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2019-03-30黄余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活动经验培养小学数学

黄余梅

摘 要:数学活动经验主要是指学习、应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所获得感性认知的总和,其包含行为习惯、感性认知和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与传授数学知识同样关键,其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鉴于此,本文即主要通过分析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意义,进而对相关实施策略做了具体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培养 活动经验

引言

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所积累的感性认知的总和。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认知结构的组成部分,获得活动经验则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的初级阶段。简言之,如果我们将知识视为显性的认知的话,那么经验无疑就具有隐性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将知识与经验充分结合,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据实际而言,深刻的认知是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条件,而促使数学活动经验形成的途径则是实践。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若要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一方面要深入剖析知识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知识要点;另一方面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实践操作从而使其在深入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巩固提升数学经验。[1]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智力

正所谓,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于学习过程中,充分有效的实践活动则能够启发学生的智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知识内化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时往往需要组织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更高效的内化知识,同时还能够不断促使自己的智力得到提升。[2]

2.能够提升教学效率

提升教学效率是满足当前教育工作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趋势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切实提升教学效率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还能够给予学生更多探究时间,以此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那么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学习知识。譬如在学习“小数”相关知识时,如果我们能够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那么就能够促使其高效学习有关“分数”的相关知识。此外,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还有助于学生快速解决数学问题。因为数学活动经验的养成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条件刺激——条件反应的联系,从而让学生能够在面对数学信息时做出快速且正确的反应,从而提高其解决数学问题的效率。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策略

1.深入剖析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其最为主要途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应用。然而要想让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就需要增强其对知识理解,如此才能够确保学生在应用知识时胸有成竹、游刃有余。由于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化、逻辑化的特性,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如若教师仅仅依靠口授的方式来讲解知识点则往往难以将知识点讲透徹、讲明白,这样自然也不利于学生内化知识。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来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深入的剖析知识、讲解知识,其最好的方式就是“虚实结合”,即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同时还需要结合直观的展示使抽象化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将知识点讲深、讲透、讲明白,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通过使用图像、视频等直观形象的教学资源,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分解,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知识。譬如在教学《图像的平移、旋转与对称》(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内容时,教师就不妨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态化、直观化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平移、旋转、对称的概念,从而为其通过实践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奠定良好基础。

2.激发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正如上文所言,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主观化的感性认知。与学习理论知识不同的是,经验必须要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才能够获得。在灌输式教学中,学生获得的仅仅是概念化、系统化、固定化的知识,而不是个性化、多元化、感性化的经验。简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就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即是激发其浓厚的求知欲。而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要点则在于“让知识变得有趣”,即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则不妨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玩乐之余不知不觉地参与学习活动。譬在教学加减法知识时,教师可以首先分别向学生发放数字为1—9的卡片,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手中卡片的数字与其他同学的卡片数字凑成10。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自主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充满兴趣地去探索知识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有效的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还使其养成了良好数学经验。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实践操作

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经验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学,让知识贴近实际生活。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深入思考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养成数学活动经验。譬如在教学“圆形”有关知识时,教师则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并依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出数学概念。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例如在教学实际中教师首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来探寻“生活中的圆形”,让学生想一想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可以组织学进行“验证π取值”这样的实验活动,即让学生利用直尺、软尺来测量圆形的周长与半径,然后再通过圆形的周长公式C=2πr倒推π的取值。在此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就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了。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知识二者是相互联系的重要数学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切实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才能够达到启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强化知识剖析,帮助学生打好理论知识基础,然后再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如此便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参考文献

[1]袁玉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2016.16.235-235

[2]钱瑛.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J].学苑教育,2017(19):72-72.

猜你喜欢

活动经验培养小学数学
活动经验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浅析
感悟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