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因素分析

2019-03-27范志勤俞婷婷韩志刚

重庆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吸烟史维吾尔族生存期

范志勤,俞婷婷,韩志刚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胸外科;2.肿瘤内科,乌鲁木齐 830011)

维吾尔族在遗传背景、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与我国的其他民族不同,而且在新疆不同地区之间维吾尔族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和习惯亦有各自的特点。因此,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维吾尔族在多种疾病的发病特点有别于其他民族。而近年来维吾尔族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随着治疗方法和手段不断改进,如何改善这些患者的预后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分析影响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5-2014年在本院就诊的维吾尔族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剔除标准:病理类型为小细胞肺癌;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临床病理资料不全。最终符合方案的有效病例482例,其中29例失访剔除,实际入组453例,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细胞学或组织病理诊断明确。采用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公布的肺癌分期标准进行分期(第7版),2004年版世界卫生组织(WHO)肺部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进行分型。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临床资料搜集 通过病案信息系统查阅及电话随访,获取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吸烟情况、分化程度、家族史、驱动基因及生存情况等临床资料, 进而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1.2.2ARMS法检测EGFR基因 采用 QIAamp DNA Mini Kit试剂盒(美国Qiagen公司)提取组织样本中的DNA,人类 EGFR基因突变荧光 PCR检测试剂盒(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检测 EGFR基因突变。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lpan-meier法、log- rank检验;Cox回归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基本情况 随访时间截止2017年12月31日,明确死亡患者369例,其中死于肺癌的患者343例,26例患者死于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在内的其他疾病。

2.2性别因素对维吾尔族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 453例维吾尔族NSCLC患者,女117例,男336例,男女比例2.87∶1。女性维吾尔族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39.1个月,男性维吾尔族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27.3个月,女性患者的预后要好于男性患者(P<0.05),见图1。

图1 性别因素对维吾尔族NSCLC患者的预后影响

2.3年龄因素对维吾尔族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 WHO老年期的年龄划分标准是大于60岁,故以60岁为界,将维吾尔族NSCLC患者分为:≤60岁组、>60岁组。≤60岁患者190例,中位生存期29.0个月,>60岁患者263例,中位生存期29.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图2 年龄因素对维吾尔族NSCLC患者的预后影响

2.4肿瘤家族史对维吾尔族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 维吾尔族NSCLC患者中有肿瘤家族史90例,中位生存期26.5个月,无肿瘤家族史363例,中位生存期31.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见图3。

图3 肿瘤家族史对维吾尔族NSCLC患者的预后影响

2.5吸烟史对维吾尔族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 患者中有吸烟史164例,中位生存期24.1个月,无吸烟史289例,中位生存期33.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4),见图4。

图4 吸烟史对维吾尔族NSCLC患者的预后影响

2.6TNM分期对维吾尔族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 Ⅰ期患者58例,中位生存期63.1个月;Ⅱ期患者76例,中位生存期47.3个月;Ⅲ期患者103例,中位生存期29.4个月;Ⅳ期患者216例,中位生存期12.1个月。各组之间的生存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见图5。

2.7EGFR突变状况对维吾尔族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 按EGFR基因检测情况将患者分为有突变组(69例)、无突变组(221例)和未检测组(163例)。有EGFR突变维吾尔族NSCLC患者中位生存期37.1个月,无EGFR突变的中位生存期33.4个月,而未检测的中位生存期2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见图6。

图5 TNM分期对维吾尔族NSCLC患者的预后影响

图6 EGFR突变对维吾尔族NSCLC患者的预后影响

2.8影响维吾尔族NSCLC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将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状况、家族史、病理分型、TNM分期和EGFR突变状况一起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期对维吾尔族NSCLC患者的预后有影响(P<0.05),见表1。

表1 影响维吾尔族NSCLC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新疆是地处西北的多民族聚居地,维吾尔族和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45.73%和38.89%,两个民族在居住环境、饮食和生活习惯、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在NSCLC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上也有区别[1]。而本院是新疆唯一一所肿瘤专科医院,自建院以来收治来自全疆各地的维吾尔族NSCLC患者,年就诊量最高,人数最多,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信息保存完整,故研究本院患者资料可以大致反映出维吾尔族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NSCLC的预后因素较复杂,多数研究表明,性别、年龄对预后影响不大[2-6]。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及大气污染增加,维吾尔族NSCLC发病率明显升高,发病年龄也出现前移倾向。从本资料可看出,维吾尔族NSCLC的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中位发病年龄52岁,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占总发病人数的42%。有研究报道女性肺癌患者的预后比男性好且生存期长[7-8]。本研究显示,维吾尔族女性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9.1个月,男性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7.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维吾尔族女性NSCLC患者预后要好于维吾尔族男性患者,其主要原因为女性患者中吸烟比例较少,且EGFR突变患者所占比例较大。

目前吸烟史对NSCLC生存率是否有影响存有争议。有研究对NSCLC患者进行预后分析时指出[9]:对于一个经常吸烟的人,肺癌的发生率是不吸烟者的133倍,其风险随着吸入的香烟数量不同而不同。还有研究对非吸烟者和既往吸烟确诊肺癌后戒烟的311例手术的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9-10],其中吸烟者169例(53.4%),25例(8.0%)非吸烟者;既往吸烟者82例(26.4%),其余35例(11.3%)是近期戒烟者,对存活的NSCLC患者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老年(P=0.011)、存在淋巴结转移(P<0.01)和正在吸烟者(P=0.001),是长期生存独立的、较差的预后因素。本资料显示,既往无吸烟史的维吾尔族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33.4个月,有吸烟史的维吾尔族NSCLC患者中位生存期24.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其主要原因为无吸烟史的维吾尔族NSCLC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较多,鳞癌的发生率较低,且EGFR阳性患者较多。但多因素分析提示有无吸烟史不是影响维吾尔族NSCLC患者预后的指标,今后扩大样本的研究可能能够得到更明确的结论。本资料显示有无肿瘤家族史的维吾尔族NSCLC患者生存率无明显变化,多因素分析亦表明肿瘤家族史不是维吾尔族NSCLC患者的一项独立的预后指标。

在本研究中发现不同临床分期之间预后情况从优至差依次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也说明TNM分期是维吾尔族NSCLC患者的一项独立的预后指标。本组患者中共有69例(15.23%)患者检测到了EGFR基因突变,明显低于我国汉族人群的突变率50.2%[11]。本研究结果还提示有EGFR突变的维吾尔族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7.1个月,无EGFR突变的中位生存期为33.4个月,而未检测的中位生存期为2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有突变组维吾尔族NSCLC患者的预后要好于无突变组和未检测组的患者,但多因素分析中显示EGFR突变尚不能作为维吾尔族NSCLC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与多数报道一致[3,7,11]。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TNM分期与维吾尔族NSCLC的预后相关,扩大样本的研究可能能够得到更明确的结论,这对于指导维吾尔族NSCLC患者的治疗选择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吸烟史维吾尔族生存期
派姆单抗作为二线可有效治疗晚期肝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边侧性、分子亚型及治疗响应
胎球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维持治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率的影响
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的民族生态学分析
健脾散结法联合化疗对56例大肠癌Ⅲ、Ⅳ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