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行知田园课程: 现代教育难题的实践求解

2019-03-28冯建军

江苏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

【摘 要】教育与生活相脱离,是现代教育的特征,也是现代教育的问题。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实验小学基于行知农场开发的田园课程,打通了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藩篱,为儿童找回了失落的童年,也在田园生活中发展了他们的核心素养。儿童行知田园课程为破解现代教育难题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可行的经验。

【关键词】教育;生活;田园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2-0055-02

【作者简介】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教育与生活相脱离,既是现代教育的特征,也是现代教育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一现代教育的难题?教育家在探索,实践工作者也在探索。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淮小”)基于行知农场开发的行知田园课程为破解现代教育难题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一、打通了课程与生活之间的壁垒,实现了课程与生活的双向融通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就是要打破唯教育而教育,唯知识而知识,在教育中引入生活的要素,使儿童在生活中成长。陶行知继承杜威生活与教育融通的思想,他从发挥生活的教育作用出发,提出“生活即教育”,强调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过什么样的生活受什么样的教育,发挥生活的教育作用。尽管杜威从改造教育出发,陶行知从改造生活出发,二者出发点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为了打通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割裂,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融通,在教育中生活,在生活中教育。

今天的教育,依然局限于教室之中、课堂之中、书本之中,传授抽象的间接知识。尽管我们也强调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教育内容的生活化,但课堂中的生活,犹如鸟笼中放几个树枝,依然不是鸟儿的森林。淮小的儿童行知田园课程从儿童立场出发,站在育人的高度,基于行知农场的物理空间,开发儿童田园生活课程,使儿童走出教室,走出书本,在农场中学习,在田园中探究,过一种田园式的学习生活。这种田园式的学习生活不是农民劳作的田间生活,它经过教育学意义的设计和改造,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儿童生活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经过教育学改造的田园生活,既使书本知识生活化,也使田园生活教育化,实现了教育与生活的双向沟通、双向融合,超越了杜威和陶行知单向的生活与教育的联系。

二、回归儿童的本性,找回失落的童年生活

卢梭指出,儿童的生活有其独特的价值,若试图用成人的方法去取代他们,那是再愚蠢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儿童就是儿童,他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生活本身就有价值,不是为了成人的生活才有价值。

但在我们的教育现实中,童年的生活离儿童越来越远。一方面表现在学校教育中,知识教学割裂了与儿童生活之间的联系,儿童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鲜有生活的体验;另一方面表现在课外生活中,信息化时代充斥生活的电子媒介与信息网络,使儿童沉溺于虚拟之中,剥夺了儿童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互动。尼尔·波兹曼在《童年消逝》中写道:社会上随处可见成人模样的儿童,人类似乎遗忘了社会需要儿童的存在,更忘了儿童也需要童年。身处科技时代的成人该如何保护儿童,让儿童继续葆有纯真与天性?这成为网络信息时代不得不面临的一个教育难题。

传统农业社会,儿童随成人在田间劳动、玩耍,田园生活给他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今天,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在田间劳动,有一种田园生活的体验,不仅是城市孩子的奢望,也渐渐成为农村孩子的奢望。淮小的行知农场,为儿童提供了各种适合他们的农业栽培和农业劳动,提供了一种他们渴望的、梦想中的田园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田园生活中,他们劳作、种植、采摘,甚至追逐、嬉闹,这般田园的生活,使他们找回了天性,找回了童真。多少年后,他们会忘记课堂中的某一个精彩回答,但不会忘记行知农场中一次次勞作,一次次田园生活的美好体验。

三、在田园生活中,全面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淮小利用行知农场的资源,开发农场中的语文、农场中的数学、农场中的科学等校本课程,活化了抽象的知识,使它们变得更为直观,更容易理解。学校组建各种学科社团和活动社团,利用儿童最喜欢的游戏,借助于田园生活的资源,拓展他们的学科知识,巩固他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发展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

但儿童行知田园课程的作用不仅仅限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而是全面地培育儿童的核心素养。行知农场中蕴藏着无数的神奇,孕育着无数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胡萝卜长在哪里?菱角长在哪里?”“怎样种植蔬菜?”……这一切对学生而言都充满着好奇,他们查资料,请教老师,自己解决问题。农场中的儿童,不是小“农民”,而是小“科学家”。他们在种植中学会了观察、探索,学会了打通学科间的联系,综合运用知识,在探究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

行知农场是块“宝藏”,蕴含着无数的课程。它们既可能是学校预设的,有意建构的,也可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有意或无意探索的。有多少课程,是什么课程,不重要,重要的是,使课程变成儿童的生活,儿童在行知农场的生活,变成儿童的田园生活。“田园”不只是物理的“田园”,更是一种恬淡静谧,自由自在的生活品质。儿童行知田园课程不仅使儿童生活在田园中,而且体味着田园般的宁静、安逸与舒畅,它彰显着生命的本性与儿童的纯真,过一种自然、纯真、快乐的儿童生活。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