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2019-03-30张先全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应用实践

摘 要: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现阶段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认可。文章立足于小学科学生活化的教学现状,首先介绍了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生活化,其次对小学科学的情境、探究生活化进行了探讨,并在最后对小学科学材料生活化进行了解读,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成果,引导学生更深入的体验科学知识,了解小学科学的实质与内涵。

关键词:小学科学 生活化 教学应用 实践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社会也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这也对小学科学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生正处于心智水平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外界的好奇心很重,小学阶段的科学素养培养能够对其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另外,科学教学也是现阶段义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引导下,可以帮助学生更为了解小学科学的内涵,提升教学实践性。为了进一步探讨小学科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现划分为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别探讨。[1]

一、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生活化

小学科学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但涉及生活、自然、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同时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从教学资源现状来看,由于更新不及时、内容丰富度不足,出现了知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问题。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增长见识,积极擴充课堂教学的知识面,对于一些课堂内部已经存在的内容也可以深入的挖掘,提升课程教学的延展性。比如说在不一样的电路课程教学当中,可以通过教师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家里各种电路的控制情况,并选择典型性较强的电器来进行讲解,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基本的构造,同时也可以激发想象力,提升科学素养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学习的价值与意义,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二、小学科学情境生活化

小学科学的教学活动是围绕探究来实现的,而探究就必须要依赖于一定的情境,所以小学科学的教学情境生活化也是提升教学成果的必要途径。通过创造一定的学习情景,学生更容易融入其中,学习的印象也会加深。比如说在溶解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比较喜欢喝的奶茶进行讲解,提出用筷子搅拌能够加速溶解过程这样一个命题。这样的问题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经想到过,但是能够真正解释清楚的却很少。另外,在讲解有关于温度的课程时,则应该提供一个热水让学生自己盖上盖子,随后盖子上布满了水珠,这样的科学现象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很好的引导教材,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与上进心。另外,在实践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研究,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的实现教学引导,同样也可以降低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枯燥、无聊的情况,无形中提升了教学的实践效果。[3]

三、小学科学探究生活化

小学科学的教学讲求生活化,一定要融入探究活动当中。通过探究生活化,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使命感,这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成果,同时也更好的引导学生到学习实践活动当中。比如说在进行动物课程讲解时,可以多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仔细观察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成长日记的形式对身边的小动物进行生活记录,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特征,同时对其行动的方式进行了解。随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对自己的观察记录、心得进行展示,不但可以形成良好的自信心,同样也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到科学的意义与价值,提升科学素养的同时也为其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科学理想,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创造条件。

四、小学科学材料生活化

小学科学材料的选择同样十分关键,通过选择生活化的材料,能够确保课程教学的进度与效果。一般来说,整个小学科学课堂都充满了探究的气味,所以需要选择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来丰富课堂的内容。比如说在物体悬浮的教学中,可以多准备几种材料来进行教学,比如说鹅卵石、铁螺丝等等,通过这些材料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分辨哪些材料放在水平会沉底,哪些则不会沉底。对于材料的性能有基本的认识后,再进行相关课题的探究,就可以帮助学生去掉心头的疑惑,有效提升了教学的实践性成果了。[4]

五、小学科学作业生活化

小学科学的课后作业也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式,否则会影响生活化的教学成果。一般来说,小学科学必须区别于其他课程,其主要关注教学理念创新与模式的创新,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与感受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技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及时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实践的材料,同时也灵活的运用课后时间进行钻研。比如说通过生活化的发展目标来引导学生参与作业,验证课堂所学习的各种知识,安排工作并要求学生做好相应的任务等等。在重心课程后,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制作不倒翁,这个过程中不但需要学生添加一些自己的想法与元素,同时也加强了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与操作的习惯,更是提升了想象力、创造力,达到了小学科学教学的价值与目标。通过课上作业观摩、对比等方式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科学素养,确保教学成果。[5]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是体现科学本质,确保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通过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在情感、价值观念以及其他多个方面的认知水平,从而更深入的了解科学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激发学习科学的热情,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会形成良好的助力。

参考文献

[1]冯晓丽.小学科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02+125.

[2]王明景.“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84.

[3]张露露.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189.

[4]王小燕.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239.

[5]袁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55+58.

作者简介

张先全(1970.03—),男,汉,吉林九台,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科学。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学应用实践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