对加热不燃烧型卷烟气溶胶6 种组分萃取量的影响Tab.1 Effects of extraction times on extraction efficiencies of six components in aerosol of heat-not-burn product (mg·支-1)

2.5 方法学考察

2.5.1 标准工作曲线与检测限

将配制的系列标准工作溶液进行GC-TCD 分析,采用内标法定量。以各目标物浓度与其对应的内标浓度之比为纵坐标,各个目标物与内标的峰面积比值为横坐标,得到各个目标物的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将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重复进样8 次,分别以测定结果标准偏差的3 倍和10倍确定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结果(表2)显示,6 种目标物的标准工作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各目标物的定量限远低于烟气萃取液中目标物的质量分数,满足加热不燃烧卷烟气溶胶成分分析的检测要求。

表2 目标化合物的标准工作曲线、相关系数、检出限和定量限Tab.2 Calibration curves,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LODs and LOQs of target components

2.5.2 精密度和回收率

将气溶胶萃取液均分为4 份,以其中1 份为参比,向另外3 份中分别添加不同体积的水分、烟碱、丙三醇、1,2-丙二醇、三乙酸甘油酯和薄荷醇的标准溶液,配制成高、中、低3 个浓度水平的样品,每个添加水平重复实验3 次。按照本方法对样品进行测定,并根据参比样中目标物质量分数、加标量和加标后检测值计算方法的加标回收率。结果(表3)表明,水分、烟碱、丙三醇、1,2-丙二醇、三乙酸甘油酯和薄荷醇的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5.1%~107.7%、96.0%~108.0%、98.5%~109.2%、96.1%~104.2%、96.3%~104.3%和101.4%~103.9%之间。将添加中等浓度水平的样品重复测定6 次,计算得到水分、烟碱、丙三醇、1,2-丙二醇、三乙酸甘油酯和薄荷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77%、2.87%、3.37%、4.13%、4.28%和2.26%。因此,本方法重复性较好,回收率较高。

表3 方法的加标回收率Tab.3 Spiked recoveries of this method

2.6 方法比较

为验证本方法,采用本方法和国标中主流烟气烟碱[21]和水分检测方法[23]同时测定了8 个含有不同浓度烟碱和水分的萃取液样品。结果(表4)表明,本方法与国标方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较好。

表4 采用本方法和国标方法对样品中烟碱和水分的测定结果Tab.4 Test results of nicotine and moisture obtained by this method and the standard method(mg·支-1)

2.7 实际样品分析

图2 为经色谱柱分离后加热不燃烧卷烟气溶胶样品的色谱图。应用本方法对4 个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5 所示。可知,所有样品中均检出了1,2-丙二醇、丙三醇、三乙酸甘油酯,在两个薄荷口味卷烟气溶胶样品中均检出了薄荷醇。

图2 加热不燃烧卷烟气溶胶样品的色谱图Fig.2 Chromatogram of aerosol of heat-not-burn sample

表5 4 个加热不燃烧卷烟样品气溶胶分析结果Tab.5 Results of aerosol analysis of four heat-not-burn tobacco product samples (mg·支-1)

3 结论

①建立了采用剑桥滤片捕集加热不燃烧卷烟的气溶胶,双内标物定量,同时测定气溶胶萃取液中水分、烟碱、丙三醇、1,2-丙二醇、三乙酸甘油酯和薄荷醇的气相色谱-热导检测器(GC-TCD)方法。②本方法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定量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气溶胶主要成分的快速定量检测。

猜你喜欢

薄荷醇丙三醇甘油酯
活性炭对薄荷醇的封装及热释放性能影响
串联毛细管手性柱分离薄荷醇的8 种光学异构体
模拟电子烟烟液中丙二醇和丙三醇裂解形成小分子羰基物
KDF2 滤棒成型机甘油酯自动供给防溢流装置的设计
两步法催化鱼油制备MLM型结构三酰甘油酯
“消失”的玻璃棒
强抑制高润滑丙三醇基钻井液体系研究与性能评价
叶面喷施丙三醇对烟叶碳氮代谢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乳及乳制品中脂肪酸单甘油酯含量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对薄荷醇的增溶作用及热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