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影戏文化中的猪形象
——以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藏文物为例

2019-04-03张雨颖

文物天地 2019年2期
关键词:影戏细部镂空

文/张雨颖

图一 清 陕西大荔小猪

早在民国时期,影戏文化就引起了国学大师顾颉刚的关注[1]。然而直到现在,关于影戏文化的研究仍然较为薄弱,而且多以人物为主,停留在宏观层面,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很少,动物形象的研究基本不见。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馆藏影戏相关文物20余万件,其产地囊括了全国大多数地区,涵盖了各种流派风格和皮影造型,为深入研究奠定了绝无仅有的资料基础。

实际上,动物也是影戏艺术中极具特色的一种形象,将不同区域、不同流派影戏中的动物皮影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影戏文化与生活起居、民俗信仰间的关系。在整理馆藏文物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影戏中猪的种类、形象以及表现的角色十分丰富,还包括较为明确的生肖猪。本文将以馆藏文物为主,对影戏文化中的猪形象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一、影戏中的猪形象

在中国影戏文化中,猪的种类、造型以及表演的角色都比较丰富,至少可以分为家猪、野猪、猪妖以及猪八戒等几类。

1.家猪

陕西大荔小猪(图一),清代,牛皮制,约高7.3、长15厘米。底色黑,舌头为红色。以镂空的雕刻手法表现眼、鼻、嘴、耳、关节以及皮肤褶皱等细部特征。肥头大耳,大腹便便,体态饱满。前腿和后腿各有一只可活动。可分为三节,缺失一只可活动的后腿。

陕西大荔小猪(图二),清代,牛皮制,约高16.5、长26.8厘米。底色黑,舌头为红色。以镂空的雕刻手法表现眼、鼻、嘴、耳、关节以及皮肤褶皱等细部特征。体态丰满,眼神呆萌。四肢均可灵活活动。尾巴缺失。

陕西大荔小猪(图三),清代,牛皮制,约高7.2、长15.3厘米。底色黑,舌头为红色。以镂空的雕刻手法表现眼、鼻、嘴、耳、关节以及皮肤褶皱等细部特征。体态丰满,眼神平静。一体成型,四肢不可活动。

图二 清 陕西大荔小猪

图三 清 陕西大荔小猪

图四 陕西西安猪

图五 清 青海大通猪

图六 清 青海互助家猪

陕西西安猪(图四),牛皮制。底色黑,鼻子、嘴部及腹部有些许红色点缀,以示口鼻及性别特征,应为母猪。以镂空的雕刻手法表现眼、鼻、嘴、关节、皮肤褶皱以及乳头等细部特征。该猪嘴巴微张,耳朵竖立,头微微低下。可分为五节,四肢均可活动。

青海大通猪(图五),清代,牛皮制,约高10、长16厘米。底色黑,舌头、鼻孔为红色。以镂空的雕刻手法表现眼、鼻、嘴、耳、关节以及皮肤褶皱等细部特征。呈坐姿,眼神呆滞,体态饱满,乳头下垂,应为母猪。一体成型,四肢不可活动。

青海互助家猪(图六),清代,牛皮制,约高16.7、长27.5厘米。底色黑,有些许褪色,猪鼻及猪嘴内的舌头呈红色。以镂空的雕刻手法表现眼、鼻、嘴、关节、皮肤褶皱等细部特征。该猪体态饱满,耳朵肥大,面带愠色,眼神狰狞。一体成型,四肢不可活动。

青海西宁家猪(图七),清代,牛皮制,约高19.6、长33.7厘米。底色黑。以镂空的雕刻手法表现眼、鼻、嘴、耳、关节以及皮肤褶皱等细部特征。该猪面部安详,眼神平和,略带喜色。且蹄部细节刻画细腻。一体成型,四肢不可活动。

图七 清 青海西宁猪

图八 云南腾冲猪

图九 清 云南腾冲猪

图十 安徽宣城猪

图十一 清 陕西大荔猪

云南腾冲家猪(图八),牛皮制,约高10、长19厘米。底色为原皮色。以镂空的雕刻手法表现眼、鼻、耳及关节等细部特征。一体成型,四肢不可活动。

云南腾冲猪(图九),清代,牛皮制,约高20.5、长22.6厘米。底色为黑,略有褪色,耳朵、鼻子及双腿内侧均用红色点缀。以镂空的雕刻手法表现眼、鼻、耳等细部特征。猪的细节刻画并不精细,仅粗略雕刻出五官。分为两节,嘴部下巴可以活动,四肢不可活动。

安徽宣城猪(图十),纸质,约高15.5、长20.8厘米。底色黑。以镂空的雕刻手法表现眼、鼻、嘴、耳、关节以及皮肤褶皱等细部特征。该猪为七分脸,五官刻画完整。一体成型,四肢不能活动。后腿部分有缺失。

2.野猪

陕西大荔野猪(图十一),清代,牛皮制,约高20.5、长35厘米。底色黑,猪鼻、胸部及蹄部为原皮色,舌头、鬃毛及腿部毛呈红色。腹部刻画了明显的性别特征,可能为母猪。以镂空的雕刻手法表现眼、鼻、嘴、耳、关节以及皮肤褶皱等细部特征。有明显尖锐的獠牙,神色较凶,眼神狡猾,带有一定的攻击性。该猪体态丰满,一体成型,四肢不可活动。

黑龙江双城野猪(图十二),清代,驴皮制,约高14.3、长26.5厘米。整体为黑色。应为母猪。以镂空的雕刻手法表现眼、鼻、嘴、耳、关节以及皮肤褶皱等细部特征。有明显的獠牙和鬃毛,且这件猪形象的皮影身段处,有较多的月牙形条纹,腹部刻画了其性别特征。可分为七节,头部的上下颚可活动,四肢也可活动。

宁夏吴中猪(图十三),牛皮制,约高10.2、长21.8厘米。底色黑,有明显的脱色现象。以镂空的雕刻手法表现眼、鼻、嘴、耳以及皮肤褶皱等细部特征。牙齿呈镂空,舌头刻画成吐信状。四肢、尾部遗失。

3.猪妖

图十二 清 黑龙江双城野猪

图十三 宁夏吴中猪

陕西大荔猪妖(图十四),清代,牛皮制,约高31.2、长51.4厘米。底色黑,嘴、鼻、腿根、背部有红色妖火。以镂空的雕刻手法表现眼、鼻、嘴、耳、关节以及皮肤褶皱等细部特征。面部狰狞,有明显的獠牙,口吐红信,眼神凌厉。一体成型,四肢不可活动。

陕西大荔猪妖(图十五),清代,牛皮制,约高27.5、长48.5厘米。底色黑,腿根、背部有红色妖火。鼻尖为原皮色,鼻孔用黑色点缀,头顶处的鬃毛刻画细腻。腹部使用原皮色并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应为公猪。以镂空的雕刻手法表现眼、鼻、嘴、耳、关节以及皮肤褶皱等细部特征。该猪体态丰满,一体成型,四肢不可活动。

陕西西安猪妖(图十六),清代,牛皮制。底色黑,有些许脱色。该猪口吐红色妖火,周身妖火环绕。腹部为原皮色,刻画出了性别特征,应该为公猪妖。以镂空的雕刻手法表现眼、鼻、嘴、耳、关节以及皮肤褶皱等细部特征。该猪鬃毛竖立,獠牙外露,面色狰狞。一体成型,四肢不可动。

图十四 清 陕西大荔猪妖

图十五 清 陕西大荔猪妖

图十六 清 陕西西安猪妖

图十七 四川巴中猪妖

图十八 清 河南猪八戒

图十九 清 安徽猪八戒

图二十 清 四川成都猪八戒

四川巴中平昌猪妖(图十七),牛皮制。底色黑,嘴、舌、鼻及前腿、后腿根部有红色妖火。面部狰狞,有明显的獠牙。保留有指示性别的器官,应该为公猪。以镂空的雕刻手法表现眼、鼻、嘴、耳、关节以及皮肤褶皱等细部特征。该猪耳朵肥大,体态丰盈,一体成型,四肢不可活动。

图二十一 现代 北京猪八戒

4.猪八戒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家喻户晓的一个角色,被赋予了神话色彩。《影舞万象·中国皮影展》展出了《西游记》中许多场景和片段,包含了多个地区的猪八戒形象。

河南猪八戒(图十八),清代,牛皮制,约高47、宽20厘米。这件文物是豫南地区猪八戒皮影形象的典型代表。面部为七分脸,耳朵、鼻子等处使用线条描绘,眼睛、嘴巴处使用阴刻手法。身子以红色为主,部分花纹使用阴刻手法雕制,同样体现出重绘轻雕的特点。这只猪八戒可分为十一节,四肢及腰肢可活动,头茬可与身段分开。

安徽猪八戒(图十九),清代,牛皮制,约高61、宽11.5厘米。这件文物是安徽南部猪八戒皮影形象的典型代表,彩绘与雕刻并重。五分脸,面部为黑色,少量红色修饰口鼻,并用镂空的雕刻手法刻画鼻子、耳部细节。身段着以原皮色为底,红色点缀花纹的镂空花衣。可分为十三节,四肢及腰部可活动,头茬也可与身体分开。

四川成都猪八戒(图二十),清代,牛皮制,约高40、宽15厘米。四川成都的皮影以色彩丰富、雕刻精湛闻名于世。五分脸,头部、服装以黑色为底,鼻尖、乳头施以红色,肚皮为原皮色,腿上穿了红色的裤子,衣服的花纹、褶皱等均镂空表示。可分为十五节,四肢及腰肢可灵活活动,头茬可与身段分开。下巴遗失。

北京猪八戒(图二十一),现代,牛皮制,约高30、宽12厘米。颜色较为鲜艳,帽子、鼻尖、肚子保留原皮色,面部、耳朵、胸腹的毛发施以墨绿色,衣服以偏红色为主,衣襟、袖口为黄色,腰部刻画了一条土黄色腰带,黑靴。以彩绘为主,眼、鼻、耳、脐、衣帽的细部或褶皱特征用阴刻镂空来表现。面部为七分脸。可分为十四节,耳朵、下巴、腰肢及四肢均可活动,头茬与上身不可分开。

二、艺术特色与区域差异

1.艺术特色

影戏中家猪、野猪以及猪妖的外形与现实中的猪没有太大差距,造型的写实性较强。家猪与野猪的区别主要集中在面相、鬃毛和体态上:家猪大多面相和蔼,体态丰盈;野猪体态健硕,鬃毛立起,似乎具有很强的攻击性。部分皮影还刻画了母猪与公猪的性别器官。猪妖是被赋予了神力的猪,多以野猪为造型基础,再加上红色妖火显示其神力。这些都很好地体现出皮影猪形象的写实特征。这批馆藏皮影的高度基本集中在10-20厘米,只有陕西大荔两件皮影高约30厘米,两只清代陕西大荔小猪的高度小于10厘米。长度基本都在10厘米以上,主要为二三十厘米,只有两只陕西大荔猪妖长度达到了40-50厘米。

皮影中猪的色彩主要为黑、红及原皮色几种,相对简单,也体现出较强的写实性特点。大多以黑底为主,极少以原皮色为底。多以红色表现口、鼻等器官以及猪妖的妖火。部分母猪的乳头使用红色点缀,有的鬃毛或皮毛稀少的部位也用红色表示。

馆藏皮影猪形象多以阴刻的手法表现猪的五官、腿部关节、皮肤褶皱等细部特征,有的鬃毛以阴刻表现,通过外轮廓剪裁制成的猪蹄也惟妙惟肖。可见,猪形象的刻画较为精细,体现出一定的雕刻水平。

皮影制作中的分节与表演形式息息相关。馆藏皮影猪形象的分节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 一体成型,四肢不可活动。这多使用整皮,以黑色为底色,并在整皮上雕刻出猪的五官、四肢及性别特征。其二,可分为两节,四肢不可活动。如清云南腾冲猪仅有下巴可以活动。其三,可分为三节,两只腿可以活动。如清代陕西大荔小猪,只有前后各一条腿可以活动。其四,可分为五节,头与身子一体,四肢可活动。其五,可分为七节,头与四肢均可活动。仅有清代黑龙江双城野猪一只,口部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头部与身子分开,四肢也可活动。可见,皮影中猪的分节形式较为灵活,有完全不可活动的,也有身体主要部分均可活动的。这表明皮影表演中猪所承担的角色和表现的动作具备多样化特征,不同剧目中猪的表演形式和角色特点应该也比较丰富。限于资料,这部分内容尚难以细致论证,实为遗憾。

猪八戒形象比较特殊,是神化了的猪形象。猪八戒的外形与人相似,面部又与猪一致。在馆藏展出的猪八戒中,多是袒胸露乳、大腹便便的样态,也有体型消瘦、衣着周正的样态。猪八戒身段的着色和雕刻技法明显比猪和猪妖丰富。着僧袍或贴身花衣,贴近生活,写实性特征十分明显,以彩绘与阴刻为主,刻画衣着及其他细部特征。考虑到表演的需要,猪八戒的制作均在十节以上,四肢及部分细部均可活动,可表演说话、吃食、打斗、奔走等状态。在皮影中,大部分鬼怪妖神的形象均有明显的标识性特征(如四川大学博物馆藏皮影观音头戴五佛冠,虾兵头茬顶部雕刻有大虾等[2]),头茬明显变形,身段比例改变,衣着也十分特别,明显不同于普通人物皮影。而猪八戒猪头人身的特点十分明显,身段衣着也与普通皮影有较强的相似性,与其贴近生活的形象和性格塑造有较强的一致性。

图二十二 清 陕西安康生肖猪

2.区域差异

影戏的猪形象的南北差异十分明显。北方以陕西为代表,青海互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关中地区的影响。猪形象种类齐全,色彩较鲜艳,雕工细腻,写实性较强。均以黑色为底,使用阴刻表现细部特征,面部表情刻划比较细致,红色的妖火颜色鲜艳。制作时分节的情况较多,表演的灵活度高。面部均为五分脸。南方以云南腾冲为代表。分别以黑色和原皮色为底,形象更为肥胖、憨厚,动态感不强。阴刻技法的使用明显少于北方,细部刻划不如北方精致,色彩也更单调。分节较为简单,四肢多不能活动,灵活性不强。面部有五分脸、七分脸两种。

在北方和南方各自的更小的区域内,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与陕西相比,黑龙江双城野猪头部和身体褶皱的细节表现更细致,阴刻的使用更多,分节也更多,猪的表演更灵活;宁夏吴中猪头部的刻画和腹部外轮廓乳头的表现也更为细致,面部更加狰狞。此外,清代陕西大荔野猪通过外轮廓的雕刻来表现立起的红色鬃毛,而清代黑龙江双城野猪则为通过阴刻镂空表现黑色鬃毛,略显粗糙。可见,东北、西北与关中地区影戏中猪形象在造型风格和局部表现方面存在差异,也体现出在广袤的北方土地上影戏的相互影响和多元化特点。

南方现存皮影猪形象的数量不多,也显示出一定的区域差异。如云南以原皮色和黑色为底色,猪的头部均为五分脸;安徽以黑色为底色,且猪头部为七分脸,特点明显。另外,南北影戏中猪形象的相互影响很明显。四川巴中平昌猪妖的造型、色彩、雕工等特征均与清代陕西的猪妖很接近,明显受到了陕西皮影的影响。

猪八戒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总体来看,猪八戒的分节比较多,四肢、腰肢均可活动,可以灵活地摆出各种造型、表演各种动作。其中河南、四川、安徽的猪八戒头茬、身段是可分开的,其余为一体。豫南与安徽的猪八戒着花衣,体态较瘦,不排除使用其他打戏身段配猪头用以表现猪八戒的可能。北京、四川的猪八戒大腹便便,着僧衣,耳朵、嘴的刻画灵动、细致。四川使用原皮色表示皮肤颜色,而北京猪八戒猪头和手使用深色,仅肚子使用原皮色,着色上也略显不同。

三、生肖猪寻踪

在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中,收藏有一套十二生肖形象。这套生肖皮影来自陕西安康,保留有十件,此类成套的生肖动物皮影在全国范围内十分罕见,其中就包括一件猪。据前文可知,影戏中猪的形象是比较丰富的,如果没有一同保留下来的其他生肖动物形象,便很难确定其作为生肖猪的属性。从这个角度看,这套保存较好的生肖皮影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重要的学术意义。

这件陕西安康生肖猪(图二十二)为牛皮制,底色黑。舌头红色,鼻间、眼部外圈及腹部以原皮色表示。以镂空的雕刻手法表现眼、鼻、嘴、耳、关节以及皮肤褶皱等细部特征。耳朵肥大,体态丰盈。一体成型,四肢不可活动。陕西生肖猪的造型、工艺以及局部特点都与家猪比较接近,而眼部外轮廓明显的圆形晕圈则很有特点。另外,其他的十二生肖影戏形象很贴近生活中的动物形象,体现出朴质原始的特点,也反映出艺人在制作影戏中生肖形象时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

陈安利先生认为十二生肖起源于战国以前[3]。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出土竹简中的甲种《日书》明确记载“亥,豕也”[4],这是最早将十二地支配以十二种动物的文献资料。汉至南北朝时期生肖猪的资料更为丰富。《论衡·物势篇》载“亥,水也,其禽豕也”[5];《抱朴子内篇》卷十七《登涉》载“亥日称神君者,猪也”[6];南朝陈沈炯《十二属诗》载“猪蠡窅悠哉”。隋唐两宋时期生肖猪形象的实物资料更加丰富。西安东郊唐代中晚期墓中出土了十二生肖铜镜[7],写实的动物形象中就有猪;墓葬中也常随葬成套的生肖俑[8],猪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类生肖。随着时代推移,十二生肖的属相并非一成不变,但猪作为最早的十二生肖之一, 一直占据一席之地,并与地支纪年、神祇信仰等密切相关。

以此观之,十二生肖起源很早,长时间流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猪形象出现于影戏中并不突兀,是影戏与民间习俗、信仰相互交融的产物,有深厚的历史根源。

从馆藏文物来看,目前影戏中的猪形象有家猪、野猪、猪妖、猪八戒、生肖猪等不同类型,其形象和角色都具有较强的多样性。南北方猪的造型、色彩、制法也有明显差异,区域间的相互影响也有迹可循,其背后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十分丰富的,应该视为影戏文化中最重要的动物形象之一。而馆藏生肖猪的确认,为研究影戏中动物形象的角色和文化内涵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是民间信仰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使其具备较高的收藏和科研价值。

[1]顾颉刚:《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文史》第19辑,中华书局1983年8月版,第109-136页。

[2]陈长虹编:《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品集萃(皮影卷)》,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

[3]陈安利:《古文物中的十二生肖》,《文博》1988年第2期。

[4]《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

[5]黄晖撰:《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

[6]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

[7]资料存于陕西省博物馆,转引自陈安利:《古文物中的十二生肖》,《文博》1988年第2期。

[8]陈安利:《古文物中的十二生肖》,《文博》1988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影戏细部镂空
镂空幻想
宋金影戏图像释读与研究——兼论早期影偶的形制及其与木偶戏的关系
镂空窗花朵朵开
对一枚镂空花钱的探究
“档案无锡”丛书推出新作《老影戏单的历史演绎》
加强细部处理,提升物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